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杜甫
岱宗(1)夫(2)如何?齐鲁(3)青未了(4)。
造化(5)钟(6)神秀(7),阴阳(8)割(9)昏晓(10)。
荡胸(11)生曾(12)云,决(13)眦(14)入归鸟。
会当(15)凌(16)绝顶,一览众山小。
1. 岱宗: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山或岱岳,为五岳之宗。
2. 夫(fu2):语气词,强调疑问,无实意。
3. 齐鲁:春秋战国时代齐、鲁两国在山东境内。后齐鲁指这一片地区。
4. 未了:连绵,无边无际。
5. 造化:大自然。
6. 钟:聚集。
7. 神秀:神奇秀美。
8. 阴阳:此处指泰山的背阳面和向阳面,或是北面和南面。
9. 割:分割。
10. 昏晓:黄昏和拂晓。
11. 荡胸:胸怀激荡。
12. 曾:同“层”。
13. 决:裂开。
14. 眦:眼眶。
15. 会当:一定要。
16. 凌:跃上,登上。
杜甫(712 - 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杜少陵、杜草堂等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杜甫家族出于襄阳杜氏,是京兆杜氏的分支、西晋军事家杜预的后裔。杜氏家族后来自襄阳徙居于河南巩县,杜甫也出生于此。杜甫的外祖父母均为李唐皇室之后。他的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青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杜甫在34至43岁(746 – 755年)期间客居长安十年,多次应试落第,后通过献赋、投赠等方式以求仕途。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此前杜甫曾短暂入仕。756年长安失守后,杜甫为叛军所获,翌年(757年)逃出,辗转至凤翔投奔肃宗,拜左拾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罢官入川,生活相对安定,但生命的最后三年又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杜甫病逝于大历五年(770年),享年58岁。
杜甫的诗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诗作的体裁、风格多样,特别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诗作“沉郁顿挫”的风格最为后人所称道。他的律诗语言穷极工巧,格律严谨,字里行间感情真挚、细腻感人。他的古体叙事诗(包括新乐府诗)更是一幅幅时代的画卷,直接启发了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故早在北宋时期,苏东坡就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王定国诗集叙》)
杜甫共有近1500首诗歌传世,大多集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编的《杜工部集》。清初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
诗词作品影响力总体评分: 10
宋雨:《望岳》是杜甫现存为数不多的早期诗作之一,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那年杜甫24岁。他在数年漫游吴越之后,第一次游齐赵。这首诗是他登东岳泰山时的作品,洋溢着青年杜甫的勃勃生气,风格完全不同于其中晚期作品的沉郁风格。
唐风:在杜甫存世的1400多首诗中,绝大多数写于他人生的中后期,即困居长安10年,安史之乱之后,以及晚年在成都、夔州和江南西道(渝、湘、鄂等地)漂泊的几年。杜甫早年的作品较少,出名的就更少,这首《望岳》几乎是唯一的例外。
宋雨:此前一年,23岁的杜甫在东都洛阳参加了进士考试,不第,随后开始漫游齐赵之地。虽然科考失败,但本诗却激情澎湃,反映诗人依然充满信心,对未来报有希望。
唐风:唐朝的进士录取率历代最低,每年全国平均只有二、三十人及第,成功率有时低至千分之一、二,偶然性很大。而且唐朝科举考试没有“糊名制”,难免有些暗箱操作,比如达官显贵对主考官的直接影响至关重要。
宋雨:我过去一直以为与李白迥然不同,杜甫是一个比较内敛且比较“宅”的读书人。后来看了杜甫年表和一些诗文,才知道少年时期的杜甫在洛阳读书时,也是才高气傲;青年时期的杜甫,在19到29岁那个人生美好的年月,游历了今华东、华北一带的广大地区,真有点儿李白的味道。
唐风:这首《望岳》风格豪放,也有几分李白的风格。它首联就展现宏大气势:“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五岳之尊泰山怎么样?齐鲁大地的苍翠连绵不绝。这也点明了杜甫是在那年的春夏季节漫游到泰山的。
宋雨:第三、四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说大自然聚集了神奇秀美的景象,而泰山南北阴阳分界,明暗迥然不同,好似拂晓对比黄昏。
唐风:此处人们对“阴阳”的理解大多是山麓南明北暗,或是泰山将齐国和鲁国南北分开。我的理解却是,“阳”是指山的东面,拂晓的时候被太阳照亮;阴是山脉的西面,到下午才被照亮。所以作者说“阴阳割昏晓”。其实,不同的理解在此处不那么重要。无论是写南北还是东西,都是强调泰山的巍峨。
宋雨:“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个对仗句很有感染力:望着层层升腾的白云,顿感心胸激荡;好奇的眼睛睁到极限,看着飞鸟从远处飞过。“决眦”二字非常生动,表明诗人着迷于神奇美妙的景象;“归鸟”暗示黄昏时分诗人依然流连忘返。
唐风:结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本诗的高潮。它迥异于晚年杜诗通常在“沉郁顿挫”之下尾联对感情的压抑和收敛,而是让豪言喷涌而出:一定要登上顶峰!站在泰山之巅,放眼望去千山尽小!这种豪迈的气势,正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
宋雨:最后两句让我想起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只有登高,跳出眼下的小圈子,才能看得更远。人生中很多烦恼困惑,也应可以通过视角的改变而消除。
唐风:两者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感觉意境稍有不同。王诗强调登高后更宽广的视野;杜诗则更强调登顶后的豪迈与自信。
宋雨:我们在前面分析中,不用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这种对律诗的说法,原因是因为这首诗并不是律诗,对不对?
唐风:是的。《望岳》乍一看像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是工整对仗的。但它其实是一首古体诗而不是律诗,因为它不符合律诗的平仄格律。青年时代的杜甫也许更在意立意与表达,而对于格式相对看淡,不愿意受格律的限制。
宋雨:因为是诗词名篇,这首诗收入了中国大陆的初中课本里。我过去做学生的时候也学过。老师讲述说此诗反映了杜甫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云云。我想现在的教师恐怕也大致如此。我认为不必这么拔高。这就是杜甫的登泰山有感,反映了杜甫青年时期积极的人生态度。
唐风:我粗看了一下历代评论家对这首诗的评价,真是好评如潮。然而也有一个差评:清代汪师韩所著的《诗学纂闻》说此诗”起轻佻失体”。“岱宗夫如何”这句话,究竟为什么“轻佻”呢?
宋雨:任何人都可以批评杜甫,只要言之有理。但此人说“轻佻失体”,实在没有什么道理。对诗的开篇,我的理解是既然泰山为历代帝王的封禅圣地,杜甫不过是想知道“泰山到底如何”,这毫无轻佻可言。
唐风:是的,那句评论有些莫名其妙。对于《望岳》全诗,明代学人郭浚有一个总体评论,抄录于此作为结束:“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只言片语,说得泰岳色气凛然,为万古开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胆。”
我认为没有。
他出蜀的时候是驾船经岷江入长江。船路过嘉州(今乐山),离峨眉山不远。但没有证据表明他去过。
我若说错了请网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