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语,一位美国华人心脏科医生的行医笔记
34.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之华法林
前面一篇文章说到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联系和区别。今天开始来一个本草系列,说说我们在北美常见的花花草草,通过这个系列,大家来识别一些自家院前院后的花草,也借此来谈谈现代医学是如何从传统医学的“神农尝百草”进化到治病救人的演变过程。很多故事很有启发意义,每个故事都是一段前人尊重科学保持开放思想不断把医学推向新高度的例子。
这个系列是怎么开始的呢?话题要追溯到新冠疫情期间,当时很多活动习惯被迫改变,我一直参加的集体球类活动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徒步远足(Hiking)。在2020年到2021 年的一年多时间,几乎把西雅图1.5小时车程内的所有州立公园全部走遍,饱览大好河山,也是一件快事。平时每天傍晚,和内人会在小区散步,“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欣赏邻居花花草草的变迁,也是一件乐事。
话归正题,今天先来说说著名的华法林(Warfarin)。
饭后散步中,看到一家邻居在街边的荒地上铺上土撒上草籽做绿化,邻居告诉我们这是三叶草(Clover)。每晚走路经过,看到那些小草慢慢成长,直到如今的郁郁葱葱。
中国人看到好东西都会联想到吃,我也不例外。这个三叶草像极了小时候在苏州吃的美食“金花菜”,看到邻居家有这么多的“金花菜”,是不是直流口水啊。
回家网上做功课,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
此三叶草非彼三叶草。我们看到邻居家种的三叶草又名车轴草,小叶呈倒卵形或圆形,中央有灰色V形状斑纹。而国内的“金花菜”是苜蓿草,叶子多为圆形或倒卵形,无灰白色V形斑纹。此两种相似植物都是三叶草,属于豆科植物,富含蛋白质和钙磷矿物质,车轴草是畜牧的好饲料(不是给人吃的),金花菜则是苏州一带的美味菜肴。
下面开讲故事。
前面说到,新鲜的三叶草一直是北美农场主给牛羊的良好饲料,营养丰富的三叶草使得羊肥牛壮。上世纪20年代,农场主们发现牛羊吃了秋末腐败变质的三叶草后,经常会出现出血不止甚至死亡。加拿大兽医Frank Schofield经过调查后,在1924年发表文章,称这种现象为“三叶草病” (sweet clover disease )。
为揭开这个秘密,各路科学家大显身手。来自威斯康星州的化学家Karl Paul Link在1940年从发霉的三叶草饲料中分离出具有抗凝血作用的物质,命名为“双香豆素” (dicoumarin)。单香豆素没有毒性,在腐烂变质时真菌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双香豆素,它的分子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能够和维生素K竞争,干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从而起到抗凝作用。Link的工作受到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WARF)的资助,因此,他把这个提取物命名为WARFARIN(华法林),前缀来自WARF,后缀来自香豆素ARIN。
华法林一开始不是作为药物使用。1945年Link开始做华法林的毒鼠药研究,在1948年Link成功开发新型老鼠药,华法林,它对老鼠毒性强,药味香,对人畜伤害少。华法林成为当时划时代的著名老鼠药品牌。
时间来到1951年,一名美国士兵服用华法林企图自杀,出现大出血,医院使用维生素K抢救后,完全康复。这个事件给了医疗界一个提醒,华法林可以安全用于人体对抗凝血,如果过量,维生素K是很好的缓解剂。当时世界上的抗凝剂只有肝素,而且需要注射使用,没有口服抗凝剂。
1954年,美国FDA批准华法林作为抗凝药使用。1955年,美国总统艾生豪威尔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服用了华法林进行口服抗凝治疗,效果很好,让华法林名声大震,从此,医疗界进入口服华法林时代。
华法林的使用需要注意剂量的调整,过多有毒性,过少不起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华法林使用者需要经常监测血液凝血INR指标,一般开始时每周测一次,平稳后每月监测一次。
2010年美国FDA批准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Dabigatran,之后陆续有新研发药物加入,目前美国市场上有五种NOAC药物在使用,dabigatran,rivaroxaban,apixaban,edoxaban 和betrixaban。这些药物使用更方便,不需要监测血液浓度,不需要日常饮食控制,抗凝治疗进入后华法林时代。
结束这个故事之前,让我们再回到三叶草的话题。在西方国家,长有四瓣叶的三叶草代表幸运,因为这样的三叶草只有在伊甸园中才有。扑克牌中的梅花就是代表幸运的三叶草。大家在你们自家院前院后找找看,是不是有幸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