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特朗普總統也是辛苦。
從香港TVB電視新聞看到:特朗普風塵僕僕趕到機場,恰逢下雨,撐著一把破傘,還要回答記者的提問。
空軍一號真是不好坐。希望飛往以色列的飛機上,一把年紀的特朗普能夠休息一會兒。少說一些話。不知從華盛頓飛特拉維夫要多少小時,相信第一夫人不會跟去。我又猜中了。
僅從特朗普這麼拼搏,以及放心不下加沙停火,釋放人質協議的落實,要親力親為跑一趟埃及,足見特朗普為了美國的世界領導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他其實沒有必要這麼辛苦,派副總統也是沒有問題的。但特朗普就是特朗普,他就要出這個風頭。這就是商人總統的作派。
我想,週一的埃及,全球的目光一定聚焦在和平峰會上。我看報導,說歐盟主要國家領導人,英國首相施塔默,土耳其總統埃爾多案安以及印度總理莫迪等20多個領導人,都趕往埃及湊熱鬧,摘和平的桃子。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竟然放下國內焦頭爛額的政治爛攤子於不顧,也要飛到埃及風光一下,也是令人折服。
用時髦的話說,這些追求政治正確的大佬再恨特朗普,也不得已要去蹭流量,刷下存在感。因為這個和平峰會場合,對他們或許太重要。
好像唯一保持冷靜的是以色列和哈瑪斯。雙方都知道怎麼回事 。哈瑪斯更是明確拒絕出席峰會。我認為,哈瑪斯有點像“寵壞了的孩子”(當然是美國人),相信未來巴勒斯坦的建國,哈瑪斯有更大的作為。
很明顯:哈瑪斯根本不把巴勒斯坦臨時政府這幫人,以及以色列人放在眼裏,一切都做給特朗普看。中國話叫“不看僧面看佛面”:給足特朗普的面子,答應美國人的20條建議部分要求,同時保留自己的有生力量。
毫無疑問:哈瑪斯有自己的大盤算。
我以為:以色列的人質問題,對內塔尼西胡的執政內閣應該構成了巨大壓力,才逼迫以色列同意以2000多個巴勒斯坦囚犯,交換48個以色列的人質(包括28具遺體),這筆不對等的交易明白不過。很顯然:哈瑪斯掐準了以色列人的軟肋以及咽喉。
足見以色列為了人質能返回家園,這次可以說犧牲了很大的政治盤算。而哈瑪斯也是“一石兩鳥”,退一步進兩步,既給了美國人的面子,更奠定了未來在巴勒斯坦建國問題上,繼續保持舉足輕重話語權的實力,這幫人不是省油的燈。
你說未來的巴勒斯坦建國,天真的歐洲人要撇開哈瑪斯,讓阿巴斯自己玩,你真以為當年的恐怖襲擊,是鬧著玩的,哈瑪斯只是為巴勒斯坦人出口惡氣?別逗了。
沒想到,中東的事情竟然這麼複雜。一個小小的哈瑪斯武裝,就能牢牢控制加沙地區長達十年之久,以至於聯合國的下屬機構都與哈瑪斯狼狽為奸,大家一起發財。加沙人更是敢怒不敢言,很多人甚至充當了破壞以色列的幫兇。這才是最要命的。
表面看起來,中東的問題,好像是民族的千年矛盾,是宗教戰爭。其實,骨子裡還是為了利益的瓜分而殺戮。大家都不是省油的燈。大家都想吃大戶---吃美國這個超級大戶。聯合國清楚嗎?當然清楚了。自然,搞不定時,最後還要美國人出手收拾局面。
今日世界,好多事情就是這樣,沒死人一切都美好。一旦死人,就是人權和政治正確的大事。哈瑪斯自然知道歐洲這幫政客是怎麼回事。
所以,眼下加沙這塊方圓不到100平方公里的海濱土地,如果用來搞房地產開發,應該是很值錢的。相信很多人願意投資。哈瑪斯當然知道新的加沙土地,比原來的舊加沙要值錢很多。
也許特朗普倡導的未來的加沙和平過渡委員會,真的是美國人控制的有話語權的委員會。或許成為美國和哈瑪斯共管的世界後花園(或經濟特區)也不是沒有可能。以色列也樂見其成。至少比純粹巴勒斯坦人管理要牢靠很多。
很難說,哈瑪斯不會搖身一變,重新披掛上陣,成為加沙新的主人並非說說而已。人家總不能白幹,白給特朗普的面子,促成這場千年和平盛事。國際博弈的結果不都是利益之爭。
所以我說:特朗普是厚道人,而哈瑪斯絕對不是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