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Oasisflyi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边界感在心理诊疗中的重要性

(2025-10-14 04:41:52) 下一个

边界感是个非常重要的词。之前亲子关系和婚姻关系中都写了,估计今天还会继续写。今天我聊聊,它对心理医生的要求。

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心灵捕手。很喜欢。剧中 Robin Williams 扮演心理医生。那个天才少年,谁都搞不掂,但 Robin 可以。说句不吹牛的话,我也是这样的存在。这个我的过往经历可以证明。诊所上下主管都知道,难啃的骨头,交给我可以。为什么可以这样?一,我不按常理出牌。我坚持,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存在,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其二,我有很强的边界感。不会因骨头难啃或是好啃,而有太多的心情起伏。

Robin 后来征服了那位桀骜不驯的青年。但当那位青年对他产生心理依赖时,他体面地退出。当年我还不是很明白,觉得 Robin 有些小残忍。但如今的我彻底明了,我也一样可以做到 Robin 那样。这不是残忍,这是边界感。且心理医生边界感的存在,是对客户最大的保护。

说个我的案例。一位母亲来找我。距离我很远,但她说她不介意。说,她的女儿本来有诊疗师,三年了。但母亲很不满意,说,诊疗师对她的孩子,有超越边界的影响。我接手后,在我提及她过往的诊疗经历时,这位不善言辞,情感也不外露的孩子,竟然两次落泪。几次诊疗后得知,她和之前的心理医生的诊疗,是被突然中断的。她说,她告诉了妈妈事情,她觉得妈妈放大了,然后,隔断了她和那位心理医生的联系。

我首先自然肯定了那位诊疗师。她能想尽办法,建立和这位客户的连接。我说,不论什么原因,突然的 CUT OFF,对孩子或有伤害。可否,让他们再见一次,告个别。这位妈妈很信任我,同意了。但我也和这位客户直言,恪守职业道德的诊疗师应该明白,我们不可以和客户建立如是的关系。即,无法分离。因为,之后的交流中,只要提及,这位孩子还会落泪。我感觉,在她的那段特殊日子里,这位心理医生某种程度了,替代了父母的角色。但我以为,这是诊疗中的大忌。

我对青少年诊疗情有独钟。一是,因为,年纪小,凡事都有可能;二是,亲子关系的无法割裂,有时也会令人抓狂,酿成悲剧。比夫妻关系还迫在眉睫。只是,心理诊疗师不能替代父母,这个很关键。早期,为了建立链接,我们需要和孩子共情,肯定他们的感受,很容易令客户产生,比父母更安全的感受和沟通需求。但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此,毕竟,心理诊疗是短暂的,亲子关系是终身的。孩子最终是需要回到父母身边的。即,哪怕青少年是客户,父母经常也是我的重点所在。我们可以作为桥梁,either model or role play in sessions, but we can’t replace the parents. 心理诊疗中有个词,叫 enactment。 即是这个意思。真正的沟通,不是发生在孩子和诊疗师之间,而是和父母之间。如果这个无法实现,哪怕孩子精神健康痊愈了,只要离开诊疗师,和之前的父母长期相处,还是会继续发作的。

即,那位母亲是对的。孩子可以喜欢,但不能依赖心理医生。其实,对成年客户也是一样。这时候,对心理医生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个度就是边界感。

这几日,我连续接到几个电话,有一个甚至是夜间打来的。从业这么多年,第一次发生。是通过 Psychology Today,陌生客户。夜间一连打了三个电话。我已经睡着被惊醒。我没有接。第二天是周日,我一样没有接。这是我的休息日。天大的事情,有急诊科。昨天依旧是假日,但我接了。还有一个电话进来,也是陌生客户。华人。听得出,母亲是非常的焦虑。那个困难是看得见的。我甚至都想帮她们做更多,但我克制了这份“心意”。

我有我的生活,我的所作所为,需要恪守职业操守。我们专门有门课,叫 Code of Ethic. 80来项,详细到包括接受礼物的规定。课上了一个学期。其中就提到,诊疗结束,关系结束。还有比如,诊疗师不可和客户建立诊疗以外的关系。

是的,这个度是很难拿捏的。哪怕对于我。客户很困难了,我家里有多余的物品,但不能直接给客户。这会影响诊疗关系,等等。但我是非常能理解这样的分寸和边界。比如,客户如果要自杀,我做好属于我的份内,即,safety plan,等等。其他的,我是免责的。

我的先生就很佩服我这一点,他说,他是无法干这个活的。那是自然,他的边界感从来没有我清晰。做好自己的份内职责,份外的,也只能爱莫能助。其实,我们是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职责,是可以保护好自己的,或是知道从何种途径,寻找到帮助的。

同样,我们要清醒地认知,自己的身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心理诊疗的大忌是,和客户产生恋情。但这个还真的不少见,只要发生,诊疗师或许面临被吊销执照。这样的事情能发生,本身就说明,这位心理医生不合格,他/她的边界感缺失,做不好这份职业。

是的,我得到的肯定是很多的。英文是我的第二语言。我之所以做得好,一定和我的语言能力无关。如今我的总结是,作为心理诊疗师,一,要热爱和敬畏这份职业;二,要有极强的边界感,分清自己的职责范围;三,要有内在强大的自我(这个也非常重要,有机会再写。);四,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这份工作不是仅仅有个学历就可以的,不少的家庭真的会,在诊疗室就会吵翻的。我如今才体会,我过往的家庭背景,还当真没有少帮到我去 handle。

这篇文章同样是有感而发,我昨天差点就想说,我来帮你做这个,那个,这样的话了。所幸,我守住了这个边界。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