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碼農學寫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生年不满百

(2025-04-23 08:20:39) 下一个


 

生年不满百

每次听到爱登堡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磁性带点沙哑的嗓音,脑子里自然浮现出远镜头下数十万鸟兽纵横飞越的影像

 

 

浅海里的五颜六色

 

如身在其境的近距离观察

 

2020年《David Attenborough: A Life on Our Planet》却是一个全然不同的开场。看起来像是一个战后的废墟。

 

这是1986年的车诺比(Chernobyl )核事故后被废弃的医院。一个人为的错误所造成的不可预见的毁灭。

 

人类在爬上食物链的顶端之后,或因无知,或因贪婪,恣意破坏生态平衡。殊不知,破坏了生态平衡,直接破坏了资源再生,地球上的资源再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已知的四十亿年的自然史里,有过五次的大灭绝,大约每一亿年,就会有大量的不同物种突然消失,然后渐渐的被少数物种重新取代。最近的一次,被消灭的不只是恐龙,75%的物种都绝迹了。当时人类尚不存在,不是人为的过错,但是接下来的物种大灭绝,人类几乎都是元凶。人类可以为了采撷象牙而猎杀大象,为了收集鱼油而捕杀鲸鱼,渐渐从对单一物种的赶尽杀绝,演变成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毁灭,断绝所有依赖同一生态环境物种的生机。

 

1950年代的婆罗州(Borneo)有75%都是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里的物种约地球物种总数的一半,但每一种的数量都不多,在一个不大的区域里就有超过700种不一样的树,比整个北美洲的总和还多,但是到了上一世纪末多数已经被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棕榈树给取代了。随着热带雨林消失的还有其中赖以生存的生物。

 

下图显示婆罗洲热带雨林从1950到2020的变化。

 

 

50 年代远洋渔业开始在国际海域捕捞,至今已捕获90%的大型鱼,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因为大鱼在整个海洋的养分供给循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大鱼摄取并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然后借排泄又将这些营养物质释放于海洋中,让海里的浮游生物可以轻易摄取这些分解过养分,提高了这些生物的成长速度,而这些浮游生物又是整个食物网的根基,是海洋里许多物种的基本养分。

 

过度捕捞,死亡的不只是大型鱼,而是整个海洋。

 

90 年代珊瑚礁开始大片地白化死亡,因为海洋温度开始升高。

 

在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之后,经过了六千五百多万年,地球上的物种才慢慢生成,达成某种平衡。直到一万多年前更是达到顶峰成就了全新世(Holocene)。这一万多年里气温衡常不变,平均升高摄氏一度。

近一百年,气温已平均升高摄氏一度。

将来气温的变化,只会更快。

因为一直到九零年代,海洋吸收了大部分的热流,直到再也承受不住,开始崩塌,于是出现了珊瑚礁白化的现象。

几十年前,南北极仍然是广大的冰原,有很多地方都不是人类能踏足的,如今,冰融化了大半,乘船就到得了。反观,北极熊必须在海里游泳好几天去寻找食物来源。成年北极熊体力尚可支撑,小熊就不行了。

 

下面的图表,列出了不到100年间,自然生态区被人类攻城掠地,减少了一半。大气层里的碳却增为 1.5 倍。

 

 

World population / billion

Carbon in atmosphere / parts per million

Remaining wilderness

1937

2.3 

280

66%

1954

2.7 

310

64%

1960

3.0

315

62%

1978

4.3

335

55%

1997

5.9 

360

46%

2020

7.8 

415

35%

 

前两次的世纪大灭绝经科学证实,都和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脱不了关系。

人类的工业化,只两百多年, 在大气层堆积的二氧化碳,已经赶上了百万年火山爆发累积的数量。

 

科学家预估,以当前的速度,不到百年,人类就可以再次创造地球史上第六次世纪灭绝。

 

这,就是我们留给子孙的地球。

 

写于地球日(Earth Day)4/22/2025

(图片来源 网路)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