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25]《饮湖(1)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轼
水光潋滟(2)晴方好(3),山色空蒙(4)雨亦(5)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6),淡妆浓抹总相宜。
1. 湖:指西湖。
2. 潋滟(lian4 yan4):波光粼粼。
3. 方好:恰是美妙。
4. 空蒙:迷茫、飘渺。
5. 亦:也。
6. 西子:西施。
苏轼(1037—1101年),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苏轼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 ,嘉祐六年通过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后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时期,苏轼出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在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为官。随着宋哲宗亲政、新党执政,苏轼被贬惠州和儋州。宋徽宗时,苏轼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享年64岁。南宋时期,苏轼被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他在诗、词、文、赋、书、画等方面均取得极高的成就,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和罕见的的通才,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总体上对中国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苏轼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迈,居宋诗最高水平之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开豪放一派,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他散文挥洒自如,语言平易,使之占“唐宋八大家”一席;他的书法笔触精到,字态雅致,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北宋四大书法家”;他擅长文人画,尤工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甚至在医药、烹饪、水利方面也显示才干。苏轼在世时已在朝野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宋代的人文精神。
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贡献尤其巨大,他是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体进行重大改革的词人。苏轼“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改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之从音乐作品的一部分转化为独立的诗体, 从而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苏轼自著《东坡七集》、《东坡集》、《东坡词》等。南宋因高宗和孝宗的推崇,又整理出版了《苏文忠公诗合注》和《苏文忠公全集》。另外,宋人王宗稷编有《苏文忠公全集》。苏轼现存诗2700多首,存词340余首。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9.
宋雨:苏轼公元1037年生于四川眉山县一个普通书香门第。他7岁读书,在父母教育下立志做有为之士。他前半生应该说是在得意与挫折兼而有之的情况下度过的。
唐风:嘉佑二年(1057年)春,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那年的主考官欧阳修对苏轼极其赞赏,说“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其父苏洵作为知名的散文家,与两个儿子同赴都城东京(今开封),当时三人名震京师。自明代文人起,后世一直尊崇的“唐宋八大家”中,苏氏父子就占了三位。
宋雨:然而,在此后的十余年里,由于母亲、发妻、父亲的相继离世,以及对父母的服丧、守孝等原因,苏轼的仕途处于蹉跎状态。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31岁的苏轼在家乡续娶发妻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妻。冬天与弟弟携家眷返回东京。
唐风:苏轼返京后被任命为殿中丞,这是一个五品上的中高级职位(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局级干部)。这一年(1069年)宰相王安石开始施行新法。苏轼在变法问题上与王安石观点相左。他在1071年上书神宗论朝政得失,批评王安石的新法,王安石颇为恼火,两人关系紧张。
宋雨:有文章说苏轼后来受到了王安石的迫害而被贬官,这是不准确的。王安石以铁腕施行新法,但他也是品德端庄的君子,并不热衷于搞人身迫害。是苏轼在朝中感觉被边缘化之后,主动请求外任杭州通判的。按今天通俗的说法,知州是一个府的首长,通判是副手,通判可比作今天的“副市长”。 这个官职不低,有实权。苏轼在杭州的三年也是比较惬意的。
唐风:将通判比作“副市长”只是一个粗略的、不太恰当的比方。古代官制与今日的体制有很大的不同,有时很难找到对应的职位。“通判”即“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简称。宋朝皇帝特别注重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于是便设立“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虽可视为知州副职,但却有自己独立的通判府。通判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须有通判一同签署方能生效,这也就是“通判”之名的由来。
宋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为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苏轼任杭州通判后期所作。这首诗的标题比较长,直接的意思是“在(西)湖上饮酒,刚开始天气晴朗,后来又下雨。”对于先晴后雨的天气状态和其他背景,苏轼在两首诗中的第一首交代得非常清楚:“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唐风:人们在诵咏和引用时,大多只选用第二首。它短短28个字,把西湖之美给写尽了。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写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述雨天时西湖旁的山色,朦胧飘渺,别致神奇。
宋雨:这是一个工整的对仗句 — 水光/山色,潋滟/空蒙,晴/雨,方好/亦奇,视觉不同,美妙各异,且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三、四句的比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浅白而绝妙。西施有着沉鱼之容,所以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美丽迷人。而西湖呢,它的晴天(如淡妆)和雨天(如浓抹)都各有美妙,真是如同西子一般。
唐风:古往今来,用美女去比喻美好的景物十分常见,但如此成功、被后代耳熟能详者,非东坡这首小诗莫属。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他超凡的概括能力和文字表现能力之外,可能还由于西子和西湖恰好都带有一个“西”字,于是人们顺理成章地将两者联系起来了。这个绝妙的比喻,使得西湖从此以后又被称作“西子湖”了。
宋雨:苏轼当然没有见过西施,西子的美丽是他的想象。然而有人说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在杭州看上的歌女王朝云(后纳为妾)的,有道理吗?
唐风: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我们前面引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中的第一首,它描写的是作者在湖畔宴客和一醉方休。第二首是第一首的扩展。理应是进一步描写西湖的自然之美,并以传说中的美人西施作比喻。另外,本诗是写于公元1073年,而苏轼纳王朝云为妾则是在后一年。就算东坡此前早就见过王朝云,那也不过是宴席间见过她的歌舞表演,他不会有什么机会全面去看她的“淡妆浓抹”。
宋雨:然而王朝云的确跟另一个西湖有关系,那是广东惠州的西湖。1094年宋哲宗亲政以后,满庭清算“元祐党人”,东坡被一贬再贬,一路向南。在贬至惠州的时候,一直忠贞跟随苏轼的王朝云病逝,终年34岁。她跟东坡一起生活了22年,此时的东坡已经59岁了。
唐风:按照王朝云的遗愿,东坡把她安葬在惠州西湖孤山栖禅寺附近。僧人筹款在墓旁修了一座“六如亭”。亭柱上有东坡撰写的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西湖非彼西湖,斯人已去,此时东坡恐再无“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心情了。
宋雨:说另一个轻松的题外话:大约在与写此诗差不多的时间,苏轼开始写词。词本是宴乐歌词,到宋朝逐渐成为文人在歌筵酒席上即席创作。但词在北宋前期还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谓“诗言志,词言情”,是说宏大的主题和士大夫的豪言壮志,只能用诗来表达;而词是用来描述男女的思念之情和伤春悲秋的情绪。苏轼的早年和初入仕途的前十年,充满治国安邦的雄心壮志,恐怕没有心情、也不屑去写那些小词。
唐风:然而杭州是一个与中原迥然不同的地方。它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惬意生活,有觥斛交错的宴席晚会,有婀娜多姿的歌伎舞女,有风流倜傥的填词高手。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身才华的东坡怎能不一试身手?
宋雨:东坡填词虽然起步晚,但起点不是一般的高,他立刻就能上手。虽然在早期他还没有写豪放词,但婉约词一出手就显示出不凡的水准。比如下面这首【江城子】是他最早的词作之一,写于与本诗差不多的时期。当时他与来杭州游玩的言情词老将、八十多岁的张先唱和,丝毫不感怯阵: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