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唐宋韵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唐宋韵》22. 《蜀相》杜甫

(2023-06-02 07:23:12) 下一个

《蜀相(1)

 

杜甫

 

丞相祠堂(2)何处寻,锦官城(3)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4)天下计(5),两朝开(6)(7)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蜀相:指三国蜀汉的丞相诸葛亮。
  2. 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成都市。
  3.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4. 频烦:即频繁,指三顾茅庐。
  5. 计:大计,谋略。
  6. 开:开创。
  7. 济:扶助,辅佐。

杜甫(712 - 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杜少陵、杜草堂等。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杜甫家族出于襄阳杜氏,是京兆杜氏的分支、西晋军事家杜预的后裔。家族自襄阳徙居于河南巩县,杜甫也出生于此。杜甫的外祖父母均为李唐皇室之后,他的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青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杜甫在3443岁(746 755年)期间客居长安十年,多次应试落第,后通过献赋、投赠等方式以求仕途。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此前杜甫曾短暂入仕。756年长安失守后,杜甫为叛军所获,翌年(757年)逃出,辗转至凤翔投奔肃宗,拜左拾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罢官入川,此后数年生活相对安定。杜甫病逝于大历五年(770年),享年58岁。

杜甫的诗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诗作的体裁、风格多样,特别反映了盛唐由盛转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抒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诗作“沉郁顿挫”的风格最为后人所称道。他的律诗语言穷极工巧,格律严谨,字里行间感情真挚、细腻感人。他的古体叙事诗(包括新乐府诗)更是一幅幅时代的画卷,直接启发了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故早在北宋时期,苏东坡就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王定国诗集叙》)

杜甫共有近1500首诗歌传世,大多集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编的《杜工部集》。清初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10.

 

宋雨:杜甫是诸葛亮的忠实崇拜者。据统计,他的诗词中直接赞美或提到诸葛亮的有近20首。除了这里讨论的七律《蜀相》之外,还有《八阵图》、《夔州歌十绝句(之九)》、《诸葛庙》、《咏怀古迹五首(其四)》、《古柏行》等等,这些诗中充满了对诸葛亮敬仰之情和作者本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唐风:杜甫之所以崇敬诸葛亮,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强烈的政治期待,或者说是他的个人梦想。他希望自己能像诸葛亮那样辅佐君王、建功立业,后世留名。这就是为什么杜甫有关诸葛亮的诗中也多次提到君臣关系和刘备的贤明。他希望当朝皇帝也能像刘备那样礼贤下士,重用英才,于是自己也可以像孔明那样施展才能,报效国家。

宋雨:这首《蜀相》,是在安史之乱尚未完全平息、杜甫一家在远离战火的四川安顿后不久所作。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7月被罢官(“弃官”恐为不实),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一家辗转秦州(今甘肃天水)和同谷(今属甘肃陇南),生活陷入绝境。于是不得已南下600公里,越秦岭,耗时一个月,于岁末到达四川。

唐风:史籍记载,杜甫一家抵达成都后暂住在一所寺庙里,然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建了几间草屋。草堂落成后,一家人有了栖身之所,此后不久杜甫就写了这首《蜀相》,时间是在公元760年的春天。杜甫他老人家真的是让人敬佩!食不果腹的时候他记录生活;刚刚有口饭吃他就又开始抒发理想、忧国忧民了。

宋雨:这个时间表是来自明末清初学者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但是我认为杜甫瞻仰武侯祠更可能发生于翌年,即761年春天。因为据记载,杜甫草堂建了几个月,到760年暮春方建好,此前居无定所的杜甫不太可能有心情去寻找武侯祠。当然这只是一个小细节,但不管是大的方面还是小的细节,我们也不必要盲目相信古人。对事物的考证经常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而且我们现代人往往资料更全面,许多资料都在互联网上供我们鉴别和使用。

唐风:诗的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作者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点明了丞相祠堂的地点,松柏茂密的环境庄严肃穆,但稍显荒凉。那时除了少量官员和文人前去瞻仰和祭拜之外,人们是恐怕不会来此踏青游玩的,所以祠堂平日大多应该是空寂少人,不大可能有现在武侯祠香火旺盛、人流不绝的盛况。

宋雨:杜甫在其诗中多次把成都称为“锦官城”。古蜀国丝绸业发达,丝绸产品以成都为起点,经云南到达东南亚和中东各国。这个途径有时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发现大量蜀锦未走官方途径流入国外,于是西汉便在成都建立了蜀锦专管机构,由“锦官”管理,从此成都就有了别称“锦官城”。

唐风: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静一动,尽显美丽而寂静的春天之美。杜甫好像很喜欢黄鹂鸟,如他的一首《绝句》中写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他在成都草堂那几年相对平静的岁月里写的诗也多明丽欢快。这一联中“自”和“空”两个字用得很妙,表明尽管春光旖旎,鸟鸣婉转,但自己的心思却不在欣赏春色,而完全在追忆和凭吊先贤上面。

宋雨:前面两联都在写景和烘托气氛,直到颈联才开始写丞相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以最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诸葛亮太有名了,他的丰功伟绩已经被无数人颂扬过了,怎么在短诗中表达是个问题。杜甫仅用了短短14个字,就把三顾茅庐、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王这些最重要的事件呈现在我们面前。

唐风:颈联两句高度凝练,表达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包括刘备的求贤若渴),也表现出他对君王和朝廷的忠贞不渝。老杜的构思和语言能力真了不得。按照一般的感觉,用一首七律56字去凭吊一个人,概括起来很不容易,唯恐字不够用。可老杜 “浪费”一半的的篇幅,逐渐蓄势,让后两联的表达达到最佳的效果。当整首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篇结构缜密,沉郁顿挫,语言精妙的杰作。

宋雨:我还记得,那年我十来岁初读此诗,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也感动不已。“出师未捷身先死”是无悲壮的结局。诸葛亮为匡扶汉室,五次北伐,最后病逝于五丈原,这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唐风:杜甫在写这首诗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去世五百多年了。在这几百年间,朝野对诸葛亮都有美化和神话的倾向。现实中的诸葛亮是个忠心耿耿的能臣,但军事才能并不突出,而他率领弱小的蜀军反复讨伐曹魏,又反复失败,这样的方针是值得商榷的。更不要说诸葛亮有什么“仙术”,这是根本不存在的。

宋雨: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的能臣和知识全面的文人,他能从“躬耕于南阳”到蜀汉丞相,说明他能力非同一般。他完全可以在蜀中过上歌舞升平、妻妾成群的安适生活,但却选择多次讨伐曹魏,他是在实现作为政治家的理想。

唐风:诸葛亮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道德符号的意义。诸葛亮的形象之所以一千八百年来日臻完美,是因为对君王而言他是忠心耿耿的能臣,对大臣而言他是建功立业的楷模,对民众而言他是优秀品质的代表。而杜甫虽然不是政治家,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对朝廷中心耿耿,对诗文精益求精,对百姓充满同情。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伟大人物在品格上的契合不是偶然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