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69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标志人类步入工业社会。人类的生产能力得到飞速提升,生产规模也得到飞跃发展。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英伦三岛,看上去是因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出现和进步,实则是来源于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的复苏和个人思想的解放,从意大利发启,在英国开花结果。伴随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人类社会还保持着国家的形式,但是国家结构却发生了变化。人与人物质和精神上的联系更加密切,也更加广泛,所以人类更聚集,社会的组织性更高。这反映到城市化进程当中。三千四百年前,古埃及的底比斯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十万的城市。公元元年,罗马人口超过百万。到了1800年,北京成为当时最大的城市,有一百一十万居民,二十五年后被工业化的伦敦超过。1936年,纽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而今天日本东京的人口将近四千万。1800年,全世界只有百分之五的人居住在城市。而今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一半。工业革命也导致人类意识形态的改变。人类经历过多少残酷的社会变革和战争才形成了现代国家格局的社会形态。而这些社会形态还在不断的改变中。
到此,我们可以给社会和人类社会做一个小结。社会就是生命的一种形态。生命有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演化过程。人类社会同样也有从个人,到家庭,到游群和部落,到酋邦,到国家形式的演化转变。在本质上,一个社会像一个生物个体一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能量的流动中达到一个动态而又相对稳定的状态。能量是维持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维持其生存的基础。能量即是社会形成和稳定的基本因素,也是促使社会演化的驱动力。在人类社会就是人类利用能量的能力,用另一种词语描述就是生产力。
在能量的概念上,人类学家怀特提出了人类社会演化的原理。人类经历过五个阶段,从依靠自身体力,过渡到利用驯化动物的力量(生物能或者机械能)。进入到农业文明时,人类从庄稼种植中获得太阳光的能量。人类从工业革命开始使用化学能,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人类已经可以利用原子核能。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人类使用的能量按几何级数的形式增长。伴随能量的使用是技术的发展。原始人类懂得利用石器和火。在农业生活中,古人类能够获得七百摄氏度的温度,懂得制作陶器,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器具。青铜器的出现意谓着人类能够掌握高于九百摄氏度的温度。而铁器的制作需要一千两百多摄氏度的高温。人类对于温度掌控的技术的每一次提高就能促成文明的一次提升。青铜器和铁器帮助人类实现农业生产的变革和发展。铁仍然是工业社会的重要材料。如今,我们拥有的技术具有更广泛的范围,涵盖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怀特将人类所使用的能量E结合上技术T来表示人类生产的产出P和社会发展的程度,P =E•T。实际上,技术同时也决定了能量使用的能力。怀特强调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这点上,我完全同意。因为技术和能量的耦合关系,人类社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怀特的理论基于社会进化论学说。十九世纪,斯宾塞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的原理运用到人类社会,曾经在当时的社会引起强烈反应。这个学说对人们观念的冲击不亚于自然进化论。其中多少也是因为人们固有的极为伪善的偏见:达尔文的学说就是要说明人是猿猴变来的;社会进化论将社会描绘成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人类活动有其内在的动力。我们不能用道德的标准来评判。实际上,人类也是一种动物。而社会形态在动物界也普遍存在。社会进化是生物进化的自然延续。斯宾塞曾经尝试着利用能量守恒和功能转换的热力学原理来阐述人类社会的演变。但是,他不知道生命体和社会是开放的系统。生命和社会的状态是非热力学平衡状态。一百五六十年前的斯宾塞不可能知道基因,它的机理,以及其在生命和社会现象中的基本性作用。斯宾塞无法阐述人类社会的演化机制。无论怎样,社会进化论对人类社会的描述仍然是合理有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人类明显有别于其它的社会性生物。人类能够达到生物史上先所未有的能量利用的规模。那么,这个差别在哪里?
—写于2023年8月29日(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