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89)
2008 (32)
2013 (21)
2015 (83)
2016 (117)
2017 (90)
2018 (70)
2022 (53)
在《白发苍苍,眼神依旧清澈》一文中,介绍了两位美丽一生、智慧坚强的女性。由此想起我曾经在生活中遇到过的一位知性美丽的女子,她是我的教研组长尤老师。
我也曾经写过一篇《我的同桌是大美女》。陈同学巴掌大的瓜子小脸,一双又黑又亮流盼生光的大眼睛,红润的樱桃小口,扇子般的天然长睫毛,确实很美。不过,陈同学人高马大,皮肤略粗糙,那时还是个高中的孩子,并没有尤老师那般优雅的风韵。
初见尤老师,就惊为天人。有一次系里开教工会议,她坐在我的侧前面,我细细地看她,发觉她真是无一处不美,而且美得极为精致。她纤柔苗条,凝脂般白润的肌肤,仿佛吹弹得破,一管秀挺玉鼻,雕像般精致无瑕,眼睛黑亮清澈,如一潭幽深的泉水。
这么美的尤老师,原来是影星尤嘉的妹妹。
陈同学是影星陈思思的远亲,而尤老师是尤嘉的亲妹妹。这是尤嘉的照片。尤老师要比尤嘉清瘦许多,美得更为知性。
那些影星,在银幕上可能并没有那么惊艳,可是看见她们亲戚的美貌,我想影星如果在生活中,一定也是美得让人惊叹的。
说到尤嘉,并不是那么出名的演员,当时比较有名的一个电影,也是文革后重新又上映过的,叫着《枯木逢春》,她演主角苦妹子。这部电影由郑君里导演,上官明珠也在电影里出演。
尤嘉原名尤赐圻。我们的尤老师也有个类似的名字,因为跟尤三姐音似,我们常叫她尤三姐。
尤老师是我们教研组的组长,说起话来温言细语,但也很有决断性。她的丈夫也在我们教研组,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戴一付浅色秀琅架,看上去比尤老师年轻,话不多,但有时会有点搞笑,有时又有点任性。
他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又在一个教研组工作,真正是形影不离的恩爱夫妻。
同组的老师告诉我,尤老师的丈夫比她小一岁,但是他家里是上海相当有名的大户人家。上海人有时蛮讲出身的。记得有个朋友找了个老婆,虽然长相漂亮,但学历略低。朋友一再跟我们强调,他老婆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这个老师也告诉我,尤老师太操心了,家里家外都是她在操劳,所以有点显老。
那时我刚刚留校,除了我的导师和师兄们,其它的老师也都不太熟悉。
每天中午的时候,其它教师都在学校附近有宿舍,我因为是本地人,也没有分配宿舍,就呆在办公室里休息。有一天,我趴在办公桌上睡完午觉,醒来一看,脸上突然冒出许多红色的疹子。那时年轻,爱美,自是当着了不得的大事。去看医生,医生也不是很清楚这些疹子到底是什么。我母亲是一个很仔细的人,便就当作了麻疹来处理。
母亲说一个月不能吹风,不能晒太阳。我便是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尤老师也非常宽容理解地准了假期。一个月还差几天的时候,有一个技术成果鉴定会,我必须参加。我的导师专门派了一辆面包车来接我。我的导师对我一直特别好,跟父亲一般。尤老师看见我,仔细打量了一番,说你这一个月足不出户,皮肤变得好白嫩了。
哈哈,可还是比不上尤老师,永远都那么白皙的肌肤。
那时我们一共有两个研究生留校,另一个女孩子非常能干,性格又好,马上就跟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打成了一片。我性格木衲,又带着几分清高和羞涩,跟人交往很显被动。有一次教研组评比会,一位不熟悉的老教师就说我应该向那个女孩子学习。尤老师就说,每个人性格不同,没有必要大家都一个样子。哈哈,她这么美,说什么都是对的:)我的导师也一直都很护着我,就称赞我课上的好,科研有成果。后来那个不熟悉的老教师也给我想出一个实在不能算是优点的优点,说植树的时候,看我穿了双皮鞋,以为我是来参观,没想到我还很认真地种了好几棵树。
其实他们说的都有道理。我做教师的时间并不长,性格也内向,再加上当时一心想出国,有些心不在此,跟各位老师的交往很少,就是跟组长尤老师的来往也不多。因为忽然想到我生活中遇到的真美人,就想到了她。尤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美丽智慧,不卑不亢,我想她一定也是一个会美丽到老的女人。
最后,顺便再多介绍一下她的姐姐尤嘉。下面从网络资料编辑整理:
尤嘉原名尤赐圻,原籍江苏无锡,出生于湖北宜昌。五个孩子,排行第三。
她自幼喜爱文艺,在汉口圣罗以女中附属小学读一年级时,曾参加童话歌舞剧《人鱼公主》。读到小学三年级时,随家人迁居上海,入愚园路第二小学读书。
在上海第三女中读书时,参加了学校的话剧队和上海市学生艺术团,演出过小话剧《雪女王》,独幕剧《破旧的别墅》、《我们一家人》,独幕歌剧《三月三》等。
1958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师范学院体育系。她在体育学科内的成绩非常优异,曾被定为一级体操运动员,二级田径运动员,三级球类运动员。
1960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决定将同名话剧《枯木逢春》搬上银幕。经过一番运筹,摄制组成立。按照制片的常规,各种工作都在同时进行,最令人关心的演员,也基本确定下来,唯有苦妹子的扮演者,一时还没有选定。
就在这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时候,上海市大学生文艺会演开始了。《枯木逢春》副导演钱千里,演员智世明,一起来看演出,在他们观摩的多台节目里,一下子把视线停留在上海师范学院代表队演出的诗剧《毕业之前》上面,最后把目光集中在尤嘉担任的女主角身上。
尤嘉被选用,并不在于她在表演技术上的深浅,而是她的形体与气质。导演郑君里感到尤嘉的原名尤赐圻,观众不易记住。因此,他和美工师韩尚义把尤赐圻原名改为艺名尤嘉。后来在影片《枯木逢春》里,她扮演的苦妹子,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有些观众,曾经热情地将她称作苦妹子。
《枯木逢春》是尤嘉跨进影坛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她开始为观众逐渐所熟悉的成名之作。
1962年又在影片《大李小李和老李》中饰演长辫子姑娘,她扮演的书店营业员一边甩辫子,一边教大李广播体操的场景,成为新中国喜剧电影最搞笑的经典桥段之一。
1963年她在影片《蚕花姑娘》中饰演陶小萍。这个人物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1964年她参加拍摄强明导演的影片《牛府贵婿》,影片还没有完成,就下乡参加“四清”活动。就在她的艺术创作蒸蒸日上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她便被当作“修正主义苗子”被抛弃于银幕之外。“文革”后,又拍摄过《东港谍影》、《她俩和他俩》、《不平静的旅程》、《夜明珠》、《神奇的剑塔》等影片。还在话剧《上海屋檐下》中饰演宝珍。拍摄过《永不凋谢的红花》、《小裁缝》、《盼望》等电视剧。此外,她还是一位诗歌爱好者。在朗诵方面更为见长,经常接受邀请到电台朗诵诗歌。
她的丈夫是复旦大学物理系教师,家庭生活十分幸福。1985年退出影坛移居香港。
他父亲是个工程师.不主张从事文艺工作,因此.她的姐姐和妹妹们后来都搞了理工或技术。
枯木逢春我好像也看过, 不过小时候没怎么注意演员。
沫沫文笔不得了,把人物写活了,好像看到了美丽的尤老师。
--------------------------------------------------------------------------------
这年头,必须是非常懂行的人才会知道《永不凋谢的红花》这部由向梅主演,讲述张志新的电视剧。
同意水沫说的,其实影星在银幕下更漂亮。我记得有两个朋友分别见过生活中的银星: 沈丹萍,高英,当时都说美得亮眼,找不出缺点。但在电影里她们并不是最出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