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Oasisflyi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为什么人生最重要的是成为自己-晨读文学城同学博文有感

(2025-11-15 06:28:49) 下一个

我是早睡早起型的,周末偶尔会懒会床。习惯性的阅读文字。这一点,我和先生很大不同,他喜欢看视频,文字也会读,更多的是仙侠类?小说。我对那些没有兴趣。他曾经兴致勃勃地和我推荐金庸古龙,我还当真购买了全套,还带到美国来了。很遗憾,我几乎没有一部,是完整读完的。

我喜欢看哲思类文字。不过,太深奥的,我也不喜读。我以为,好的文字,是深入浅出的。

晨起读到一篇,New Leaf的文字,标题是,为什么人生最重要的是成为自己。这样的标题,自然会吸引我进去,因为,这同是我的认知。有同学说,做自己很容易,呵呵,我能说,这样的说法很自以为是嚒?认识自我是终生的功课。我认同,了解自我,需要智慧,做真实自我,更是需要勇气。

对抗内在虚假的自我。这个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的。包括孩子,都或有虚假的自我。我有不少客户,来了就告诉我,他/她的人生理想,但他/她的当下和未来行为,基本是背道而行的。他说,他要成为律师,赚很多的钱,为了自给自足的未来。你的未来理想生活是?居住远离人群的地方,简单地活着。你那么讨厌学校,为何还要再读四年法学院?

这个孩子对我说,他对谁都无法真实。他希望可以从我这里,得到秘诀加快速通道,如何可以 reduce  his social anxiety. 我的诊疗方法是,什么时候,他可以脱下他的层层面具,什么时候,他可以舒服地做自己,什么时候,焦虑就会远离。

我认同New Leaf所说,我们从小被教育适应社会,形成层层面具: 讨好型人格、完美主义。这些是防御机制,但剥离它们需要勇气---承认“我其实不那么坚强”或“我不爱这份工作”,这等于面对虚空。

比如,我的客户,他不爱上学,为什么还要逼迫自己,再上四年法学院?比如,我曾经的闺蜜,天天和我抱怨,她一点都不喜欢她的工作,那为何不离开?是的,离开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未来未知。还是那句话,做自己是需要勇气的,需要面对不确定和责任。与其选择,不如按兵不动,因为,每步选择都伴随风险,万一错了呢?

New Leaf 说得很好,成为自己需要勇气,因为它是“反本能”的。本能求安稳,成为自己,求真实。他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法,比如,从 baby step 开始,列出真正让我喜欢的事情,然后行动。勇气不是无畏,而是敢于带着恐惧前行。

做自己这方面,如今是我和客户诊疗的要点之一,尤其针对未成年人,包括 young adults. 我认为,人这辈子最难的就是,认识和了解自己,辨别哪个是虚假的自己,即,自小被告知的价值观,you should, you should , you should. 以至于,自己都搞不清,哪个是自己真正的声音。

好比,那些来诊疗的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口口声声说,我们根本不在意,孩子是否会考什么名校啊,包括他/她的分数。当下父母说的,我信的,只是,那或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孩子病了。骨子里,你就是期盼,你的孩子可以“出人头地”,可以“出类拔萃”。你的孩子,早已内化你的思想,为他们的行动指南。而这并非他们的真正的自我,他们渴望得到,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肯定和接纳,乃至认同和欣赏。但那真的也是他们想要的吗?未必。他们以为是,罢了。

文中还说,“为什么成为自己很重要,因为它是自由的本质。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我们生来没有预设的本质,人生就是通过选择来定义自己。如果不成为自己,我们就活在“坏信仰”里,假装自己是别人期望的角色,如父母的好孩子、社会的成功人士,这是一种自欺,最终导致空虚和异化。相反,成为自己,是行驶自己的唯一方式:承认责任,拥抱选择,从而活出有意义的人生。想想那些,成功却不快乐的人,他们往往在追逐外部认可时,丢失了内在的真实。“

我非常赞同文章的分享。我诊疗中,大把“成功人士”或渴望是“成功人士”,但生活是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很多位居高位,乃至在普通人看来,非常幸运的人们,最终自杀告终,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啊 !我们为人父母,必须要充分警惕这一点,要接纳和拥抱,孩子真实的自己,我们首先要找到和成为真实的自己。

New Leaf 还说,成为自己,它是幸福与成长的源泉。我也认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的独特个体。我们不需要和任何人比较,即,去羡慕他人的人生,却忽略自己的独特天赋。成为自己不是自私,而是让关系更真实,因为你不再戴面具。

我分析过,过往我一位“闺蜜”。我曾经和她很要好,我觉得她为人仗义,心地也颇为善良。但交往越多,我意识到,其他,她压根都不在做着自己。不是为人的问题,是压抑自我的问题。很多的话,不愿意和人说,因为说出来,或许不好听?其实,我宁愿知道你的真人是谁,而不是,交往了一场,发现原来是一场空。我先生其实比我更早看到这些,我却总是记着昔日人家对我的好。最终,终于出现了,压垮这段情谊的稻草。

因为我对这位同学很了解,她也成为我职业生涯,了解人性和心理的模板。我曾经很纳闷,她怎么就总是睡不着?照说,人生最辛苦的时候都过去了,衣食无忧的她,该是可以高枕无忧才是。因为我了解她,我以为,与其吃那么多的药,找那么多的方法,其实,不如去看看心理医生,找到真实做自己的方法,当然,还有勇气。你在恐惧什么?比如,名牌高校的毕业生,英文一流,做什么都是可以的,那么厌恶自己的工作,为何没有勇气告别它?

还有,很多同学,寄一切希望到退休后,如果当下你都不能快乐,退休了你就可以了?I doubt it. 

的确,我有我朴素的认知,大多睡眠有问题的同学,都需要问一问自己,你有无真实做了自己?

读文有感,˙一家之间,求同存异。

原文: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2511/82763/11088.html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