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布恩的第二天,麦琪的丈夫就带她前往当地的机动车管理局领取交通规则笔试复习资料。一进门,工作人员便热情地打招呼,还递给她一份韩文的复习手册。麦琪笑着解释自己需要英文版,对方立刻换了一本英文资料,并细心告诉她办公时间和考试安排。
麦琪回家后认真翻看了几遍复习手册,觉得内容不算难。过了几天,她便决定去参加笔试考试。到了现场,她先填写了表格,然后接过考卷。看着考题,她顿时松了一口气——题目与复习手册中的内容大致相同。虽然这是她第一次接触美国的交通规则,但因为英语阅读没有太大障碍,麦琪顺利地完成了试卷。
她交卷时,工作人员看了一会儿,笑着说:“恭喜你通过了!而且全对!”麦琪听后非常高兴,这是她到美国之后迈出的第一个实质性的步伐。她领取了临时驾驶证,接下来,便是要正式学开车。
赴美之前,麦琪连小汽车都没有坐过,现在要自己学习驾驶,确实觉得是一种挑战。可在当时的布恩,掌握驾驶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尽管麦琪工作的中餐馆离住处不远,可以步行上下班,但夜晚独自回家终究不太安全。而有时若去更远的地方打工,就得依赖丈夫接送,不仅麻烦,也耗费他的时间。丈夫刚拿到驾照不久,说自己可以教她驾驶,而且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布恩这样的小城市考路试不要求平行停车,而且由于城市规模小,没有专门的考试场地,路考只需在指定街区实际驾驶即可。
于是,在丈夫的指导下,麦琪开始学习开车。起初,他们常去当地学校的空旷体育场练习。她从最基础的操作学起——掌握方向盘、倒车、起步、刹车、观察后视镜、变道时检查盲区、转弯时左右观察两次、做三点式掉头等。因为丈夫刚考过,她就反复在他考试那条路线练习——练习如何左转、如何右转,遇无红绿灯的交叉口如何处理等。
最初让她最感到紧张的是车速,但随着不断练习,她逐渐适应了。大约练了两三周后,麦琪觉得自己终于有信心参加路考了。
考试那天,她记得非常清楚。丈夫带着她和儿子一起去了车辆管理所,递交了笔试合格证明。工作人员看了看,说:“请稍等,考官马上就到。”几分钟后,一个瘦高的美国男子走了进来,手中拿着笔记本和笔,看起来有些严肃。他简单打了个招呼后,说:“跟我来吧。”麦琪跟着他往自己车子的方向走,回头望见丈夫搀着丹尼尔站在玻璃门后望着她,眼神中带着紧张和期待。
麦琪深吸了一口气,一边告诉自己“即便失败也可以再考一次”,一边安慰自己:“丈夫不也是第二次才过的吗?”
坐进车里,她迅速系上安全带。考官淡淡地说:“开始吧。”麦琪启动引擎,准备倒车。她的车停在两辆车中间,出口在左侧,按理说倒车时应向右摆尾,可不知为何她却倒向了左边。她立即停下,重新向前开了一点,再重新调整角度,顺利地将车尾退了出来。考官对此并未说什么。
接下来的路考过程中,她完全按考官的口令操作:左转、右转、停车、三点调头……她都一一完成得很熟练。考官一路沉默,只偶尔在手中笔记本上写点什么。回到出发点,麦琪将车稳稳地停好,心中一半是期待一半是忐忑——除了刚开始的倒车出现了些小偏差,其余步骤她都完成得不错。
终于,考官收好本子,淡然地说:“很好,你通过了。去里面办理手续、拍照领驾照吧。”麦琪心中一阵欢喜,仿佛卸下了心头的一块石头。她快步走进办公大厅,丈夫带着儿子迎面走来,还没等她开口,丈夫有点担忧地问:“你没通过?”麦琪一愣,随即笑着反问:“你为何要这样问啊?我通过了!”丈夫说:“我看到你一开始倒车时方向不对,还以为会被扣分呢。” 麦琪笑了:“那部分我也不确定,不过之后我都照指令完成了,考官也没说什么。”
在领取驾照之前,工作人员还问了几项简单的健康问题,并检查了视力。最后,她终于领到了自己的驾照——那是她来到美国一个多月后的事。
2025年4月
太厉害了!我第一次learner's permit就没通过,第二次自己一个人叫了出租又偷偷去考。路试去了一个大家说不要平行停车的城市,结果还真没考,蒙混过关,哈哈哈。:)
当时也是有驾照的同学轮流叫我。也不好意思缠着一个同学教。就像吃百家饭。
后来有个中国学生Offer教开车,10刀一个小时?大概跟着他练了10多个小时。
考试前他把我带到隔壁城市,说那里的考试不考平趴。相对简单。也是熟悉了一下那里的DMV指定线路。
我也是一把就考过了。
记得笔试时候,20几道题目可以错5道。我大概是全对或者错1,2道。中国来的F1F2往往笔试都没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