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Oasisflyi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亲子之道(23)-- 请放下担忧,每个孩子都有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5-11-07 04:46:07) 下一个

去年底,一个老美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客户。 十来岁光景,时常想自残,伤害自己。

我对父母直言,不用担心。如是年纪,只要你们愿意配合,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会有非常不一样的结果。事实也是如此。眼看一年过去,我提出几次,孩子可以出诊了。她还是不愿意,想多留一阵子。我拉长频率,一个月一次,应该就可以了。

这篇文章想记录的,是周三傍晚,和他们一家人的一次诊疗。我觉得非常温暖,也是我希望看到的,生活/家庭该有的样子。本来 的 45 分钟,因为是当天最后一场,我没有喊停。直到我以为,差不多了。

是的,孩子有社交焦虑症,如今大幅度缓解。我问她,总结一下,是什么令得焦虑症状缓解,比如,以前一进校门,焦虑飙升,恨不得夺门离开。如今,不仅能在学校呆一天,还说,最难忍的两门课,也可以考虑不用如何了。

她说不出来,我帮她总结。而我只负责提问,她给我答案。对的。这就是你的 coping skills。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对别人好用的,对你不一定。对你好用的,你要坚持,前提是,不是 negative coping skill. 

我请父母进来。我也请父母告诉我,他们对孩子的近况感知。爸爸妈妈告诉我,如同以往,说进步非常大。我问,是什么导致这样的结果。他们也不知道。或是说,因为我。我说不是的。一定是因为你们自己。

我请孩子帮父母总结,他们的哪些变化,令她非常受用。一二三四五六七。我说,对的,要说出来,告诉对方,这是属于你的感受,他们不一定知道。现在明确了,他们会更确定地做你受用的事情。

有人会说,这样不是会宠坏孩子,这个那个的。不是的,除非你的孩子有,类似,attachment issue, 即,和父母的情感连接没有建立,否则,不会的。

这个家庭是我诊疗历史中,特别的存在。就是父母非常恩爱,父母非常用心。每周的诊疗,父母两人都会到场。在门外静静等待。在征得孩子的同意后,每次诊疗尾声,我都会请他们进来,brief一下今天的诊疗,告知收获。因为,青少年不会主动说的,父母也不敢轻易问。他们的忐忑我理解。但他们真的很棒,因为孩子愿意请他们进来。但更多时候,孩子是拒绝父母参与的。如果这样,我不会给孩子压力,但也会直言,只要和父母的沟通渠道没有建立,我就不会轻易让青少年出诊,除非他们已经接近成年。

大约二个月以前,女孩的哥哥每次都来了。同样,我也会把他邀请进来。我会和他们玩 therapeutic game. 有时甚至就是普通 game,女孩笑得咯咯咯,我的心也乐开了花。是的,每次诊疗,我都是希望我的客户,是带着calm 和平复的心情,离开诊室。如果还能愉悦开心,那就更是对了。

那晚我们玩的,是一款 Ungame 游戏。自从实习时见到,它就成了我的宝藏。破冰时,我会用。家庭诊疗初期,我也会用。昨晚,有这样一个问题,是问妈妈的,你喜欢自己的哪个personality, 为什么。妈妈回答完毕后,我没有轻易绕过,我让每个人都说一说,你们喜欢妈妈的哪一点。我的客户说,我的妈妈 Great,那个时刻,我的心都化了。我知道,诊疗之初,她是很容易 Please other 的人,但如今的她不会了,尤其在我面前,更是不会。我信任她的感受。我说,具体点。哈哈。

还是这道题,家里每个人都互相肯定了。最打动我的,是她的哥哥。是的,也许在普通人看来,这个哥哥没有特别。他没有去读大学,现在也只是打个兼职工。没见面时,我或也这么认为,但一交流,很打动我,每个问题,他的答案,不仅仅是他的表达,还有结合他的神情、神态,还有笃定的认知。我真的以为,如果我有女儿,我愿意她嫁给这样的男孩。

哥哥说,他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尽管爸爸说,爸爸更有趣。我问他,你为何要跟着一起来,他说,我在家一个人闷啊。我说,现在的年轻人,大把的自娱自乐方法。我知道,你是想和家人一起,想和妹妹一起。他憨笑了。他说,我觉得我的妹妹很好啊,她没有什么问题啊。我说,她是没有什么问题啊,有你们这么温暖的一大家在身边。她只是更希望做自己,而不是,什么什么都必须如何。

我问父母,你们还对孩子有担忧吗?他们说,越来越少了。我说,我最好的老美闺蜜,年轻时候,也是和你们孩子一样,有社交焦虑。看如今,她和我,一个来自异域文化的人,成了莫逆之交。你们的女孩有内核,我对她有信心,她会越来越好,因为有你们。

我的话语,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空洞的鸡汤。我只说我感受得到的语言,且,我的认知里,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更多的时候,我不过是 reframe positively,即,不否认现实中的困难,在保持真实的前提下,将关注点、语气和表达方式,转向优点、成长或价值,还有希望。

最后,点题一下, 每个孩子都有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往往阻碍他们的,是父母铺天盖地的担忧。如我客户的哥哥,大学都没有上,我还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天生我才必有用,前提是,千万别让孩子成为了“巨婴”,什么事情都不确定,什么事情都患得患失,什么事情都要征求他人的意见。

一家之见,仅供参考。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