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路易吉》
第二章:非凡时代
针对自己对社会的各种疑问,路易吉开始搜寻社会革命之类的文章阅读。试图寻找解决世界矛盾的方法,无论是暴力和非暴力。他无所特指,只是认为,上帝赋予人类的是爱而不是仇杀。是撒旦这个恶魔始终挑唆人们的仇恨,路易吉要按照主的意旨找到这个撒旦,消灭他。
计划尽管远没有雏形,却似乎找到了方向。
路易吉是个聪明人,富家子弟,具有那个阶层年轻人的傲气和固执。如果对社会不满,他便认为自己有着不可逃脱的责任,要为人类寻求途径。后来因为身体原因而成为激发他向社会不公开战的导火索。
毕业后,根据自己的计算机的专业爱好,找到相关工作。
夏天,约着朋友一起去夏威夷冲浪。
玩得开心,突然感觉后背脊梁骨断裂般的疼痛,他以为受到鲨鱼袭击,惨叫一声。其他伙伴过了一会儿才发现他被远远拉下,而且落入水中,两只胳膊在空中狂抓。他们立即向她的方向游去,把他救回岸上。对于一向高傲的路易吉来说,这是他无法忍受的屈辱。
莎拉是他们“假期冲浪”社区相处比较长的同学,陪着他去骨科专家门诊治疗。
“你最近好像运动量过大,冲浪,徒步,打排球,没有一刻闲过。”莎拉虽然不是医生,说得确是事实。他每天几乎长在露天里,傍晚回来休息,锻炼强度偏大。
“先拍个X光片吧。”骨科医生听完路易吉的症状描述,以及莎拉的补充,决定到。
其实,他的背痛也不是今日所为,来夏威夷之前,他曾经在自己的网络账号上发表过慢性病痛对他的困扰以及他与脑雾都整的经历。
医生把X光片挂在墙上,后面日光灯透过雾化玻璃投射清晰地显现路易吉脊柱,中下部连接几个脊椎严重错位,压迫神经,才导致剧烈疼痛。
路易吉是个要强的小伙子,尽管病痛折磨,他却从来不在其他人面前有任何的抱怨。他比较喜欢的倾述方式是对着虚拟的网络与同病相怜的网友沟通。
骨科医生给他进行了脊柱融合术,使用螺钉和螺杆将两个脊柱水平融合在一起,可解决可能导致严重疼痛的错位问题。
手术似乎成功,虽然很快又开始隐隐作痛,最后竟然很难再做任何剧烈运动,他将成为一个不中用的残疾,突破了他的心理底线。
养病期间,他认真阅读研究有关背痛的书籍,例如《歪曲事实:智胜背痛产业》。
尼古拉、欧布拉所著《歪曲:智胜背痛行业》对背痛行业以及医疗专业人士和企业提供的经常被误导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批判性探索。该书深入探讨了有关背痛的普遍误解,质疑了流行疗法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作者批评了医疗机构的做法,指出所提供的许多解决方案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缺乏实质性证据来支持其主张。
根据个人经验和科学研究,作者主张采取更全面、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来治疗背痛,强调预防、教育和身体的自愈能力。该书鼓励读者质疑现状,寻求更明智的观点,并最终控制自己的健康。该书旨在使个人能够就其治疗做出更好、更明智的决定,并挑战背痛行业经常剥削的性质。
对路易吉来说无疑不是“醍醐灌顶”之作,正符合他的“悬壶济世”的大爱之心,医疗界本不应该是拦路抢劫的大盗,而是救死扶伤的高尚天使。现在已经沦为保险资本的摇钱树,令他愤愤不平。
另外一本作者为西奥多·卡辛斯基的《工业社会及其未来》。该书对现代技术社会进行激进批判,认为科技的发展不可逆转地破坏了人类自由和自然生态,主张摧毁工业体系以恢复更原始的社会形态。尽管其部分分析引发学术讨论,但由于作者的暴力行为,其观点和方法始终饱受争议。从1978年开始,卡钦斯基实施了一系列爆炸行动,造成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直到1996年他被捕。
《工业社会及其未来》是美国数学家、无政府原始主义者西奥多·卡辛斯基撰写的一篇宣言,通常被称为“个人炸弹宣言”。该书于1995年由《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应FBI要求联合发表,作为与卡辛斯基达成的协议,以期通过公布其思想来协助破案。
该书围绕现代工业技术社会的发展及其对人类自由、心理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展开批判,核心观点如下有五:
技术社会的危害:工业革命及其后的技术进步破坏了自然生态,削弱了个人自由,使人类越来越依赖复杂系统。现代社会通过官僚体制、科技控制和大众传媒,压制个体的自主性,使人类日益异化。
“替代过程”理论:由于现代社会满足了人类的基本需求,个人无法通过传统方式(如狩猎、体力劳动)获得成就感,导致心理问题。人们被迫转向“替代目标”(如职业晋升、娱乐消费)来填补这一空缺,但这些目标往往由社会系统设定,而非个体真正的自由选择。
左翼心理学批判:书中批判了“左翼主义”的某些特征,认为左翼人士出于自卑感和过度社会化,试图控制他人,并以“政治正确”的方式干涉社会运作。认为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加强集体主义,剥夺个体自由。
现代社会的不可改革性:认为科技的发展是自主加速的,任何尝试限制技术进步的努力都无法持久,最终仍会导致大规模控制。认为技术社会不可能被温和改革,而只能通过彻底摧毁工业体系来恢复自然秩序。
反抗与解决方案:卡辛斯基提出,应当放弃现代工业体系,回归更简单的生活方式。他主张采取革命手段推翻技术社会,回归小规模的、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该书因其作者的邮件炸弹袭击案件而极具争议。尽管卡辛斯基的思想在学术界和政治哲学领域引发讨论,但他的暴力手段受到广泛谴责。该宣言引起了对科技伦理、工业化影响和个人自由等问题的深入讨论,影响了一些反技术、环境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者的思考。后来,有些科技批评者、生态激进主义者将其部分思想纳入讨论,如极端环境主义和反技术哲学。
路易吉承认卡钦斯基是一个暴力分子,同时也将他当作政治革命家。书中主要五点让路易吉脑海掀起风暴,对,说中了我的心思,虽然手段残忍了点,有些滥杀无辜,可无疑是对抗强大资本的有效手段。给了他极大的启发,奠定了他与社会不公挑战的理论基础。
无疑,作者成为路易吉的精神导师,他的思想也是路易吉制造大案的动机所在。
他曾经写到:在现实层面,《旧约》承认基本的财产权,财产受道德秩序的保护,触犯者应受惩罚。“十诫”中的第七诫说:“不可偷盗”;“不可贪图人的房屋、田地、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上帝憎恶不诚实与欺诈,上帝耶和华说:“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在尺、秤、升、斗上也是如此。要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码、公道升斗、公道秤。”无论谁因其疏忽而对邻人造成了伤害,都必须赔偿其全部损失;无论谁被发现偷盗和欺诈,都必须双倍或多倍赔偿其非法所得。
他决定行动!
二
对于一个渴望过上正常生活的年轻人来说,疼痛不是小事,与患有背痛的年轻人约会和亲密接触是不可能的,路易吉的背痛非同小可。2023年8月,路易吉完成手术治疗,从网上他发出的图片看,四个长长的铆钉上下勾连三个脊椎盘,令人震惊,旁人可以想见得到他必定万分痛苦。
他的生活轨迹开始变道,有一个开朗活跃的高材生变成一个不能随便俯身的僵硬躯壳。
2023 年底,他回到夏威夷并游览毛伊岛、大岛和瓦胡岛。
他与伙伴们又唱又跳,在各处险要拍摄留念。
“喂,那儿不能站人。”路易吉发现一个公园管理人员正对着他喊到。
这是瓦胡岛,路易吉站着的地方确实有一块标志“不准进入”,观望台旁边的岩石不准站人。“对不起。”路易吉跳跃而出。
然而,面前递过来的告示让他因“非法侵入”而出庭。算是一个小小的警告,他被罚$ 100。
一切正常。
然而手术后,路易吉一直没有与巴尔的摩的父母和家人联络,这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焦急万分,到处向他的朋友同学打听,他究竟在干什么。随着日子的滑逝,她有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儿子可能会出事。11月18日在旧金山他的公司总部所在地报警挂号失踪,希望知情人士报告他的行踪。
女人的第六感觉很神,妈妈对儿女的感觉更是神乎其神。
路易吉就像沉溺于沙滩里的一粒沙子,无声无息。
三
不错,他没有闲着,他在悄悄准备开战。
坐在室内办公桌前,他在电脑上写下行动大纲:对象、炸弹、枪械、跟踪、住宿、路线、撤退。
既然他的导师西奥多瞄准科技大佬们,路易吉首先搜索几个最知名大佬的资料,发现他们的行踪及保镖很多,安防严谨,难以靠近。再考虑自己的亲身经历,他的脊椎手术不成功却收取了这么多黑心钱,我家算是有钱也不能被你们如此盘剥,玩弄于掌心。更何况那些中产家庭会为了高昂的医疗账单而出卖家产,最后人去财空,变成无家可归者。路易吉的怒火燃起,不杀他人仰马翻誓不罢休。
他要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像精神导师西奥多一样,制造轰动社会的爆炸事件。路易吉究竟不是杀人刽子手,软性的善良,使他忌惮滥杀无辜,因此很快放弃爆炸这个念头。
他在富豪榜上瞄准最有影响力的联合保险CEO汤先生。
汤先生居住在明尼苏达州的枫树林,他于1997年毕业于爱荷华大学,获得会计学位。在加入联合健康保险之前,汤普森先生在会计和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现称为普华永道)工作了近七年。
他在拥有约十四万名员工的联合健康保险公司潜心经营二十多年,慢慢从业务员于二零二一年四月晋升为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他任职期间,公司利润不断攀升,从 2021 年的 120 亿美元跃升至当年的 160 亿美元以上,他的薪酬总额两年后达到一千零二十万美元。
利润增长的同时,该公司及其母公司也受到了监管机构的审查,他们指责该公司系统性地拒绝授权医疗程序和治疗。
路易吉从公司网站公告得知该保险公司预定在纽约曼哈顿希尔顿大酒店举行年会,执行长汤先生将主持并做主要报告发言人。
路易吉反复核实跟踪计划,于2024年11月14号乘坐从亚特兰大出发的巴士,入住曼哈顿 104 街附近阿姆斯特丹大道的 HI 纽约市青年旅舍。
白天,如同正常的外地游客,出门吃早点,徒步城区,实则勘查地形,制定路线。青年旅舍基本上都是外地客人,住三四个晚上,互相间不熟悉。室友曾经有人注意到他躺在床上上网,并不愿意与人打交道。
11月29日,路易吉退房。他去外地把那把谨慎藏匿的3D打印手枪和子弹带入曼哈顿,并在每一颗子弹上用马克笔写上D开头的字。
11月30日,也就是次日,他以伪造的新泽西驾照预定与陌生人合住的房间。
虽然,疫情已过,可是人们在冬天戴口罩一点儿也不违和,路易吉出门进门都戴着连衣帽和口罩,只露出两只大眼睛。
“你好”前台甜美女声让路易吉不由自主地拉下口罩,面带笑容作以回应。“你好。”
可以说,这是他从小接受的绅士教育有关,与女士打招呼要文质彬彬,谦逊有礼的结果。而这一习惯性动作却暴露出他的真实面目。
看来他还是很嫩,绝不是那种老奸巨猾的阴谋者或者老练的刺客。
前台的监控录像准确、完整、清晰地捕捉了他那张俊美而阳光的笑脸。这张笑脸成为警方公之于众的电视通缉有力证据。
几天后的12月4日凌晨,当身着蓝色西装的汤普森走向酒店入口时,路易吉从后面接近,蹑手蹑脚犹如丛林捷豹,拿出一把装有消音器的手枪开了三枪。
汤先生被子弹击中后,走了几步,转身面对袭击者,然后倒在人行道上。
路易吉沉着地走向前,用枪指着对方,确定人已经死亡,然后走开,脚步从容,不慌不忙,从视频画面看,他好像一个经验老道的职业杀手,穿过马路后,骑上他预备好的脚踏车,加大脚力进入中央公园逃离现场。
在公园另一端位置,他抛掉脚踏车,挥手叫了一辆出租车,饶了一圈,在地铁入口处下车。再乘地铁A线,前往市中心的宾夕法尼亚总站。
从他的逃跑轨迹看,他的计划是周详的,脚踏车转出租车再下地铁混迹于人群中,然后不知踪影。这一点他是成功的。
坐在车里,暖气包围而来,一夜的疲乏紧张此刻被热气烘得浑然一团,他捺不住身体的松散,垮塌在座位的犄角里,呼呼睡去。他没有忘记连衣帽和大口罩的遮掩,谁也看不出他的容貌。
然而,现代化的电视网络全国覆盖,等于他始终处于众人的监督之下,逃了现场,却逃不了归宿,他终归要有落脚点。从纽约曼哈顿到宾州匹兹堡,再转车去小镇阿尔图纳。
饥肠辘辘驱使他走入一家麦当劳,坐定后,把书包里的电脑拿出摆在桌上,内心好奇,外界对他的追踪进行到了什么地方。他希望警方一直在纽约市内搜捕,最多去临近的新泽西州。他不确定,某种内在的东西让他产生一种错觉,警方是不会捉到他的,直至看到他的露脸监控图像才紧张起来。
他环顾四周,眼角似乎捕捉到了一丝不安,究竟来自哪里,他说不清楚。他暗自开解,自家的牛被偷了,全村人个个都像嫌疑犯。于是,他又放松下来。
远处柜台的后面,一个中年妇女职员低下眼帘,转身走进后厨,悄悄告诉值班经理“坐在墙角的那个小伙子看起来很像电视里的纽约曼哈顿通缉犯。”
经理略微惊慌了一下,继而镇定地说“你不要再出去,我去前台看看。”
经过视角扫描和脑海里那个小伙子比对,大差不了,很可能是他。他依然迈着稳重的步伐走到后厨,向那个女员工默默点头,表示认可,交代她不要声张,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他快速走出后厨,开始拨打报警电话。
两名当地警察走近坐在麦当劳,远远看到后面一张桌子那个戴着蓝色医用口罩,看着桌子旁边地板上的一台笔记本电脑,背包里放着一个背包的年轻人。
“请把口罩取下。”警察要求他把口罩拉下来,基本确认他就是媒体发布通缉的嫌犯。
“请出示你的证件。”警察要求路易吉。
路易吉拿出那张伪造新泽西驾照和美国护照。这份驾照与入住酒店的证件吻合。
“你最近去过曼哈顿没有?”警方紧逼。
路易吉无言以对,尽管他认为做好了各种准备,可是面对警员还是冷不丁地打了个激灵。
“如果你谎报身份,就会因此被捕。”警员找出最起码的逮捕理由,无懈可击。
路易吉如实讲出他的真实身份。
“为什么你要谎报身份呢?”警方追问。
路易吉浑身不自在,这不是他的本色,男子汉大丈夫敢做敢当。他立即回应“显然,我不应该这样做。”
警员给他戴上手铐,开始搜查他的随身物品。包里搜出一把手枪和一个消音器,与枪杀汤先生使用的武器一致。这把枪是3D打印的幽灵枪,装满子弹的格洛克弹匣里有六发 9 毫米全金属外壳子弹。其它的衣服和面具均与电视图像作案时的相同
案发后的第五天,路易吉被宾州指控犯有伪造文件、未经许可不得携带枪支、篡改记录或身份证明、持有犯罪工具以及向执法部门提供虚假身份证明等五项罪名。
当晚,纽约提诉谋杀指控。
在宾州的初步交涉中,路易吉很配合,或许是他还没有从震惊中苏醒过来,也或许是他曾经做过的法律功课帮助了他,他保持缄默,不再回答宾州警方的审问。
12 月 10 日,在宾夕法尼亚州 举行的引渡程序中,路易吉被拒绝保释。
当日开庭前,进入布莱尔县法院时,路易吉突然变得像暴躁的猎豹,在警察的羁押下,奋起大喊,“这对美国人民智商的侮辱!”
在法庭内,路易吉渐渐安静下来,坐在辩护席上,喃喃地自言自语。
律师建议路易吉对宾夕法尼亚州的所有指控不认罪,同时建议对纽约州的指控也提出同样的抗辩。
律师对着路易吉坚定地说 “请记住,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美国司法的基本理念是无罪推定,除非你被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有罪,但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任何确凿证据。”
至于他到底出于什么动机杀害一个没有私仇的人是警方以及所有关心此案人的共同疑问。
官方公布的部分信息出自从路易吉包里搜出来的几张纸,上面用大号字书写了个字。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医疗体系”,而美国的“预期寿命却排名第 42 位”。
“坦率地说,这些寄生虫罪有应得。”
路易吉认为这些公司是“势力过于强大的黑手党”,并表示这些公司滥用美国利益从而“牟取暴利”。他陈述道,其他人过去也曾揭露过公司的“腐败和贪婪”,然而他是“第一个如此直言不讳地面对问题的人”。
经过分析比照,他的想法显然是受到了“大学炸弹客”泰德·卡辛斯基的启发。
通过大概分析和推演,办案官员普遍认同“文件中提到的其他人不会受到任何具体威胁”,只是纽约警察局有人担心极端分子会将路易吉视为榜样。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夏皮罗在 前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这种担忧,并强烈谴责这起谋杀案以及那些在网上庆祝这起谋杀案的人。
宾州指控,首席执行官汤先生的遇害是“恐怖主义”行为,必须按一级谋杀罪提诉。
最终在宾夕法尼亚州被指控五项罪名:伪造文件、无证携带枪支、篡改记录或身份证明、持有犯罪工具以及向警方提供虚假身份证明。
四
路易吉被引渡至纽约。
从直升飞机下来,穿着橙色囚服的路易吉昂首挺胸,闲庭信步。前面几个全副武装的警察持枪开道,左右是大群警官,身后竟然有纽约市长亚当斯随从,可见其政府对此事的重视。
自媒体视频及漫画,甚至以AI生成的视频表示,被押解的不是路易吉,而是当年受难的耶稣。众人行走期间,在他们的右前方停着一艘宇宙飞船,戴着脚镣手铐的路易吉飞步冲进船内,立即升入空中。众人惊愕,仰首向天,感叹神的力量。
这都是支持路易吉普通人的心愿,祷告上帝伸出手来救赎这个为民伸张正义的义士。
纽约布鲁克林监狱臭名昭著,那里关押着人见人烦,欺压妇女的吹牛老爹DIDI。当他大红大紫之时,各界名流纷沓而至,前往他的乐园淫窟。不错,他很有钱,名气很大,但他唯独没有做人的良心。那个拳打脚踢女子的画面已经深深地印刻在观众脑海里,永远剔除不掉。
与路易吉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路易吉.路易吉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虽死犹荣。
纽约州于2004年废除死刑,比之宾州暂时停止死刑执行还要好上一筹。
街上人们请愿游行,为路易吉发声。
镜头插转纽约曼哈顿
妻子默默地数手指,好大一会儿突然说道“好巧哎,路易吉是属虎的!”丈夫似乎想起了什么,立即上网去查,验证了妻子的说法。对着屏幕念道“1998年出生的属虎人属于过山之虎,是城头土命。为人猛烈异常,易好易变,反目无情,父母不得余荫,发展宜在外方,性情暴多柔少,创业先败后成,胸怀大志,能忍必成。”过了一会儿,丈夫高声读到“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是汪精卫刺杀大清亲王闹革命时候脍炙人口的革命口号。
镜头拉到阿肯色小石城
老头沉默不语,内心却激烈悲壮,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可是毕竟年轻,而且听起来这么优秀,“要是我的孙子会怎么样?他的爷爷幸亏早走了,不然还不得心疼死。”老伴给他续了一杯咖啡,坐在身边。老头说“咱们这些老年人的命是靠这些年轻人来续得哟。可惜啦,可惜啦,孩子。”二人望向前方,眼睛里充满凄哀。
镜头拉到中国上海
上海摩天大楼顶层咖啡馆一对年轻男女在窃窃私语。
“路易吉有枪,如果我也有枪,也要报复社会,反抗不公。”
镜头拉到美国媒体
美国电视节目上一个政府官员“路易吉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无论如何杀人是不对的,要走正常的司法程序,美国是法治国家,应该上诉啊,这种人被判处重刑极刑也是罪有应得。他根本不是英雄,他是懦夫。”
网评回应一片骂声“去你妈的,与富人勾结在一起,不就是拉赞助吗,你才是懦夫!”
镜头拉到日本东京
次郎嘴里嘟嘟囔囔“好危险啊,路易吉命大,会躲过这一关的。”
一郎看着路易吉被引渡至纽约的场景,生出一计,立即打开AI 软件,用那张图设拼接,在众人的右前方有一只宇宙飞船。路易吉发力猛跑,一头扎进船内,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飞船已经载着路易吉飞向太空。
“哇,太妙了!”次郎不得不佩服哥哥的巨无霸想象力,他何尝不想让路易吉逃脱困境而重生呢。他拥抱着一郎“赶紧发出去,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
一郎兴奋不已,键盘哒哒地想着,合成图像已经发到TikTok上。没有几分钟,围观的人们纷纷点赞,这张图表达出他们共同的愿望,让他们看到英雄逃离死亡的一线希望,上千上万的好评如潮水般涌来。二郎和哥哥拿着手机的手在颤抖。
不出半天,又出现一个万人点击的PS图面,上面是路易吉被众人押解的路上,他的表情淡定,步履稳重,下图是耶稣被众人押解,淡定地走向死亡。两张图片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可中心意旨十分明确,他们为着众人的利益而牺牲自我。他是为大众而牺牲的超级英雄。
镜头对准曼哈顿一间公寓
年届72岁的资深房地产中介凯瑟琳与侄女看着电视画面说“恐怕这个案子最终判无罪或驳回。”
侄女睁大眼睛“为什么?”
“我的直觉而已。”凯瑟琳风轻云淡地举起红葡萄酒向侄女示意干杯。
注:下一章(尾声)待判决下来以后再续。
文章后面的镜头切换,有电影的感觉。
说到血性,我想歪一下楼:我知道一个朋友,特别惋惜汪精卫。汪的俊美,文采,私德自不必说,但是这位朋友认为汪被定上的历史标签也是值得争议的,应该还他一个公正。有意思的是,这个同情汪兆铭的朋友,又极力支持乌克兰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我怎么觉得这有些矛盾啊?
路易吉如果活到汪兆铭后来的年岁,会不会也成为“和平主义者”啊?汪青春时的“从容做楚囚”是他的高光,年长后的“不忍生灵涂炭”成了他的污点。唉,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我们身处的现实,都也是啊!
“与脑雾都整的经历”?
后面的多镜头切换非常有趣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