正文

遛狗

(2025-09-12 13:29:42) 下一个

退休到佛州。搬到小区后,和小区的人来往不多,除了几家邻居,都叫不上名字。

小区有很多狗。每天遛狗,狗的名字知道了不少。我们家的狗是一条英国小猎犬(Beagle),遛了几次, 就知道了小区里一共有五条 Beagle:Ashley,Honey,Marlie, Shelley, 都是母狗,就我们家Teddy是一条公狗。从遛的狗,也渐渐和它们的主人面熟了,也知道了谁和谁是一家人,虽然还是叫不上名字。如果一条狗好久不见了,大概那家人就是搬走了。 有时突然出现几条新狗,就知道又到了休假季节。小区四百来户人家,每年独立节都在俱乐部聚餐,但每年都只有四、五十户人家参加,显得冷清。有人说应该组织遛狗游行,一定就热闹起来了。

我们家Teddy很有个性和主张,出门散步时总是走在前面,选择他的路线。旁人问:“你们这是谁遛谁呢?” 其实谁遛谁,谁更有乐趣和需要,还真说不清楚。邻居家的Sage,男主人一天至少遛他四次。主人在前面走, 长毛、大眼、坠耳的Sage,摇着个大尾巴,像个玩具娃娃,乖乖地跟在后面。这天看到一个女孩子在领Sage散步,邻居出门了,请她来照看。只见Sage拧着头,死活不肯跟她走。拉急了,干脆四脚摊开,趴在地上。我说看来Sage也是有个性的。女孩说,Sage是个查理士王小猎犬(King Charles  Spaniel),她网上查过,最懒惰的一种狗。看来平常Sage都是讨好主人,陪他散步。

Sage 这样的狗,适宜于健身,不光是自己健身的需要,还帮助主人健身。研究表明,狗的主人,比常人走路要多,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病率都低一些。有一次我们在谈遛狗,一位朋友说你们每天遛狗,我每天遛我老婆。当时他太太怀孕,医生说要多散步。

大多数狗,都比Sage野性一点,出门后,不是老老实实跟着走,而是东闻西嗅,然后留下自己的气味。网上说这是狗儿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是刷(涮)朋友圈。遛狗,就是要满足他们这种社交上的需求,不要随意中断它们的行为。

满足这些需求,有时是要冒风险的。新冠来势汹汹时,大家都关在家里。妻子当时写了一首诗,有一句是“我们已经关在家里很久了,狗儿要出去”。还有一句是“狗儿都隔着两米”,我们当时都是开车到空旷的公园里去遛狗,不在小区遛,见到其他狗,都会绕着走。当时欧洲一些城市,人不让出门,但遛狗除外。结果一条狗一天被遛好多次,主人遛了,邻居借着遛。

狗儿们长于信息交流,但不善于面对面的接触。小区遛狗,对上了,一方会绕开。也有鼓励狗儿们接触的,都说我们这狗很友好。两只狗常常是小心翼翼的嗅着对方,突然一方会惊诧起来,主人赶紧把它们拉开。体型小的狗遛起来很热闹,遇到他人和它狗,喜欢乱叫,主人一边喝斥,一边向他人道歉。他人多上前拍拍小狗的头,说没关系。大狗都不叫,两只眼睛阴森森地盯着你。别说你家的狗,你也要躲着它们走。

我觉得遛狗应该也是人类骨子里的一种需要。小时候在国内没见过遛狗。那时城市里不让养狗,乡下养狗,但都是看家狗,在家呆着,没有遛狗一说。和遛狗最接近的,是猎人出门,随身牵着一条狗 - 书上看到的,令人十分向往!有一本《林中小猎人》的小人书,书中小猎人被豹子追着,爬到一棵树上,但豹子会爬树。多亏他的猎狗在树下和豹子纠缠,老猎人赶来才解了围。小猎人后来掉落在通天河里,猎狗把他从激流里拉上岸来,自己一身水摊倒在地上,活活地累死了。《林海雪原》里有一位传奇性的猎人姜青山,可以一手握着一把匕首,一刀一刀地用双臂攀上冰冻的悬崖。他一声呼哨,背后树丛里钻出一条大狗。这狗特别能战斗,叫赛虎。

邻居Tom,有一条十分温顺的西伯利亚雪橇犬(Husky),取名柳儿(Willow)。柳儿不是常见的灰黑色,而是少有的棕色。相伴多年,除了每天遛,其它时间,Tom坐在门口安乐椅上休息,她静静地在一旁趴着,两只幽深的眼睛看着来往行人。Tom不时会给她打理毛发,打理完后,用吹风机在她身上吹,柳儿也不惊不诧。后来她因癌症突然去世了。不久,Tom又买了一条小 Husky,也是棕色。小狗一双好奇的眼睛,很调皮,不听话,见了人就往身上扒。Tom很怀念柳儿,说柳儿听话,和她说话,她会搭话(“she talks back to me”)。

 小区的狗五花八门,遛狗的人形形色色,遛狗的方式也不一样,有抱着的,还有用婴儿车推着的。有一位身材高挑的年轻美女,每天清晨出来遛狗,总是穿着球鞋,短裤,和一件长袖球衣,头发挽在头顶上。不认识她的狗是什么品种,不大,黑不黑,灰不灰,像从来没有洗过澡一样,且无颈,无腰,猪一样的体型,实为一丑狗。美女不怎么看人,不轻易和人打招呼。

有一人高马大的女主人,遛一只大黄狗。有时穿着长裙,看来是上班前挤一点时间或刚刚下班。但大多时候穿短裤背心,脚下一双拖鞋,一点后跟都没有,见人总带着微笑。

还有一年轻女子,遛一条棕黑白相间的澳洲牧羊犬。她大概不上班,每天至少遛三次狗,每次都是精心打扮,穿不一样的衣服,戴着相配的帽子,或梳不同发型。遛狗于她,显然有另一层意义。

狗也打扮, 穿衣服。以前在宾州,冬天太冷,遛狗时,有的人家会给狗穿衣服,还有穿鞋的。佛州没有冬天,也穿衣服,就是时尚了。穿衣服的多是小型狗,长发遮面的那种。有一个穿得花花绿绿,腰间有一圈裙边。

好久没有见到丑狗了,美女一定是搬走了。

 

(2023年7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Colline 回复 悄悄话 哈哈,有趣!我也遛狗,一天一至两次,因为有两只。也是在小区见到形形色色的狗和人,因而有不同的八卦。使得生活更有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