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中一尘

................................................................................................................................
正文

中国的盟友、美国的盟友:中美冷战中国的弱点和可能的结果

(2025-11-03 07:46:49) 下一个

中国的盟友、美国的盟友:中美冷战中国的弱点和可能的结果

宇中一尘

很多人认为,中美正处于第二次冷战中,和美苏冷战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我们从美苏冷战可以学习到三点经验:首先,冷战是长期的过程,美苏冷战持续了40多年。其次,冷战是全方面的对抗,包括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军事、科技等方面。最后,冷战时双方各自结盟,形成两大阵营,利用集团的优势,互相抗衡,而不是两个国家单打独斗。因此,拥有可靠的、强大的盟友,是战胜对手的一个必要条件。这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下面,首先介绍苏联当时的盟友,然后对比中国和美国现在的盟友,说明中国和美国相比,缺乏众多的、可靠的盟友。因此,中国很可能会失败。最后,预测中国失败后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苏联的盟友

国际关系中,如果双方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就可能结盟。可靠的盟友,需要建立在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基础之上。二战后,某些国家建立了共产主义政权,和苏联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有相似之处,在外交上也和苏联保持一致。同时,一批西方殖民地也纷纷独立,他们虽然没有建立共产政权,但是出于对西方宗主国、殖民主义的憎恶,在政治和思想上同情苏联,外交上也倾向于苏联。这样,苏联曾经有几十个盟友,按照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是核心成员,包括十几个加盟共和国,冷战后成为独立国家。

其次是卫星国,包括东欧七国,也就是华沙集团,苏联和他们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并且在政治上和共产党组织上控制了这些国家。

第三,共产主义国家,包括古巴、阿富汗、蒙古,越南,老挝等,大约二十个国家。

最后,外围成员,大约三十个,这些国家和苏联的关系相对松散,但是都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支持过苏联。例如印度、伊朗,叙利亚。甚至包括美国后来的的盟友以色列,也曾经在建国初期靠拢苏联。

中国的盟友

对比以上苏联的四类盟友,可以看出两点。首先,中国的盟友很少,只有俄罗斯、朝鲜、巴基斯坦、缅甸等少数国家。

其次,更重要的是,中国没有自己创建的一套思想体系,也就没有可靠的盟友。从意识形态上讲,中国表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和朝鲜有良好关系。但是,因为中国同时实行一定程度上的资本主义,和朝鲜的意识形态也存在着某种差异,再加上中国需要考虑和韩国的关系,因此中朝关系并不和睦。至于和俄罗斯的关系,这只是一种暂时的、互相利用的关系。考虑到中俄历史上的恩怨,以及冷战期间中国靠拢美国、对付苏联,中俄双方都有心理上的隔阂。

总之,按照苏联盟友的标准,中国的盟友只能算作第三类、第四类。相比之下,美国的盟友众多并且可靠,因为美国是国际关系的老玩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建立了一套以美国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军事体制, 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几百个军事基地。为了说明这一点,首先介绍一点国际关系史和美国对外关系史。

美国对外关系史:利益与价值观

美国外交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维护国家利益,二是推行美国价值观。首先谈利益,为了利益最大化,美国采取功利主义的、灵活的态度,在历史上一贯如此,不妨简单回顾一下美国建国过程。

先说历史背景。1648年欧洲国家签定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建立了国际法的基础,标志着现代国际关系的框架形成。从此,西方国家成为现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玩家。和欧洲相比,美国是世界舞台的后起之秀,但也不甘落后,甚至后来居上,手法相当老练。

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就深知怎样利用英法在北美争霸的矛盾,获取自己的利益。从1754年到1763年,英法开战,美国站在英国一边,共同对付法国和印第安人的联盟。法国失败后,1776年,美国矛头一转,挑战英国,并且同时拉拢法国,似乎忘记了刚刚和法国打过仗。有趣的是,法国选择名义上中立,实际上暗中支持美国。这样,美国战胜英国,获得独立,这个初生牛犊,在两个老牌帝国之间游刃有余。以上仅仅是粗略介绍,省略了具体的外交手段。但也可以看出,美国历史上务实、灵活的外交手段。

独立后,十九世纪中,美国发动两次战争,从西班牙夺取佛罗里达、古巴、菲律宾等。又发动墨西哥战争,获取从德克萨斯到加利福尼亚的大片土地。

同时,用“购买”的方式,从法国购入路易斯安那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路易斯安那州);从俄国购入阿拉斯加;并且通过白人移民渗透,巧妙地获取夏威夷,奠定今天的版图。

美国外交的另一个特点是价值观,随着历史的进步,不单纯追求利益,与之并存的是推行民主自由、人权等。从一战后逐渐开始形成,二战后成熟。这种特点可以追朔到十九世纪的“进步”主义的世界观。当时的美国人认为,美国代表了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有义务帮助其他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当然,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和基督教福音派以及当时流行的种族主义、殖民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当时的美国人认为,帮助白人之外的种族,是白人的义务(White man’s burden),付出了很大努力,这也是事实。

总之,价值观贯穿了美国的外交史,尽管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

相比之下,中国的外交似乎只追求利益,忽视价值观。在利益的驱动下,一方面可以和各种国家、团体建立关系,另一方面,也缺少真正的盟友。在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可能玩弄两面三刀,甚至落井下石。

纵观现代国际关系史,如果说美国是老玩家,中国则是个新手。1840年后,才开始系统地和西方打交道,并且长期处于弱势。这造就了中国人两个特点。一方面,内心的屈辱感和自卑感并存。另一方面,表面上表现出强硬粗暴的态度。这两点看似矛盾,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

美国的盟友

回到中美冷战,观察美国的盟友,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首先,从冷战时期到现在,美国形成了一批长期的盟友,超越了临时的互相利用。再把目光放长远一点,美国的某些盟友,例如英国、加拿大、法国,可以追述到一百年前、甚至二百年前。

其次,美国的盟友包含大多数民主的、先进的国家,综合国力强。

第三,美国的大多数盟友具有可靠的历史文化基础,例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欧国家,不单纯是利益交换。

第四,非西方文化国家中,美国和某些盟友具有相同的民主价值观,例如以色列、日本、韩国等。没有共同价值观、主要基于利益交换的国家,例如沙特阿拉伯,本文不把他们看作美国的盟友。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看待中国的盟友,中国就会失去几乎所有的盟友。

冷战失败的可能结果

基于对苏联的观察,很多人都预测中国会败给美国,中国将分裂成多个国家。我们不能预测中国将来一定如何,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历史上的先例,我们可以预测七种可能的情况。

首先,名义上保持一个中央政府,实际上地方势力割据。从历史上的藩镇、到民国时期的军阀,不乏其例。

其次,国家基本保持统一,但是陷入内部混乱,例如某些王朝末期和文革时期。

第三,没有大规模内乱,表面祥和,但是社会经济长期停滞、人民贫穷。

第四,类似于王朝更替,现在的政府被推翻,另一个专制政府上台,实质上换汤不换药。

第五,也是最好的结果,中国实行新的社会制度,融入西方民主国家,彻底造福国民。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第六,国家分裂成几个小国,各自发展,互相良性竞争,人民安居乐业。

最后,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国家四分五裂,互相争斗,人民遭殃。

在所有可能性中,最大的可能是第三种,国家表面上维持统一,没有分裂,但是领导层内部矛盾严重。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民生凋敝。这样的状况持续一段时间后,新的领导出现,重新调整政策。

结语

美国建立了一套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且获得所有民主、先进国家的支持。中美冷战中,在军事方面,中国可以得到俄罗斯一定程度的支持。经济方面,中国将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单独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美国相比,中国的盟友较少、国力较弱,中方阵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基础。同时,中国的外交经验较少、心态也欠成熟,冷战的结局是可以预料的。至于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前途,则不太明朗,整体而言,不容乐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So stupid.

新燕山夜话 回复 悄悄话 博主鼓吹的“价值观”,在川普眼里一钱不值。川普眼里只有利益,而且是绝对的“美国第一”的利益。欧洲加拿大日本韩国至少表面上,还是与美国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吧,可是川普收割他们韭菜的时候毫不手软。就凭这一点,我就赞成川普再连任一届,把西方这个“价值同盟”彻底搞散。
简单一点好 回复 悄悄话 “ 中国的外交似乎只追求利益,忽视价值观。”高见! 中国如果在这方面有突破,第一强国非它莫属。套用网友语,就是要从穷人变成富人,还将变成绅士。
初春时节 回复 悄悄话 如此生搬硬套,很可笑啊。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十年左右见结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