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来了个 12 岁的女孩。自残。父母疼爱她极了,不知道她为何会这样。孩子告诉我,她特别不想去学校,哪怕在家,也不想出现在晚餐台前。只有在她的房间,她才会感到安全、自在。最好什么人都别见,包括她的父母。
这样的少年客户,我见到的不少,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包括孩子自身的个性。聪明、敏感。但更主要的原因,一定是来自家庭。比如,父母会很在意他人的评价,父母会对身边人,包括来家里的孩子的朋友,评头论足什么的。有的孩子个性强,如我,会直接顶回去;但更多的孩子,记在了心里。
他们会觉得,既然父母是这样的,外人应该都是这样的。父母看上去是在说别人,其实,也是在说自己。如那部获奖动画片包宝宝。女孩会告诉妈妈,她的朋友这样那样,其实,她的那个朋友就是她自己。她在探求,妈妈对自己的包容度,社会对自己的接纳度。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和家人就是她最直接的小社会。
我对我的小客户说,你想得到很多人的喜欢,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个世界的人这么多,这是不太可能的。一般来说,每个人的喜好都是不同的。为了得到他们的喜欢,你自然就会迎合他们的口味。这是很难的。就好比你和朋友们去吃冰激凌, A 说,喜欢樱桃味;B 说,喜欢巧克力味;C 说,喜欢咖啡味…. 你一定也有你喜欢的口味,你该如何去迎合他们呢?如果当真每次都迎合了,最终,你是否会坏了自己的胃口,以后,再也不喜欢吃冰激凌了呢?
这个道理,我昔日有个非常接地气的女性上司L,也深入浅出地和我表达过。她从香港回到内地任职,她的亲密伙伴直通北京高层。L 非常喜欢和欣赏我,虽然,我在公司也是因为有个性,而饱受争议,但她会不计一切重用我。她会亲自请我吃饭,就我们二人,她会主动给我夹菜。我记得在那个高层高级餐厅里,她对我说,我们人生在世,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人喜欢我们,说我们好;三分之一的人不置可否;还有三分之一的人不喜欢我们,我们已经很成功了。她如是具象地和我聊了这个问题,令我非常之受用。如今,她的话语,也经常出现在我诊疗的沟通里。
不过,说句题外话,对她我也是有抱歉的。尽管她那么看重我,我最终还是走向了远方,没有留在她身边。但她是真正的伯乐,始终不计前嫌。说她是我人生路上的恩人,不为过。而我对她最好的回报,就是传承她的这份精神。即,她对我所有的好,我并没有现世报在她的身上。她也不需要。
是的,无论我们多么好,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我们。如果真的被很多人喜欢,我会认为,这个“人缘”很好的人,一定是牺牲了很多的自我,而这,一定是会损害他/她的身心健康的。比如,前期影视圈个个夸赞的朱媛媛,样样都好,却那么早的离世,我的确会 assume,她应该是最大程度关爱/迎合了他人,而不是自己。做一个人见人爱的人,真的那么重要吗?为此,哪怕付出自己的身心健康?人各有志,这个问题,是要留给每一个自己的。
文章开头的女孩,很幸运的是,她非常信任我,和我无话不说。她的父母是自费掏腰包,因为保险的 high deductible。家中并不是很富裕,但按照父亲的话,这个很值。我无数次告诉他们,孩子如今的进步,N 个月不再有自残行为,当真都是父母,把我的话听进去了。They have all the credit.
我说,家里一直有规矩,比如,晚餐必须全家人一起吃。但如果女儿没有胃口,或是不想出现在晚餐台上,可否偶尔也给她放个绿灯?比如,女儿不想一直窝在家里,想出去骑个单车,父母可否放下心,让她出门自由地跑一跑,你可以远远跟着,如果实在担忧。比如,女儿想和 LGBTQ 的朋友玩,父母可否不要次次说 NO。比如,女儿手机的 screen time, 包括哪些社媒她可以上, 不可以上,可否少些限制,多些观察?多些信任….
当然,我不是简单这么说说的,每一份功课,我们都会沟通结果,哪些如意,哪些不如意。如果不如意,也不要一票否决,我们继续调整方式方法。
再后来,我甚至给学校写信,允许学校给孩子的 public presentation 放绿灯。而这些,很多的父母不一定会同意。但这位父母很棒,赞同我说的,请按照孩子舒服的方式成长。如我的闺蜜告诉我,她的中学生涯,就是在诸如此类的公开演讲中,无限焦虑长大的。是的,再好的教育方式,也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我们要允许给选择给他们。学校很棒,非常配合,如今,孩子的社交焦虑已经大幅度缓解。最值得赞的,自然是孩子的父母,他们放下规矩,放下成见,包容孩子的朋友,全方位接纳自己的孩子。
是的。孩子出了问题,父母才是药方。孩子在意外界的眼光,父母也一定逃不了干系。心理诊疗不是责备任何人,而是从深层次去寻找答案。虽说冰冻三尺,但只要切实行动起来,孩子年龄越小,收效也越发早见成效。只是,父母是当真认知到,而不是在“演”。
这个还是很有挑战的。比如,公众场合,亲人聚会场合,你当真不会介意,外人如何看待你的孩子。是的,只有为人父母,真正全方位接纳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不会在意父母的眼光,最终自然也就不会在意外人的眼光。
我们说,孩子为什么会自残,背后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最根本的,是他/她内在的羞耻感,时时刻刻在提醒他/她,这就是他/她应得的惩罚。有机会我会写一写,我这方面的心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