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诗经,临时抱佛脚——伐木

(2023-08-24 08:40:04) 下一个

《木乃伊》里有个片段:古代埃及大祭司复活、起身逼近,吓坏的混混掏出一大串护身符,挨个以各种语言祈祷。至今仍记得他手持佛像,配着洋泾浜普通话:“求求菩萨保佑我”。这个语言天才在换到希伯来语时终于试对了频道,成功与大祭司建立连接,由猎物晋级跟班。可见只要摆对了姿势,临时抱佛脚未必无用啊,下面这首诗似乎也有点类似的情形。

伐木(小雅)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大致意思:
伐木(声)丁丁,鸟鸣(声)嘤嘤。出从深邃的山谷中,往高处迁移到高大的树木。它嘤嘤鸣叫了,请求它朋友的声音。
仔细看那鸟啊,尚且请求朋友的声音。况且那人啊,不请求朋友?神灵听之,最终和解而且安定。
伐木号子相互应和,用很多圆草筐滤酒。已经有5个月大的肥羊,用来邀请各位同姓男性贵族。宁可恰好不来,不是我不顾及。
在鲜明(处)洒水扫地,陈列进献(的)八个簋。已经有肥公兽,用来邀请各位异姓男性贵族。宁可恰好不来,不是我有过失。
伐木在山坡,用筐滤出的酒非常多。笾、豆排成行列,兄弟不疏远。人的失德,干粮为过失。
有酒(为)我滤去渣滓,没有酒(为)我(做)一夜酿成的酒。我击鼓坎坎,我舞动蹲蹲。等到我闲暇了,饮这已经滤好的酒吧。

六章诗,有三章提及菜色:主菜是肥美的小羊肉和公羊肉;配菜呢,既然笾、豆成行,那就有腌菜、肉酱,枣、栗、桃、榛子、菱、芡、脯之类。荤、素、水果都有了,还需要上点主食,它们就盛在簋里,一般是黍、稷、粱、稻等谷物。

顺便说一句,周朝还有另外一种盛谷物的食器:簠,方形,盖子跟底座完全相同,分开就是两个容器。簋是圆的,不一定有盖子,商朝就有了,而簠要到周朝才出现。《周礼 地官司徒》中簠、簋并列,大概各有专攻。这两个字都是竹字头,可能最早是竹子编的,这就让人想起了捞饭:把米煮至七八分熟,然后捞起来蒸。金属的簠簋肯定不会拿去蒸,大概是谷物捞起来以后,放到热簠、簋里焖熟。我猜簠里会选用能涨的谷物,熟了以后涨得很高,正好一分为二,摆成两盘。

元年师兑簋、应国窃曲纹铜簠

请人吃饭,不可无酒,当时现在的白酒远没有发明,周人喝的是酿造酒,度数很低,喝之前需要过滤。有用植物叶片过滤的,也有用筐过滤的。

先秦时的“白酒”,大概相当于汉代的“浊酒”,顾名思义,浑浊得很。它的度数低,比不得当时的清酒,但胜在酿造速度快,可以拿来应急。

酒终是酒,哪怕度数再低,喝多了也会醉,本诗特别之处在于,酒菜上齐,还没喝酒呢,人先去忙别的了,怎么有点象后世——温酒斩华雄。

细读第一章:有力的伐木声中夹杂着微弱的鸟鸣,这鸟出自幽谷,迁于乔木。顿时想起史书里的函谷,它对周朝很重要。

周武王走得早,按兄终弟及的原则,该轮到管叔当王,不料周公拉着小成王摄政,在外监视商王室的管叔自然怀疑他想趁机篡权。于是管叔、蔡叔联合了监管对象——纣王之子武庚,一起叛乱,周公当机立断,劝说召公站队,很大方地把周人传统势力范围都给了召公,自己去管理东边刚刚到手的地界。口说无凭,立石为证,一块周召分陕石由此立于陕塬(今陕县张汴塬)。经历几千年的风雨,当年的圆形石柱快成了老树桩,几番迁徙,今天在三门峡博物馆。

周召分陕石

函谷在分陕石西面二三十公里。沿黄河走陆路从关中出来,面前突起一黄土台地拦路——稠桑原。顾名思义,当时上面满是桑树,就算爬上去了也不好走。幸好原中有一道深沟贯穿其中,这就是函谷。它大概三、四公里长,宽不过数米,最窄处只容一车通行。西周时从关中过来的人,大概都“出自幽谷”。

周王以“小邦周”得了天下,但他的人手不够,只能先设据点。李峰先生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推测,这些据点是三个一组。管叔、蔡叔、霍叔在商朝王畿之地周围建立的正好也是三个国家(邶、鄘、卫),这大概不是巧合。

以此为背景,为《伐木》编一个故事:

几个西周贵族家庭各领人马陆续去东边的封地建城驻守,他们相距不远,以便相互支援。人嘛,时间一长就容易有矛盾。某贵族大概有点小气,辛辛苦苦开荒种出来的粮食不舍得吃,拿着朝廷发的干粮请客。这就得罪了兴冲冲赶过来的客人。这些干粮他们没有吗?打发谁呢!

他们生了间隙,有个邻国趁此机会频频过来抢劫那个小气的。此人势单力薄,打不过;去求援,人家不来。
邻国步步紧逼,他再三求助,备了好酒好菜,诚请各位光临。大家毕竟是同僚,总不能见死不救,帮手终于到了,此事摆平,大家喝庆功酒。

一晃就到了回宗周祭祀的日子,当面上报驻地事务;被劫的那个着重强调同僚一开始没来帮忙,以至于损失惨重。他自己该做的都做到了,有酒有肉有现做的谷物,按规矩请同僚过来。

同僚自然要补充说明:是他先待客有失,被打劫之前,请客用干粮,酒干脆没有,连一夜就能酿成的“白酒”都不准备,肯定是看不起我。要不是看在沾亲带故的份上,我不会再理他的。等后来他改了,我酒都没顾上喝,先过去替他站台,把事情搞定。

大祭司做和事佬:大家都是周人子弟,从陕西出去的。他也可怜,刚在外面站稳脚跟,就有人要拆了他的家,就象伐木者毁了树上的鸟窝啊。碰到这种事,小鸟都要叫几声让朋友帮它的,何况他呢?他求你帮忙,怎么会看你不起。也是神灵保佑,总算大家都平安。你们离得远,我们鞭长莫及,亲戚间还是要和睦呀。

另一权威发话:这种事情不少,你们几个作首诗,让大家多听几遍,以后少犯类似的错误。

于是,大祭司作了第一、第二章,主要是引言加概述。被劫者作了第三、第四章,表示外敌当前,一定要好好款待同僚,哪怕他看不起你,也别怕丢面子,该请的都要请到。同僚翻翻白眼,委屈的是我好不好?在最后两章里,特地把干粮啊,酒啊这些都写进去;不指名道姓,该懂的都懂。要是好好待我,我自然把你当兄弟;你替我备酒,我为你击鼓用兵。

权威听了很满意,请援军的注意事项都写在诗里了,按此而行,诸位合作,大周兴旺发达。

回头再看这三句伐木:“伐木丁丁”用伐木声与鸟鸣声的对比,突出小鸟的可怜:新搬的家要被拆了,朋友帮帮忙吧。“伐木许许”,依然突出压迫感,伐木的号子相呼相应,显然对方人手众多,己方势单力孤,不知能请到几个人。唯独“伐木于阪”带着置身事外的冷静,或许这句纯粹为了押韵?猜想过它是否代表了对方的步步紧逼,也查了几个西周封国的地形,没看出啥名堂,可能是因为不懂当时的常识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