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量子纠缠的男人

我命由天不由我?天是什么?我又是谁?
正文

芒格古怪的冥想技巧如何拯救自己,并赋能巴菲特超强动力

(2025-05-02 20:33:27) 下一个

芒格古怪的冥想技巧如何拯救自己,并赋能巴菲特超强动力

 

从一头栽进人生泥潭到成为巴菲特的导师

 

想象一下:1949年的查理·芒格,瘫坐在洛杉矶他那昏暗公寓里一张吱吱作响的椅子上,孩子们睡着了,世界正在分崩离析。他29岁,穷得皮包骨头,刚离婚,眼部手术失败导致半盲,感觉整个宇宙都在跟他的梦想玩打地鼠游戏。大多数人都会崩溃,但芒格呢?不,他自有一套古怪的技巧——他自己的冥想方式,与其说是“嗡”的音,不如说是“让我们在精神笼中与恶魔搏斗”。

查理(盯着一盏闪烁的灯泡,自言自语道:“好吧,生活,你想耍点花招吗?我会比你更聪明。”)沃伦(多年后,一边喝着樱桃可乐一边咯咯笑着):“查理的脑子就像个钢铁捕兽夹。没有他,我现在还在奥马哈追逐廉价股票,梦想着更大的储蓄罐。”

 

人生谷底:芒格的人生崩溃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背景。那是战后的美国,芒格的生活一团糟。

 

• 心碎中心:他的婚姻彻底破裂,他成了两个孩子的单亲爸爸,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平衡爱情和尿布。

• 腰包空空:他是个勉强维持生计的律师,收入微薄,而华尔街的大佬们却财源滚滚。

• 半盲噩梦:他的左眼因白内障而严重受伤,手术又出了大问题,导致他的一只眼睛永久失明。痛苦成了他的新室友。

 

• 社会弃儿:芒格是一个在墨守成规的时代里,反传统、反常的怪人。他那“质疑一切”的气质让他在鸡尾酒会上显得格格不入。

他情绪低落,但并未因此而失落。每天晚上,当世界安静下来时,芒格就会做他该做的事情。他会瘫坐在一张旧扶手椅上,闭上眼睛,投入到他所谓的“大脑清洁”中。没有香,没有莲花坐——只有他自己,一杯水,一本笔记本。他并非在追求禅意;而是像侦探一样剖析自己犯下的错误。

具体过程如下:

• 他把自己的问题想象成一团乱麻。“最坏的情况会是什么?”他一边嘟囔着,一边解开每根线。

• 他缓缓地呼吸,仿佛在平复自己的怒火,然后问道:“如果我失去了一切,还剩下什么?我的大脑。我的孩子。我的奋斗。”• 他草草记下明天一个可行的步骤——比如读一读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文章,或者给客户打电话。小确幸,宝贝。

芒格后来透露:“冥想不是让你飘飘欲仙,而是让你直面失败,然后说:‘你不拥有我。’”

 

芒格的大脑净化:他东山再起的秘诀

芒格的冥想就像是心灵的CrossFit——坚韧不拔、深思熟虑,甚至有点疯狂。这就是他如何从深渊中爬出来,运用他标志性的逆向思维,化腐朽为神奇。让我们用B.C.R的风格来分析一下,在潜伏于背后的系统性人格氛围下。

 

1. 找到他的节奏(行为节奏)

当生活给你当头一棒时,你很容易陷入困境。芒格说:“不,我自定节奏。” 他每天都会给自己定一个节奏,以避免混乱:

• 凌晨5点,大脑盛宴:他黎明前就起床,如饥似渴地读书——哲学、物理,凡是你能想到的,他都读。“在世界给你灌输噪音之前,先滋养你的大脑,”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 10分钟夜间清洁:睡前,他坐在黑暗中,闭上眼睛,回顾一天的经历。“我哪里搞砸了?我哪里做得对?”他写下了一条经验,比如“不要相信花言巧语的客户。”

• 周日深度思考:每周一次,他会把自己关起来,拿着记事本,思考“我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没有手机,没有干扰——只有他和他的思绪。这种节奏就是他的支柱。眼科手术失败后,他心灰意冷,但又会沉思:“最坏的情况?我会半盲。最好的情况?我还有一只眼睛,但大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敏锐。” 他加倍努力地阅读,把这只好眼当作超能力来使用。到了1950年,他已经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准备从法律行业转向投资行业。

查理(坐在椅子上咧嘴一笑):“人生就像一场风暴。你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被淹没。而我正在跳舞。

 

2. 与失败搏斗(反思)

芒格强调“不要犯第二次傻”。他的冥想就像一场精神尸检——剖析失败,让自己变得更坚强。他会问:“我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是什么?下次我该如何避免?”

• 离婚后遗症:他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沉思:“我选错了伴侣。下次,我要找一个能理解我怪癖的人。” 他重建了孩子们的世界,做着松软的煎饼,讲着关于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睡前故事。

• 金钱困境:他身无分文,但他的大脑清洗表明:“法律就像一台跑步机。我需要一个复合型的系统。” 他开始研究股票,偷偷溜进图书馆阅读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

• 失明打击:失去一只眼睛很糟糕,但他反思道:“痛苦是一位老师。我正在学习专注。” 他训练自己的大脑更快地记忆,将障碍转化为精神优势。

一天晚上,在冥想中,他顿悟:“失败只是数据。不断迭代,你就能破解密码。” 这就是纯粹的芒格——逆向思维,通往智慧之路。

3. 押注时间(复合勇气)芒格是一位复利狂热者,不仅为金钱,也为生活。他的冥想是关于长远目标:“别想着权宜之计,我要滚雪球。”

• 他不追求快速致富的计划,而是专注于每天的小收获——比如每周存 10 美元,或者学习一个新的投资技巧。

• 他冥想关于耐心:“如果我每天都能做出 1% 更好的决定,10 年后,我将势不可挡。”

• 他想象着未来的自己:拥有一家蒸蒸日上的公司,孩子们崇拜他,以及一份比他更长久的遗产。

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他的毅力得到了回报。他创立了惠勒芒格公司,一家斗志昂扬的投资公司。它不是高盛,但却是他的。这些通过多年自律积累起来的小收获,开始滚滚而来,变成真正的金钱。他不仅仅是在生存;他正在蒸蒸日上。

查理(在笔记本上涂鸦):“时间是我的僚机。坚持出现,它会带你飞向星空。”

 

巴菲特的导师:芒格施展魔法前的舞台

 

在芒格大摇大摆地走进沃伦·巴菲特的生活之前,这位“奥马哈先知”已经得到了几位重量级人物的塑造。让我们给予他们应有的评价,因为他们为芒格改变游戏规则的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 本杰明·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元老级大师。在20世纪50年代,巴菲特是格雷厄姆的弟子,他像研习圣经一样研读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格雷厄姆教他买“雪茄屁股”——那些价格低得吓人、还留有一口价值的股票。这就像在廉价货摊上购物:买一只现在价值2美元、1美元的股票,然后卖掉,如此反复。巴菲特正在取得成功,但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线性的,而不是指数性的。• 菲尔·费舍尔:这位成长型投资的异军突起者。费舍尔的著作《普通股与非凡利润》让巴菲特思考“质量胜过价格”。费舍尔专注于押注那些前景光明的明星公司,比如摩托罗拉。巴菲特略微涉猎了费舍尔的理念,但并未完全接受——他仍然陷于格雷厄姆式的吝啬鬼思维模式。

 

1962年,在一场决定命运的奥马哈晚宴上,芒格出现了。当时的巴菲特32岁,是一位才华横溢、善于嗅探交易机会的风云人物,但他的策略却存在局限性。芒格刚刚东山再起,一眼就看穿了这一切:“沃伦,你只是在捡地上的零钱。你需要猎杀大象。”

 

芒格的绝地思维技巧:重塑巴菲特的大脑

芒格的导师非同寻常。他就像拥有法学学位的尤达,运用冥想磨练出的逆向思维,颠覆了巴菲特的世界。以下是他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当然还穿插着一些戏剧性场面。

 

1. 从雪茄蒂到城堡(护城河)巴菲特痴迷于格雷厄姆的廉价股票,但芒格却说:“伙计,别再翻折扣货了!”在一次深夜聊天中,芒格——可能是在洗脑之后——说道:“要为优秀的公司支付合理的价格,而不是为劣质品讨价还价。”他描绘了一幅画面:“想象一座有护城河的城堡——无人能及。那就是可口可乐及其品牌。那就是时思糖果及其忠实的粉丝。押注这些,而不是某个濒临倒闭的纺织厂。”巴菲特对此表示怀疑,但芒格却毫不动摇。一天晚上,吃汉堡时,他向沃伦发起挑战:“你想想:你是愿意低价拥有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还是愿意多花点钱拥有一家蒸蒸日上的公司?”这个问题敲响了警钟。巴菲特开始追逐那些拥有护城河的公司——那些拥有不可动摇优势的公司。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全身心投入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赚了数十亿美元。

 

沃伦(多年后,笑着):“查理把我从一个翻垃圾的家伙变成了一个建造城堡的人。”

 

2. 从失败者到超能力者(反思)巴菲特的早期并非完美无缺。1964年,他大举押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家正在走下坡路的纺织公司,认为这是捡了个大便宜。剧透:它是个无底洞。亏损不断累积,巴菲特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芒格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毫不掩饰地说:“沃伦,你买了个次品。现在怎么办?” 他鼓励巴菲特像芒格一样进行一次大脑清洗:“闭上眼睛,重新思考一下这个决定。你错在哪里?” 巴菲特沉思(没错,芒格让他尝试了),然后意识到:“我忽略了护城河。纺织品是一种商品——没有优势,就没有未来。” 这次反思是一个转折点。巴菲特将伯克希尔转型为一家控股公司,并收购了像盖可保险公司(GEICO)这样的优质企业。芒格的教训至今仍适用:每一次失误都是一次进化的机会。

 

查理(坏笑):“犯错就是学费。付钱,学习,别再同一门课不及格两次了。”

 

3. 从交易到永恒(复合勇气)巴菲特早期的策略是低买高卖——就像交易员的忙碌。而芒格对“复利”的痴迷让他不以为然。一天晚上,在一场桥牌比赛中,他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别像翻煎饼一样翻股票。永远持有好股票。”他解释道,眼神闪烁:“复利就像种一棵橡树。你不用每年都把它挖出来检查根部。让它生长。”芒格的冥想习惯——想象几十年后的回报——产生了影响。巴菲特开始视时间为盟友,而不是敌人。结果如何?像可口可乐这样持有数十年的投资,将不大的资金变成了帝国。巴菲特的净资产飙升,他将此归功于芒格的长线思维。

沃伦(举起一瓶可乐):“查理教我种树,而不是追松鼠。”

 

芒格效应:烈火传承

芒格的回归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震撼人心的。他并非只是爬出自己的困境,而是为巴菲特递上了一架梯子,让他爬出困境。他们携手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打造成为价值1万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证明了护城河、反思和复利能够移山。芒格的“大脑清洁”——他那古怪、直截了当的冥想——将这一切联系在一起。正是这火花点燃了他的逆向思维、他的勇气以及他洞察他人疏漏的能力。这火花化作了巴菲特的火焰,也化作了伯克希尔的炼狱。

查理(在日记中写道):“反转问题,调整生活节奏,让时间承担重担。这才是游戏。”

 

轮到你了:点燃你自己的火花芒格的故事证明,即使你摔倒在地,也能重振旗鼓。他的冥想技巧并非魔法,而是切实可行的。试试这个:

• 找到你的节奏:今晚抽出5分钟。闭上眼睛,深呼吸,然后问自己:“明天我能做哪一件小事来继续前进?” 写下来。

 

• 与失败抗争:想想最近一次失败的经历——一次错误的决定、一场争吵、一次错失的机会。反思一下:“从中我得到了什么教训?下次我该如何避开这个陷阱?”

 

• 押注时间:选择一件事——每周存5美元、学习一项技能、给朋友打电话。坚持30天,看着雪球越滚越大。

 

芒格不是超级英雄。他只是一个学会了用思考战胜痛苦的人。你也可以。

我(边打字边笑):“今晚我要试试芒格的大脑清洁法。不得不承认,跟自己的脑袋较劲儿还挺厉害的。”

 

你曾经跌入谷底又东山再起吗?有没有像芒格冥想那样保持清醒的怪癖?快来评论区分享吧——我洗耳恭听!让我们交换故事,一起嗨翻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我武断的也是我的直觉,不必太在乎巴菲特……华尔街就是犹太人设的旁氏骗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