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先秦-李耳-道(上)

(2023-03-15 23:17:37) 下一个

前世今生。

我的这个【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的前面的文章都是贴在自己的博客和笑坛。

其实,这个系列,并不符合笑坛的主题。为什么还贴在那呢?

因为笑坛是我玩得最久的地方。那儿的人熟。名字看着亲切。

只是,再熟的人,走着走着,走着走着,慢慢地也会走出生疏感。不是他们和她们的问题,是我变了。插科打诨了好几年,想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书。

我很少来走廊,来也只是潜水看看。

以前走廊还有几个熟知的人,后来,就只剩下陶三了。就变成了来看他。

再后来,发现他也没消息了,一搜,才知道他封笔了。到油管上看看,好几个月没有更新。呵呵,陶三哥,求道难,但是,传道更难。

深有体会了吧?心灰意冷了吗?

星云和洪志这种不学无术之辈可以创立人间伟业,布袋和尚却沿街乞讨。翡翠埋于泥土,是人间常态。世人无明,怎么办?教化他们。教化不了,怎么办?继续教化。

能者多劳。谁让你能呢?

这一篇,讲《道德经》前二十七章。不是来砸场子。一来,你把自己的场子放弃了。二来,以我对道家的浅薄认知,只能是讨教,被你砸。哈哈哈。若换成释家,就是我砸你。

 

在繁忙的走廊, 寻一个角落,席地而坐,煮两杯清茶,想与陶兄坐而论道,望不吝赐教。

这三篇写《道德经》的文章,是专为陶兄所作。

走廊的过客,如有兴趣围观,欢迎之至。若有兴趣一起坐而论道,不胜欢喜。

无神论者,心胸容不下其他宗教的宗教人士,就不必留步了。

 

老子,姓李名耳,字,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陈国苦县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由此可见,伯阳兄和仲尼兄是同时代的人物,早生与墨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

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共八十一章。

 

《道德经》第一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

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开宗明义,我个人是非常赞同这一篇的。为什么?

它非常契合佛家的“不可说“,“非有非无“,”有无俱遣“。

凡是说出来的,都是名相,即是名相,便是一时。故,非常道,非常名。而天地万物,都在有无之间。有和无,是两边。所以天地万物,都生于两边。

有了两边,便坠轮回。而若要成道,必须去除两边,去除有无。这一句,是区区在下的铁口直断,并没有出现在伯阳兄的第一篇里,晚生先摆在这,继续读伯阳兄的大作。

 

《道德经》第二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在第二篇中,伯阳兄更详细地阐述了相对的概念。

美恶,善于不善,有无,长短,高下,前后,都是相对的概念。

伯阳兄认为,圣人应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也就是说,要顺其自然,无需刻意行事。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在佛教,佛在《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弗居, 是无住的意思。伯阳兄这一句,当为,因为无住,所以无失。这绝对是至理名言。无所住,便无所执,便无得亦无失。

到目前为止,伯阳兄所说的,与释迦摩尼说的,毫无二致。

但是,无分别,非有无,离两边,还只是近道。

如果把道比作地基,这些,算是到了地下室,离地基一线之隔。但还不是地基。

我已经兴致勃勃,无法自己,要一探道教的究竟。

 

《道德经》第三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释迦摩尼说法,是入世法中夹杂着出世法。

他说的法中,只有《心经》没有一丝一毫的入世法。《金刚经》算是排名第二的上乘佳作,但也有虎头蛇尾之嫌,因为也夹杂了入世法。

正因为总是掺沙子,给后世的弟子造成了无尽的困扰。

我常常批评佛,说着说着就跑题了,佛是很糟糕的老师。

伯阳兄的第三篇,我也要批评他,跑题了。

君王圣人如何治国,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墨家已经说了一大堆了,还有其他的诸子。兄乃求道之人,何必凑这个热闹。一门心思说出世法不好么?

 

当然,有人说,既然在人间传道,说入世法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我当然同意,就算是释迦摩尼,他也要每天出门化缘,否则他也会饿得头晕眼花。

但我以为,宗教与哲学的根本区别,就是宗教要解决生死问题。也就是说,宗教的根本在出世,入世法修得再好,也还是一个俗人。而哲学,比如儒家和墨家,就只有入世法,没有出世法。所以,宗教是涵盖哲学的,宗教在哲学之上。

但是,作为一个得道的宗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入世法,也就是哲学的部分,与出世法,真正的精华部分,区分开来。

 

伯阳兄的“无为”,很像佛家的“随顺”与“无修之修”。

但是,到底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我还无法判断,只能继续往下读。

无为,如果是刻意为之的“圣人之治”,那就是有为。因为这样的无为,是为了达到“圣人之治”这样的效果,那就不是“无修之修”。

真正的“无为”,不是为了达到某个效果的有意为之。

真正的“无为”,或者说“无修只修”,是得道之后自然表现。

 

《道德经》第四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佛家弟子,人人想知道的,就是佛是什么?

到家弟子,想必人人想知道的,是道是什么?

伯阳兄说,道可以用,又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不知从何而生,比天帝还早。

小弟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佛是什么?恒在。既然恒在,必然无边无际,必然无生,必然无灭,一切的个体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既然是个体,就有边有际,就有生,就有灭。

佛家说,无边无际。

道教说,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毫无区别。我们生存的宇宙,难道不是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天地万物,就产生于这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空中。

在这无边无际的空中,不仅有天地万物,还有生命。

佛家称之为“有情”,或者“佛性”。

性在何处?性在用。

到家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伯阳兄,厉害!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虚空,不是死的,而是活的。

因为是活的,所以可以用。

如果宇宙之中,只有“无情“,只有无生命的万相,就不存在”用“。

 

我在前面说《道德经》第二篇的时候,讲这第二篇还只是到了地下室,还没有到达地基。

这第四篇,伯阳兄已经到达地基了。他,抓住了宇宙的本质。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伯阳兄是一位得道的佛。或则,按道家的说法,大罗金仙。

佛也好,仙也罢。这些都只是一个名号。

伯阳兄,已经生死解脱了。

伯阳兄是和孔仲尼同时代的人物,由此可见,他比释迦摩尼还是要晚生几十年。而佛教,直到东晋才传入中土。所以,伯阳兄是当之无愧的中土得道第一人。

 

在道家,有“老子化胡”的典故。

道家,有“三清”之说。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而伯阳兄,是太上老君在人间的化身。这个当然是后世弟子的神话传说。佛家也有许多这样的神话,什么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

道家的三清,其实对应的是三祖。

道家起源于轩辕黄帝。他留下了骑龙成仙的传说,所以是始祖。

皇帝隔得太远,也没什么文字记载。伯阳兄系统地阐述了道,于是成为道祖。

到后来张道陵创立了方士团,就好比是佛教的僧团,于是成为教祖。

道家最开始只有太上老君,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传播很快。两教有很大的竞争压力。佛家除了有释迦摩尼佛以外,还有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太上老君势单力薄,于是,道家推出了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伯阳兄只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一个化身。

而且,当年伯阳兄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到了你们天竺,化身成了你们的释迦摩尼。

呵呵,这一下把佛弟子气得够呛。

不过,从《史记》上来看,伯阳兄生于释迦摩尼之后八九十年。

所以,“老子化胡”是不成立的。

宗教,总是有传教的压力,要多收门人弟子。

后辈弟子瞎逼逼神话祖师爷的事,各个宗教中比比皆是。佛教也不例外。有传说,耶稣去了天竺,学习佛法后回去,改了改,揉入自己的创意,就成了基督教。呵呵。

 

哎,这有什么好比的。

所有的求道之人,根本的,唯一的目的,就是生死解脱。

生死解脱了,就是仙,就是佛。

生死解脱了的张三李四,难道还有高下之分么?

没有生死解脱,祖师爷再牛逼,和你有毛线的关系?你依然是一个凡夫俗子。

 

读一本经书,不管是道德经,佛经,还是圣经,其实不需要读完。

从验证的角度,只需要几句话,几个闪光点就可以了。

《道德经》有九九八十一章,小弟读完前四章,就已经可以断定,伯阳兄已经成就大罗金仙的果位。或者,用佛家的话来说,已经像释迦摩尼一样,开悟成佛。我不是道家弟子,老实讲,这是第一次读《道德经》。但我要对伯阳兄行五体投地之大礼,小弟对所有悟道之人,都五体投地。

 

《道德经》第五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我在上面说了,从验证的角度,其实无需再看。

不过,我这一篇文章,是为了要和陶三哥坐而论道。

陶三哥是道家弟子,不但在本坛,而且在油管上讲解《道德经》。既然是坐而论道,就必须要把整本《道德经》说完。如此方能显出向三哥请教的诚意。

陶三哥不但精通道家,同时也对佛家和婆罗门涉猎极深。

小弟对佛家学说花了不少功夫,对道家却是门外汉。所以,伯阳兄的这八十一章雄文,一定要细细品读。所以,这一篇读后感,会很长,希望不是懒婆娘的裹脚布。

这么长的文章,可能会对其他读者产生困扰。

如若不喜,可以就此打住了,呵呵。

我这一篇文章,是专门写给陶三哥看的。

 

这第五章,非常有意思。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佛是慈悲的吗?》。

呵呵,从人间佛教的角度,从入世法的角度,佛,当然是慈悲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台湾的佛光山,法鼓山,和慈济。然而,从道的角度,从出世法的角度,从生死解脱的角度,从本来面目的角度。佛,是没有慈悲于不慈悲的。

为什么?

本不善恶,本无两边,何来慈悲与不慈悲?

伯阳兄的这一篇,正是此意。赞!不过,其表述方面,还是有破绽。

伯阳兄说,“不若守于中。”

没有两边,又何来中?

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

其实,凡有言语,便落两边。故不可说。我挑出伯阳兄的言语中的破绽,是我苛求了。

 

《道德经》第六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谷神,是伯阳兄用的名字。

释迦摩尼用的是佛性。

谷神不死,用之不堇。 厉害!伯阳兄当真是悟的通通透透!

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达摩曾经说过“性在作用”。

佛性,无所住。如果一定要问性在何处?性在用。佛家道家,对最根本的道,对本来面目,认知完完全全地一模一样。

 

《道德经》第七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也就是恒在不死,也就是佛家说的无生无死。

宗教,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生死问题。

这世上,任何生出来的东西,都不可避免地会死。所以,要不死,唯一的可能,就是无生。伯阳兄一针见血地指出,“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呵呵,《道德经》真的很像《金刚经》,常常说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话。

《金刚经》里释迦摩尼常用的句子格式就是“佛说什么,既非什么,是名什么”

弄得大家云里雾里。

但是,真正悟道之人,读到这些文字,就会佛陀捏花,迦叶微笑。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一段非常好理解。前两句中的第二个“身“字,就是佛家”法身“的意思。第一个”身“字,是指肉身。不住肉身,也就是不住相,才能成其道。

 

《道德经》第八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看来,伯阳兄教学,喜欢用“水“来比喻。

释迦摩尼喜欢用“空“。当然,后来的藏传佛教也用”水“,比如”比卢遮那性海“。

无论是用“水“还是”空“,想表达的,都是无边无际包含一切万物。

伯阳兄这一段,属于出世法与入世法并教。

“不争“,从入世的角度,当然可以理解为大度。但是,不要忘了”故无尤“。尤是个通假字,同”忧“。争,是为了什么?得失。忧,是为了什么?得失。

僧问:“何为顿悟?“

曰:“悟无所得,顿断烦恼。“

其实,争也好不争也罢,本无所得,本无所失,亦无烦恼可断。

所以,不是说如果“不争“,就不会有忧愁。而是没有得失可争。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做到真正的”不争“与”无忧“。

伯阳兄明显的就是这个意思,表达上,略显不清晰。

同样的话如果是释迦摩尼来说,他会说:“佛说不争,既非不争,是名不争”。呵呵。

 

《道德经》第九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呵呵,我刚刚在第八章的时候说了无得无失,伯阳兄的第九篇就讲到了同样的话题。

这世上一切的可见之物,都是不可长久的。

用佛家的话,叫“一时“。所有相,都有”生,住,灭“三个阶段。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是什么意思呢?

舍身,才能功成,才是天之道。老话说得好,舍身取义。身是什么?相。

伯阳兄说,“上善若水”。

释迦摩尼说,“性若虚空”。

上善也好,佛性也罢,名字而已。水和虚空,都不是可数名词。也就是说,道,不是个体,不是一个一个可以数的个体。个体是有边际的。只要有边际,就有生死。生死就是两边。

要跳脱生死,就必须是无边无际。若水,若空。

 

《道德经》第十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伯阳兄在第九章里说到,“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在第十章,他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也即是说,魂魄与肉身,能分离么?或者说,感知与肉身,能分离么?

伯阳兄在这里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这一章的后面几句,他有点跑题,跑去讲如何处世如何修行去了。希望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能读到伯阳兄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道德经》第十一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章非常犀利地阐述了有无的关系。

伯阳兄分别有车毂, 陶器,房子做例子,来说明没有空, 有是没有办法单独存在的。

比方说,没有广阔无垠的虚空,太阳地球是不可能存在的。无中生有,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个贬义词。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万物,大到星球,小到花草,很久以前,都是没有的啊,都是从无中生出来的。

而最终,也都会走向消亡,无,有,在回到无,然后又生成新的东西,如此轮回不朽。

那么,这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有恒在的东西吗?

我们继续读《道德经》。

 

《道德经》地十二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一段非常类似佛家的六根与六尘。

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许多的佛弟子认为修行就是要断绝六根与六尘,于是便不会着相。久之,得心神宁静,不为外相所迷,修成正果。伯阳兄这一章,也是如此的意思。

差评!

“故去彼取此。“ 呵呵,短短五个字,错错错错错。小弟也给个五个字的评语。

彼此,就是两边。去取,就是目的性很强的取舍,动得一塌糊涂。而道,如如不动。

对钝根之大众,用此渐修之法,当然无可厚非,也是不得不为之。

然小弟知道,去彼取此,是永远成不了大罗金仙,成不了道的。

 

《道德经》第十三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哈哈,上一篇给了伯阳兄差评。这一篇要赞!

这一章说的就是无我。

任何的得失,必须要有一个载体。得失,必须要作用在某个载体上。

没有载体,就没有得失。

得失也还,生老病死也好,受的载体,就是我们的肉身。

若无我,就无得失,就无生老病死,就生死解脱。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算是近道了。

 

《道德经》第十四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三章,我给了伯阳兄一个赞。

这一章,赞赞赞赞赞,给五个赞!

如果说,上一章的无我,算近道。这一章,就是道。

大罗金仙是什么?佛是什么?

不可说,不可见。无始无终,无形无相,无前无后,恒在。

为什么不可说?开口即失。

为社么不可见?本来无相。

不要被什么“夷“,”希“,”微“,这是名词所迷惑。你用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可以。这一章描述的,就是道。它明明白白地阐述了什么是道家的”仙“,或则说佛家的”佛“。

 

《道德经》第十五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修行,一定要先悟道,否则,就是盲人摸象。

这也不能做,那也不敢干,又如何能得真正的清净。

而真正得道者,不求得道,因为不求得道,所有得道。

哈哈哈,小弟忍不住要仰天大笑。这是释迦摩尼的口头禅啊。我在读《道德经》之前,一直以为这种貌似自相矛盾的说法方式是他个人的专利。

伯阳兄的这一段,释迦摩尼把它浓缩成了六个字,“佛,非佛,是名佛。“

 

《道德经》第十六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佩服佩服!

我把这一段的闪光地列出来。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修行人要悟道,伯阳兄用了“知常”两个字。

“归根曰静“ 悟道之后,便回归根本,按佛家的话,回归本来面目。

“没身不殆。“ 得道成就之后,肉身没了,一样不殆。

呵呵,伯阳兄没说的是,不得道,还是没身不殆。轮回而已。

 

《道德经》第十七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又名《老子》。

绝大部分当时和后辈的读书人,以为和其他诸子的文章与学说一样,以治国安邦为目的,讲的也是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呵呵,伯阳兄写此书的时候,是他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归隐前。

他官不做了,要归隐了,还谈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莫非还求闻达于诸侯么?

谁见过释迦摩尼讲如何治国平天下吗?

他连太子位都放弃了,又怎会去讲这些。

 

这是一位得道者,把自己所悟的道,留给人间的一本经典。

这一章,网上许多的注释都是从治国的角度去理解。

小弟不以为然。伯阳兄实在讲修行的次第,类似于佛家的三十三天。

在我的这个系列文章中,前面已经讲过了仲尼兄的《论语》和子翟兄的《墨子》。这两位老兄讲的都是如何成为一个谦谦君子,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社会。全是入世法。

所以我说,儒家和墨家,不是宗教,只能算是哲学。

而伯阳兄的《道德经》,则是完完全全的宗教。而且是出世法与入世法并存。

 

《道德经》第十八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仁义孝慈,是儒家的学说。

善恶,是墨家的思想。

这些都是对治六亲不和,国家昏乱的对治法。

而之所以需要对治,是因为大道废,是因为众生没有悟道。

如果天下众生人人悟道,又何需仁义,智慧,孝慈?

伯阳兄的话是说得没错。不过,天下众生又如何可能人人悟道?伯阳兄的心中,想必充满了无奈与慈悲。但老兄忘了,因果恒在,所以相亦恒在。

天下众生人人悟道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儒家学说,墨家思想,这些对治法,还是有其用武之地。

伯阳兄并没有否定儒家墨家,只是支持这些对治法的前提是,没有悟道。

如果悟道了,则无需对治法。小弟要竖起大拇指赞!

 

《道德经》第十九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佛家说舍,道家说弃。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佛家怎么说呢?

佛,不以智得,不以修得,不以戒成。

佛道两家,在对道的理解上,有区别吗?没有。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只要悟道了,回归根本,就是成就。连学都不需要。道,本是天然成。

大安禅师曰:“本色住山人,且无刀斧痕。“

 

《道德经》第二十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小弟以为,“食“通”识“。母,是道的意思,相当于藏传佛家的母净光。

伯阳兄的第二十章,是抒怀,感叹曲高和寡。没有其他说教的意思。

佛家也有一位悟者,五台山智通禅师临终前写了这首诗。

“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道德经》第二十一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伯阳兄神神叨叨地在说啥呢?

在说什么是道,也就是佛家常讲的本来面目。

“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

首先,其中,其是什么?可以包含象,物,精,信。

这个“其“,这么牛,无所不包。

我们抬眼四周看看,谁这么牛?

其实,伯阳兄已经给了暗示。“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这个牛逼哄哄的“其“, 就是虚空。

天地万物以及众生,都在其中。难道不是吗?

伯阳兄的“象“与”物“,佛家统称为”相“,或则”无情“。

伯阳兄的“精“,佛家称之为”有情“。

伯阳兄的“信“,佛家也说,修行成就,从何门入?答,从信门入。首先你得信,否则,说啥也是白搭。

 

《道德经》第二十二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全,枉直,洼盈,敝新,少多,得惑。

这些都是对立的两边。

圣人抱一,我想,伯阳兄是想说去了两边的意思。也就是后来禅宗六祖慧能说的“不思善,不思恶”。不过抱一这个说法不妥。

去了二,又何来一?无边无际,不可测。

不自见。什么不自见?精不可见。

伯阳兄在上一章中讲到了“其中有精”。 象和物,是可见的。

而佛家不用“精”,用“性”字。性不可见。

 

伯阳兄再次提到了“不争”。

在什么情况下人们才会不争呢?在不受的情况下。

为什么不受呢?因为无我。

为什么无我?因为我是一时之相,本来无我。

 

《道德经》第二十三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宇宙之中,任何的实体,个体,物质的东西,都是不可长久的。

风如此,雨如此,天地人皆如此。

伯阳兄有妙观察智。

按佛家的说法,相有三个阶段,“生,住,灭”。

而众生因为执着于相,所以也有生,住,灭,在生死中轮回。而真正的悟者,得道者,却在这生相,住相,和灭相中涅槃。

于轮回中涅槃,才是天下第一高手。

什么是涅槃?

伯阳兄曰:“希言自然。“

释迦摩尼曰:“随顺。“

它不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自然,不争,随顺。而是悟道之后的自然变现。

而有意为之的人,就好像禅门公案中那位竖一指的童子,看上去和俱胝禅师没有分别,实则是天壤之别。

 

《道德经》第二十四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伯阳兄据传是楚人,应该不假。为什么?

哈哈哈,他用了一个“企“字。湖南广东的土话中,都是站着的意思。

踮着脚尖,就站不稳。

腿跨得太大,就行不快。按现在的说法,会扯着蛋。

伯阳兄这一段是说,人们往往会做一些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事。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你一眼望过去,绝大多数都是如此。

比方说,有太太怀疑先生出轨了,请私家侦探到处搜罗证据,随时监视,大吵大闹。

她的目的是怕先生出轨,想要保住自己的婚姻。

可是,行为与自己想要的结果正好相反。

这就是不智。

配偶之间,没有谁有义务陪对方白头偕老。婚姻的唯一保证是爱依然在。所以,保持自己的魅力,增进自己的学识,双方总是有共同的话题,对配偶更好,更关心体贴,婚姻自然就有保障。

 

我曾经有一位女同事,进入公司后锐意革除各项弊端,得罪了不少人。

一连好几人去人力资源部投诉她,让她很有些沮丧。

我于是找她谈话。她一开始很有些defensive.

我说:“你得改进你的交流方式。每个人的背景,教育,个性,经历都不同,对不同的听众你要用不同的方式。如果你的交流方式不对,让对方觉得被冒犯了,无论你本来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对方都听不进去。你的交流就失败了。有效交流的定义是,你的观点清晰的传达给了你选取的听众,并让对方接受了。按这个定义,你的许多交流都失败了,所以才会有不少人投诉你。”

她说:“投诉就投诉,我不怕,大不了被炒鱿鱼。我不怕找不到工作。”

我说:“当初面试你的时候,你提出了许多构想。招你进来,是希望你能在我们公司实现你的这些构想。如果因为投诉多被炒掉了,你当初进公司的目的就没有实现。这和你能不能找到下一份工作没有关系。我不否认你能力很强。不会找不到工作。但是,如果你来了半年,不但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被炒掉了,你当初加入的目的就没有实现,你就失败得一塌糊涂。”

她一愣:“我从来没这么想过。”

我呵呵一笑:“我从来都是这么想问题的,所以,我是你的老板。You can’t win all battles. Sometimes you have to let the others win. So, choose your battles.”

 

呵呵,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就开始说教。

我常常提醒自己不可好为人师,可有时还是犯这毛病。

但伯阳兄说啦,智者是不会这样的,行为与目的是一致的。

这第二十章,说的是入世法。

每个人的为人处世都不同,所以,你无需同意。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好。

 

《道德经》第二十五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善哉善哉。

佛家常讲“不可说”,或者“开口即失”。

为什么?绝不是故弄玄虚。

任何的文字,都有一个定义,代表一个意思。既然有定义,就有边界。

符合定义的为内,超出定义的为外。

看到没有?任何的文字都有内外,也就是说,都有两边。

而伯阳兄的“道”与释迦摩尼的“佛性”, 是没有两边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宇宙,这虚空,有边么?没有,没有两边,连一边就没有。它不是个体,也不是整体。

它根本就是无边无际。

 

伯阳兄勉为其难地用“道”来表述。但强调是“强为之”。

释迦摩尼勉为其难地用“佛性”开表述。但强调“本不可说”。

伯阳兄描述的“道”,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这个道,它恒在不变。它可以周行而不灭。它是万物之灵。

一个恒在不变不灭的,超脱了生死的,可以去任何地方的万物之灵,就是道。

我可以百分之一百的确定,伯阳兄的道,就是释迦摩尼的佛性。只是名字不同,表述略有差别而已。伯阳兄说,得道者成仙。释迦摩尼说,见性者成佛。

 

伯阳兄的“道,天,地,人”是一种修行中的层次。

释迦摩尼用四圣六凡十法界,并更细分为三十三梵天。他没办法,不敢公开反婆罗门。佛教借用了许多婆罗门的教义。 释迦摩尼在自立山头前,本就是婆罗门弟子。

 

《道德经》第二十六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伯阳兄喜欢用比喻,应该是为谆谆善教的长者。

万乘之主,就是在上一章中的“道”。

道之所以超然,是因为无论你如何行,都不离根本。

在佛家,有“无修之修”之说。一个明心见性之人,就算是释迦摩尼,就算是伯阳兄,每天也会有许多头疼的事要处理,要吃喝拉撒,会头疼脑热。

得道之人,一样会同凡夫一样,有各种烦心的事。

但只要不离根本,时时回光返照,便“燕处超然”。

得道之人,是不会因为肉身之得失而忘了根本。

 

《道德经》第二十七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伯阳兄这一篇讲的是根器。

学一门手艺,资质是最重要的,勤奋当然也很重要。

悟道也是如此。古往今来,求道者如过江之鲫。得道者,则金鳞罕遇。

话虽如此,但如果不朝这个方向努力,再大的根器也没用。

 

《道德经》有八十一篇。一篇文章很难写完。就算写完了读起来也很费劲。

我想,就做上中下三篇文章吧。

在以前的文章中,尽管同样是写我选中的,我认为玉树临风的那些男人们,我从来没有把他们的雄文一篇一篇地列出来细写。都是摘录。

但伯阳兄不同,《道德经》不同。更何况还有陶三哥在。

其他的可以是诗家,词家,赋家,思想家,哲学家。他们是尘世中的玉树。

而伯阳兄,是尘世之外的仙。

与陶三哥论道,必须要虔诚,做足功课,否则,会被他打脸打得很难堪。

哈哈哈。

本文的二十七篇,不是同一时间一气呵成。若前后行文有些不太连贯,见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