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的书

旅居葡萄牙,远离喧嚣,让自己能够在宁静中度过生命的每一天。
正文

残花

(2024-01-13 02:32:39) 下一个



残花

2024/1/13,周六,6:51,

昨天。女儿问我,怎么好长时间不见我写日记了。

我说,写日记,要有感觉的。没有感觉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想再念一遍。

由于年纪大了,自然规律无法抗拒。打字比较慢,而且是慢多了。打字时间长了,手指都会胀痛好几天。再说,也没有什么好写的。

昨天,终于在。。。嗯,网上,看到了,当前很红的电视剧,“繁花”,从头看起,第一,二集。我当然知道这个电视剧,但我没有看,因为觉得“繁花“”里所讲的,如果是真实的,那都是我知道的。包括黄河路那些餐馆,个别的老板,甚至都是很熟悉的。对于熟悉的,饭店老板,也许不是真正的老板,老板的代理人罢了。那些老板到后来到乍浦路,然后又到云南路,像打游击一样的,到处转移。其实那些都是在我看来都是一些做生意的人。我不把自己归在生意人之中。再说。这些人衣着光鲜,但质地很差,做工也很烂,只是戏服。如果你消费出手不阔绰,不能经常带些有消费能力的“朋友”来光顾,也热不起来,对于那些没有背景,来历,只会是一种敷衍。他们的生意的艰难也是一般人不了解的,他们要巴结官员,得到些优惠,实惠,不然只能喝西北方。

现在的电脑语音输入功能好像很好。今天呢,我开始用语音输入,一上来就觉得,很顺。相信用了一段时间以后会更好,因为电脑它现在有学习的功能,它会逐步的。适应我的口音,习惯。当然,我要不时地纠正它的错误。

写些什么呢?嗯。当然还是写繁花或者与繁花那个年代有关的,只不过不是繁花,而是残花。因为繁华所描写的年代,正是我经历的。但是说实话也不能说得过于直白,说得起劲总会担心出格。

比如开始描写他们要做些“行头”,就不实际。

在那个年代,甚至在那个年代更早解放前解放初,真正有钱人,西服从来不是做一套两套的。一做就是十几套,几十套。家里都有两三百套。西装每年只穿一天就挂起来了,从来不洗。不然会走样。我们以前新产品研究室的主任。就是一个南方很著名的,中药世家。我们都叫他,皮蛋!因为他头特别圆。加上头发稀疏。阳光一照,贼亮!他也能接受似乎还很乐意,不过我总一本正经地称呼主任。一叫他主人,再谈工作,就比较正式,而且他也很高兴。当然,他比我大很多了。至少大二十岁吧。那么现在的话。如果在世,将近一百岁了。

他说他们穿西服从来不洗的。当时我很奇怪。难道穿几年也不洗?对,穿一辈子都不洗,说洗了,总会有些走样。所以他家里的西装就有至少两三百套。一套西服,一年就穿一天。然后把它挂在大橱里。碰到天好的时候。佣人会拿出去晒一晒,凉一凉,然后刷子刷一刷。又挂起来了。

这才是穿西服,不然西服总要走样子的。

这使我想起,第一次去英国想既然到英国了就买套西装吧。当时也没有下决心买,就是看看,当然也不是选择那些特别出名的店。啊,是一个大的,呃,西服中比较大的一个西服商场。我看到一套西服。先把上装拿下来朝身上一套,嗯,感觉挺合适的。

这不要紧。有一位,瘦瘦的,带着金丝边眼镜的老头。走到我身边,突然双膝跪下。

天呐,把我吓一跳。然后拿起挂在头颈里的皮尺,就量我的裤子的长短,居然还问我,Right?Left?不明白为什么他为什么问这个,惊讶,懵懂。陪我的英国朋友说,你穿衣服的时候,习惯把那个东西,放在左边还是右边?啊,天呐。连这个都要考虑。可见英国人的西服是非常合体的。但带来的问题就是。你稍微身体体型变一下胖一点你就不能再穿了。

在英国也有另一类人穿的。打工的,下海的。是不会穿这样的笔挺的西服的。当然,大陆流行的,是港式的。宽大,那裤子简直就像灯笼裤一样。那套西服我花了200镑。但是我一天也没穿。去年我决定来葡萄牙,就把这套西服从来没穿过的西服。送给昆山的一个朋友。当然。他穿肯定是比较大的,因为他人痩又比我矮一点。我说你必须找一家改西服的,专门的去改。工钱大概要两三百元,如果在南京西路的观奇洋服,少说也要六七百元以上。

昨晚我看了繁花第一集第二集。以前没有马上看,因为我知道繁花说的是什么。还不是黄河路那些。就在那个嗯,国际饭店后面叫凤阳路吧。很短的一条路。当时九十年代初,九零年,九一年,九二年。非常兴旺的饮食一条街。这个行业,但是那个年代说句俗话,都是比较下层的。当然,我有朋友。在里面开饭馆。也发家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原因。他们搬到乍浦路就是那个。呃,过了苏州河。以后那一条一条吃宵夜的马路也不宽,又开始兴旺起来。最后又听说他们转移到所谓云南路。没想到现在。王家卫,把那个繁花。搬到荧幕上。不管怎么样。总是件好事。

上海有很多文化沉淀。

但真正的上海人。我说的就是从鸦片战争以后来到上海的上海人。那就很少,很少的。上海人的发展。就是随着鸦片战争开放以后到上海滩谋生的。那时宁波人到上海来做水产。他个们再穷,也必然要戴个一两重的足金戒指,戒指上有他的名号或商号,做水产时作为抵押,卖掉了,再牍回戒指。广东人做南北货。湖州人来做丝绸。安徽苏北的,那只能来打工了。就是在工厂里。做纺织工人,印染厂里做工人。

那时候。他们的住房怎么解决呢?当局划出一块地方。然后你自己去盖个茅草屋。从农村来的人盖茅草屋还是很拿手的。我们上海人叫滚地龙。像共和新路,啊。太阳街。还有其他叫什么名字我也记不得了。就是当下的两湾城一带。以前的人很少去那一带的,那地方我也不去的。算下只脚。后来到美国去了纽约。没想到,纽约的市中心啊,也叫downtown。住在纽约的都要上班的,我认识的一位就居住在长岛!高速要近乎一个小时。他就是老板,不需要每天准时到办公室。

我想上海经过发展以后。也会把市中心叫下只角的。现在上海市中心,不断起楼,造高层超高层。或成了新的大型超市。我想不用多少年也会成为门可罗雀的。这些高楼终究不及外滩那些有一两百年历史的建筑。

外滩那些百年以上的建筑已经是历史积淀。在一百多年前,洋人,有钱人造房子。至少有30%。到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的造价成本,是用于艺术造型,并非建筑结构必须。这些装饰就是艺术文化。所以这种房子你是拆不得的,拆了,就是那种,看不到价值的人。你看到了潜在的价值才可以点石成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西安游子 回复 悄悄话 您说话让我想起小说*蓝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