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云月

江流天外,月涌云头。 扁舟一叶,酹祭悠悠。
个人资料
江天云月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历史闲聊】是张国焘而不是遵义会议成全了毛的军权

(2025-09-30 12:11:22) 下一个

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流行的官方说法: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个领导地位当然不是指毛成了党魁, 因为张闻天才是遵义会议产生的党的总负责, 其名誉上的党内地位在后来长达十年间都高于毛,毛为此还给张封了一个“明君”的称号,张也听得怡然自得, 全不知这是毛在麻痹自己, 等到毛羽翼丰满的时候,张这个明君也就成了“背了几麻袋教条回来”的教条主义者了。

故官方所说的“遵义会议确定毛的领导地位”, 其意也只是指毛从此掌控了当时最关键的军权。

但其实这也并非历史真相。

在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17日)的领导层调整中,毛泽东虽然被增选为政治局常委,从而重新进入中共高层决策圈,但这种介入, 说其是重新插足了中共决策的平台则可, 若说他从此掌控了军权则错。即使是毛那时就与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所谓“最高三人军事小组”这个版本, 也是以讹传讹  。

 实际上,遵义会议既没有否定原有的政治路线,也没有成立什么军事小组,只是更换了领导架构,由张闻天出任总负责。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35年3月4日,中革军委才以朱德、周恩来和王稼祥的名义下达命令设立前敌司令部,由朱德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毛这才在军事事务上获得较大的发言权,但仍然只是配角,只能说毛从此在参与军事决策中有了更重的砝码,但也仅此而已, 否则, 也不至于在1935年3月10日召开的决定打鼓新场的会议上大家都一致反对毛的主意, 而当毛以进为退的撂挑子的时候, 竟然没有一个人挽留, 尴尬的老毛只好自己舔着脸半夜三更地打着马灯去找周恩来和朱德,等于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复职的台阶。  不过话说回来, 毛如此低声下气, 一改他过去霸蛮刚愎的风格, 也说明了毛政治上的弄权术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后毛就渐渐真的成了超一流的政治弄权大师了。

应该是由于毛的这种难得的改变赢得了当时真正的决策人物周恩来的支持, 此事之后, 毛以“日常军事指挥需要完全集权”为由成立新的三人军事小组的提议在3月12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获准,新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 因这三个人只有毛最懂军事, 毛军事上的发言权才因少了其他高层成员的掣肘有了质的飞跃, 但即便如此,军事最终决策权无论是从名义还是从实质这时候仍然依旧掌握在周恩来手中,毛并没有真正的主导权。

让情势出现戏剧性变化的事发生在 1935年6月第一和第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由于张国焘的强势加入, 张闻天为首的中央政治局不得不决定重新调整中革军委。此次调整之后, 毛升任为中革军委主席, 而朱德,周恩来和张国焘则任副主席。至此,毛泽东终于取代了周恩来,重新夺回了军队的指挥权。而有此调整的最重要原因,则 应该是张闻天、周恩来等政治局常委考虑当时唯有与张国焘资历不相上下,且有丰富战争经验的毛泽东, 方能镇住拥兵自重、杀伐决断枭雄气极强的张国焘。

客观的说, 张国焘以政治眼光和厚黑学的修炼段位而言, 绝不下于毛,徐向前、李先念、谢富治、陈再道、许世友、傅钟、洪学智、王建安、詹才芳等等, 哪一个都不白给,而没有张的眼光和提携这些人你很难脱颖而出。而张当时的实力,则远强于中央一方面军, 张国焘有八万虎狼之师, 而红一方面则仅有不足一万人,且疲敝不堪。 张最后失利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方面军属于名正言顺的中央大佬们的亲兵部队,而第四方面只是中共军队的一个分支, 中央红军不是白叫的,与之相比红四方面军终究是后娘养的。 当时这些中共中央的大佬们经过长征,尤其是遵义会议以后,那些产生于中央苏区的矛盾已经得到了相当的释放,而面对着咄咄逼人的张国焘,他们 自然就更要放下对毛的戒心, 表现出高度的团结,换言之, 如果没有张国焘, 周恩来未必会那样轻易地放弃自己军事上的最后决定权。 

张国焘决意南下的关键原因就是他认定自己在中央没有市场, 而张国焘没有想到的是, 他的强势反而无意中在反面帮了毛的大忙。  

斯诺曾经问过毛一个关于他的至暗时刻的问题,毛不假思索地回答:草地分兵的时候。  可见, 张国焘曾是毛泽东引以为最危险的敌人。 甚至可以说, 就毛泽东个人的一生而言, 张国焘曾给毛带来的威胁比蒋介石更有过之。但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宿命性的吊诡:成全一个政治人物最多的人往往来自于他最强的政敌。

视频:毛弄权误算邓小平, 周恩来两胜哀兵 计—— 解析周恩来的不归之路1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西岸-影 回复 悄悄话 毛是因为遵义会议而获得当时中央红军最高军事权力是没有异议的,当时还没有与四方面军的会师,两只红军没有交集,谈不上谁导致谁掌权。
毛在遵义会议的地位是四渡赤水的结果,使得中央红军永久性摆脱了50万中央军点追踪,挽救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是典型的利用了当时蒋介石和贵州军阀的保家心理而运作了战略转移,否则红军真的会像石达开那样在贵州灭亡。
一条只有膝盖深百来米宽的赤水河,对国府中央军是阻碍,是非常糟糕的战场地形。
这是一次最大限度利用地形的战役。
中央红军与第四方面军会师后,毛是用悄悄离开的方式避免了被张国焘吞并,而不是张放过了毛。
ccn 回复 悄悄话 基本符合温相讲的这段长征路上的党史。
狮马鹤 回复 悄悄话 周在过草地就长时间昏迷不醒,毛逐渐趁机夺走了军权,在过草地过程中成为中央的实际控制人。张国涛是理想共产主义者而且曾任过中央一把手总书记,并非为了争权另立中央,应该是对毛实控中央不接受,后来在苏方建议下还是加入了中央。
当然很多历史是各种立场各种版本写的,有真有假也无从考证真相,只能当故事看看。
modems 回复 悄悄话 高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