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人物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只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只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个人资料
正文

香港資產易漲不易跌:特首《施政報告》可能有大動作

(2025-09-10 20:55:56) 下一个

我看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這一段日子,也是好辛苦。為了即將公佈的《施政報告》得到市民的認可,以及全港上下,同心同德,發展經濟,可謂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幾乎每週都下基層聽取意見,真的到了禮賢下士、噓寒問暖的地步。可能他的壓力還不止這些。

香港這些年也是多事之秋。好多事情見仁見智。隨著COVID-19的結束,香港經濟也瀕臨跳水的地步。“既要又要還要”,其實很要水平的。若能抓住一樣東西,比如把經濟搞上去,可能提綱挈領,有機會搞活全局。

其中就包括很多人感到詫異的“盛事經濟”發展計劃。我看公關公司也很賣力,官方電視台(TVB)幾乎天天連篇累牘地播出香港——“亞洲盛事經濟”之都的廣告片。

這半年多來,圍繞盛事經濟的發展計劃,政府鉚足了勁,推出了一系列拉動經濟的做法和舉措。

比如通過中央政府支持的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的香港旅遊計劃;香港特區與中東國家的招商引資計劃;全球廣納賢才的香港“高才通”發展計劃;以及以低空經濟為核心的創科產業,和國際巨星和頂尖球隊的香港演唱秀,包括即將於11月揭幕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香港賽事安排,等等,特區政府希望力挽狂瀾,大幹一場,徹底恢復往日的香港榮光,可謂雄心勃勃。

但老話說“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有些事情還急不得。可能急也急不來。這回特區政府冷靜下來,終於瞄準一樣關鍵東西——資產價值:這個有可能拉動經濟的火車頭,做些有突破性的大的文章,也許香港的發展和繁榮就基本保住了。

什麼大的文章?

今早有一個中產階層的退休人士說了他的腦力風暴。
這位老兄說,很多人都經歷過非典疫情和九七回歸資產價值一落千丈的痛苦經歷。最要命的痛苦就是樓價跌倒白菜價。

我看香港的八卦雜誌,也許為了搏人眼球的胡說八道,說當年香港小姐冠軍章小蕙為什麼要和鐘鎮濤離婚,是因為他們夫妻買的鋪頭和寫字樓,都跌成了負資產。平日花錢如流水的嬌妻太太一氣之下,就和一夜之間的窮光蛋老公離婚走人。可能不僅他們夫婦,很多人都有慘痛的教訓。

真的假的我也是八卦。老實說,香港這樣的“貧窮夫妻百事哀”的鬼事還真的不少。

可見:負資產,是當年很多香港中產階級家庭心中的永遠抹不去的“痛”。因為負資產,沒有人得到好處(香港叫“著數”),香港人怎麼受得了給銀行打工還看不到紙上富貴。

因此,很多香港人得出一條,我估計政府也深諳此理:香港的資產易漲不易跌。

聽這位老兄的腦力風暴,說香港特區政府這回為了香港的資產價值繼續往上漲,而不是跌。可能會拿出驚天的“殺手锏”。因為之前的“辣招”(減免印花稅及手續費的優惠措施不管用),這回要給低迷的資產市場注入一針“強心針”。

這位老兄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說家超李特首很可能代表政府宣佈:特區政府將為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22-45歲的人,提供購買香港地區任何樓宇的首期擔保人以及首期無息貸款,讓年輕人買得起樓,也住得起房,可以一心一意打好工,努力為香港建功立業,其他就交給政府。政府要為他們做主,做他們的大家長。因為美元很大程度會減息,政府風險會小很多。

我們幾個覺得,這可是天大的好事。真的比強心針還強心針。香港的樓價肯定暴漲,資產價值一定膨脹沒商量。倒是香港的年輕人不說200萬,也有100萬,每人免息貸款200萬首期款,這筆錢應該是天文數字。政府應該亞歷山大。可是天大的慈悲。我相信,香港銀行是打死也不會做這種慈善事情的。

但願這位老兄的腦力風暴是準確的。那可是一件對香港來說,彪炳史冊的大好事。那特區政府真的太了不起了——香港從此開始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康莊大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6ba6 回复 悄悄话 是的,楼市活,百市旺。政府成立一家房屋保险公司即可,5%首付买楼的每月交保险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