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中一尘

................................................................................................................................
正文

美国的东亚政策: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2025-11-25 10:28:34) 下一个

美国的东亚政策: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宇中一尘

最近,围绕台湾问题,中日关系紧张,美国也和两国沟通,中日两国媒体和民众也有各自的解读,有人认为美国支持中国,有人认为支持日本。这里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利益是什么?因为美国的态度,取决于自身的利益。目前的基本格局是:美国企图遏制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类似冷战的政策。至于日本,则是美国的盟友,双方自从二战以来一直是盟友,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密切合作。在遏制中国的大前提下,近年美国还深化了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因此,不论表面的情况怎样变化、不论公开的信息怎样解读,美国对中日的战略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是清晰的、稳定的。美国的战略利益,决定了它的外交政策。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简单回顾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将近两个世纪的东亚政策,包括琉球、台湾、满洲国等,说明美国的基本方针,一直是“分而治之”,防止东亚两个强国联合,从而在亚太地缘政治中,坐收渔翁之利。

一:美国来到东亚

美国和中国的民间交流,可以追述到1784年,也就是美国独立后不久,美国商船Empress of China来到广州。但是,政府之间的直接接触,则开始于1844年的望厦条约。几乎与此同时,1853年,美国政府派遣四艘军舰到达日本,按照望厦条约的基本精神,要求日本“开国”,是第一个要求日本开国的西方国家。

这一时期,美国对中日的态度相同:面对连个同样“野蛮”的东亚国家,美国负有帮助他们“文明开化”的义务(The White Man’s burden)。

二:琉球处分:美国的观察期

1870年代,日本逐渐采取步骤,吞并琉球。琉球王国原本是中日两国的共同属国:一方面,琉球接受清朝册封。另一方面,琉球也向日本的萨摩藩进贡,还曾经应日本要求,派使节祝贺明治政府成立。日本强行废黜琉球王国、设立冲绳县,清朝提出抗议,并邀请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出面调停。

1879年,格兰特抵达日本,会见天皇、以及伊藤博文等大臣。日本同意重启谈判,并且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二分琉球: 北部归日本,南部归中国,并且要求清朝给与日本最惠国待遇(此时日本已经学会西方外交常识)。清朝提出三分琉球:中日各自管理南北部分,中部保持琉球国。

此时,中日双方都面对来自俄国的领土威胁,需要彼此呼应,共同抗俄。但中国拒绝

日本最惠国要求,并且坚持琉球在南部复国。日本不同意, 暗示清朝可以礼遇琉球王室。双方僵持不下,最后不了了之。

格兰特的态度不明朗,或者说保持中立。更重要的是,此时日本已经大幅度西化,美国人普遍欢迎这种转变,甚至希望日本进一步吞并台湾,下述。

三,优待“优等生”:鼓励日本出兵台湾

1870年代,美国政府官员,例如驻日大使Charles DeLong,将军Charles Le Gendre等人,积极鼓动日本占领台湾。因为此时日本已经西化,美国人希望太平洋西部有一个现代国家,可以抗衡欧洲列强,尤其是俄国,这符合美国的全球利益:此前美国已经提出,拉美是美国后院,反对欧洲染指。

甲午战后,日本吞并台湾。这一时期,美国正在太平洋扩张,把夏威夷等岛屿划为领地,需要搞好和日本的关系,因此,日本吞并台湾,美国不认为威胁自身利益。因此,美国没有反对,更没有支持台湾的反日力量。

四:日俄战争

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俄国,双方在美国达特茅斯谈判。此时,美国的战略是,扶持日本成为亚洲强国,以此抗衡欧洲列强、尤其是俄国的影响。日本人心知肚明,形容日本是美国的“番犬”(看门狗)。但是,日本有更大的野心,不满足受制于人。

五:满洲国:美国反对日本称霸东亚

到了1930 年代,日本已经控制太平洋西部、朝鲜半岛、中国满蒙地区,成为东亚霸主,威胁到美国的影响力。1932年,日本扶持满洲国,美国宣布违反国际法,不承认。美国人李顿率领的的“国联”调查团,宣布满洲国侵害中国领土完整,日本退出国联。

后来,日本侵华战争扩大,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反制:冻结日本财产,贸易禁运,支援中国等等。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日本面临巨大困难,最后只有两条路:要么长期消耗、最终坐以待毙,要么破釜沉舟、绝地反击。日本选择后者,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战后,美国占领日本,直到1952年签订旧金山和约。在此期间,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改造。在当时中苏结盟、共产主义在亚洲扩散的大背景下,美日也从敌国变为盟友。

回顾与展望

以上说明,美国过去一百多年的东亚政策,有两个基本特点。首先,维护美国在亚太的利益。不论与中国、日本,还是与俄国、欧洲列强打交道,美国的出发点都是维护本身利益。在这个前提下,美国决定和谁结盟、和谁对抗。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盟友和敌人。现在美国选择和日本结盟、共同对付中国,这个基本政策是明确的、无需置疑。因此,美国今后将会坚定地支持日本,削弱中国。

其次,美国的政策还包括价值观。在十九世纪是“现代化”、“西化”,“美国化” 。当清朝和日本就琉球问题对抗时,美国支持日本,因为日本是一个文明国家。甚至鼓励日本占领台湾,因为按照美国人的观点,这样可以把台湾的土著“文明化”,如同美国白人当时“文明化”印第安人。

由此可以推知,美国战后在日本进行民主改革,现在美国支持中国的民主、人权,是美国人长期的、内在的理念,绝非借口、或者指手画脚。因此,中美对抗不仅是利益对抗,而且是价值观的对抗。在这个方面,日本是美国的盟友。

结语

中国今后将面对美日同盟长期的、坚定的、全方位的合作。美日共同对付中国,类似当年美欧共同对付苏联。当然,正如上一个冷战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的冷战也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中间可能会有起伏、和缓,这是冷战的一个特点,但冷战的基本趋势是稳定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