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唐宋韵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唐宋韵》10. 《感遇十二首 · 其一 》 张九龄

(2023-03-10 05:27:07) 下一个

《感遇十二首·其一 》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1),桂华(2)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3),自尔(4)为佳节(5)

谁知林栖者(6),闻风(7)(8)相悦。

草木有本心(9),何求美人折!

 

1. 葳蕤(wei1 rui2):草木茂盛的样子。

2. 桂华:即桂花。

3. 生意:生机勃勃。

4. 自尔:自然地。

5. 佳节:美好的季节。

6. 林栖:林中的隐居者。

7. 闻风:闻到芬芳。

8. 坐:因而。

9. 本心:本性。

张九龄(673 —740年 ) ,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盛唐名相、诗人。张九龄自幼聪明敏捷,善于诗文。景龙初年(70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后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张九龄开元盛世的名相,也是唐代唯一由岭南书生进身的宰相。 张九龄风度不凡,富有远见,忠耿尽职,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为“开元盛世”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享年67岁(另说他生于678年,卒年62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张九龄诗歌成就很高,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诗,具有雅正飘逸的神韵,诗人以凝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理想,对扫除唐初诗坛遗留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颇大。张九龄的《感遇》、《望月怀远》等为千古传颂之佳作。

张九龄现有197首诗存世,有《曲江集》二十卷。《全唐诗》收张九龄诗作三卷,他的 《感遇十二首》中的第一首为《唐诗三百首》之开篇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3

 

宋雨:这是《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之作,它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与前面杜甫的《春望》不同,杜诗是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谈到古代诗歌的时候,人们会碰到一大堆名称,比如“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律诗”,“绝句”,“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等。很多对古诗词不太熟悉的朋友对此很困惑,你能不能解释一下?

唐风:好,长话短说。首先,前面的数字五或七是指诗的每句有几个字;第二,“古“、”律“、“绝“ 分别是、古(体)诗、律诗、绝句的简称;第三,这里的“古”与“近”是站在唐朝人的立场上,不是今人的立场。对唐人来说,律诗和绝句的规则“近期”才成熟,所以两者被统称为“近体诗”,不遵循这些规则的,统称“古体诗”或“古风”;第四,绝句是四句一般押平韵,有严格的平仄和粘连要求;律诗是八句一般平韵,有严格的平仄、对仗和连要求;第五,古风虽然也须押韵,但对诗的长短和韵脚没有特定要求,每句的字数可以不同,也可押仄韵,还可换韵。

宋雨:尽管你是长话短说,其中信息也不少,不了解的人还是需要消化一下的,好在有不少网文解释这些问题。我过去有一个感觉,也许是因为我过去读到古体诗中乐府诗比较多,我曾认为古风一般比较好理解,可是张九龄这首古风不是很好理解啊。

唐风:这首诗理解起来的确不是特别容易,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张九龄是盛唐著名的诗人宰相,文采飞扬,诗写得典雅,用词有一定深度;二是本诗是一首有寄托、有寓意的咏物诗,这样的诗当然不会写得太直白。

宋雨:前四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突出描述了两种高雅的植物 – 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桂花,特别强调两者的生机勃勃。“葳蕤”形容兰花的繁茂,在春天里茁壮成长;而用“皎洁”来形容桂花,表明此花在作者心目种的高洁。

唐风:第三、四句中,“生意”即“生机勃勃”;“自尔”即“自然而然地”,这里“尔”为副词,没有特别的意思;“佳节”这里意为美好的季节。这两句的大意是:两种植物欣欣向荣,自然地造就了春秋两个美好的季节。

宋雨:有人认为“节”是“节操”的意思,我认为这似乎是过度的解读。而且从诗的结构来看,前四句应该完全是以唯美的方式描绘自然之物,而后四句才出现了与人有关的隐喻。

唐风: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意思是“未曾想到,住在林中的人闻到了花卉的芬芳,因而很喜悦”。美丽芬芳的花卉被人赏识了,不是很好吗?然而作者用了“谁知”二字,暗示并不期盼,而且马上又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草木自有本性,干嘛要求得美人的攀折呢?

宋雨:显然这里是借物喻人的:一个具有优秀品质和学识的人,为什么非要求得他人的赞赏呢?作者也是在暗喻自己,即便自己对朝廷的忠心和灼见不被皇帝赏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自己所做的一切堂堂正正,都是本性的流露。

唐风:古代的文人表现自己怀才不遇时,常常把自己比喻为一个女人未能得到男子的爱,或努力梳妆打扮以获得男子的爱。而这里作者却独辟蹊径,把自己喻为高洁芬芳的花卉,而“美人”成了鉴赏者,看来有“食物链”啊。

宋雨:这些文人把自己比作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女人,有些无奈也有些自贬。张九龄也不是“孤芳自赏”的,他是希望有人(林栖者)能欣赏自己的芳香的。然而这跟后面不求“美人折”是不是有点矛盾?

唐风:我的理解,“林栖者”就是“美人”。有的人说前者是“林中隐士”,我则认为作者有意识地把“林栖者”定义为“美人”,如“林中仙子”般有几分浪漫和琢磨不定。

宋雨:若是像你这样理解,那么他希望被“闻”而不被“折”是怎么回事呢?我认为此诗中“林栖者”和“美人”是隐喻两类人。“林栖者”是能欣赏他的人;“美人”则是皇帝和权贵阶层。作这样的区分,就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另外,“美人折”,就是鲜花要归美人所有,插入花瓶里,这样就失去本性、身不由己了。

唐风:嗯,你这个理解很有见地。因为包括本诗在内的《感遇十二首》,都是在张九龄被罢相,贬为荆州长史后写的。

宋雨:要理解好此诗的确需要了解张九龄的生平。张九龄生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广东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张九龄自幼聪敏,29岁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他是唐玄宗开元盛世早期至中期的宰相,也被认为是唐朝“最后的良相”。

唐风:在张九龄的仕途上,中书令张说是他的恩公,他对张九龄赏识到了要通族谱的程度。张说拜相后,多次举荐张九龄,位至中书舍人(类似于今天的国务院秘书长),进入权力中心。张说卒后,张九龄继续得到玄宗多次提拔,官至宰相。

宋雨:张九龄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多次规劝玄宗体恤民情,居安思危。但在开元中期以后,玄宗愈发追求享乐,轻信谗言。这就给了奸相李林甫施展的机会,他多次在玄宗面前挑拨离间,最终排挤了张九龄。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监察御史周子谅得罪了皇上,被严惩。张九龄因举荐不称职,降职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军区副司令员、副省长这样的级别),三年后就去世了。

唐风:一般认为李林甫是溜须拍马、口蜜腹剑的奸臣和终结“开元盛世”的罪人,但人是复杂的,李林甫任宰相二十多年,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是调整税制、规范法律、改革兵制等方面的能臣。在一个专制社会,皇帝才是国家大事的最终决定人。如果皇帝不昏庸,小人的谗言就没有施展的机会;而另一方面,能臣即使有再好的眼光和见解,皇帝若不采纳则毫无办法。

宋雨:我完全同意这一点。最好例子就是在张九龄任宰相期间,安禄山犯下死罪,张九龄上奏请求将其斩首。假如那次玄宗同意了,那么整个唐朝历史乃至中国古代史就要改写。

唐风:这个史实我过去不了解,是怎么回事?

宋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麾下的安禄山率兵讨伐契丹,结果指挥有误,损失惨重。张守珪将安禄山绑至长安,奏请朝廷斩首。此前,张九龄与安禄山有过一面之交,对其印象极坏,断定 “乱幽州者,必此胡也”(安禄山是外族血统)。于是张九龄毫不犹豫在奏文上批示将其斩首。然而唐玄宗不仅未批,还提醒张九龄不要“妄害忠良”,结果是放虎归山。

唐风:哦,原来是这样!我可以设想一下,整整20年后的公元756年夏天,当安史之乱席卷全国,都城长安失守,玄宗仓皇出逃的时候,他心中一定想到了早已离世的张九龄。当逃跑途中发生马嵬坡兵变、杨贵妃魂归西天以后,玄宗最思念的究竟是宠妃杨玉环,还是贤相张九龄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