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如人生
过了几个月惫懒而舒适的日子。尽管上班的时候天天盼着周末,但是最不乐意见到的节日,就是九月的劳工节。意味着夏天结束了。
暑假,许多人满世界跑,我只爱待在这东北的小角落,气候宜人。除了吃吃喝喝,又重温了几出剧,没料到,和年轻时的感受大不相同。
Les Misérables
应该是我到美国之后最早看的音乐剧。 「孤雏泪」是小时候读过的少数几本中文版的雨果,即使听不懂,也不妨碍我对剧情进展的了解。而且在台湾时,根本没机会看现场的百老汇音乐剧,如今飘洋过海来到纽约边上,怎能不去百老汇?后来,Lion King 去台北巡演了,鼎泰丰来纽约开店了。地球果真是圆的,走着走着,彼此就错了位。
第一次看 Les Misérables,有对舞台设计的惊奇,对旋律的喜好,以及第一次看音乐剧的兴奋。除此之外,并没有过多的人世悲凉。在一起看剧的都是年轻气盛的留学生,我们最大的悲伤只有失恋,悲惨世界,只是故事。
数十年后,自己的,别人的,书里的故事,不知怎么就变成了人生的经历,再看「悲惨世界」,除了对音乐的喜欢,更多了对戏里人物的共情,不只是与主角们,还有,年轻的学生,厂里的女工,妓院里被压榨的女性,甚至那贪心无良的夫妻。他们只是用自己知道的法子挣扎生存。
是谁把他们逼到那样的境地?戏里没说,年轻时的我也没看见。
Water for Elephants
这是多年前的畅销书,后来也拍了电影。太久以前看过的书,老实说记不清了,电影拍的也还行。这次来纽约,没怎么做功课,只因为知道故事,顺手就买了两张票。突然想起几年前,和木头在 Broadway 闲逛,木头看见前面看板上是 Hugh Jackman 主演的 The Music Man。转头问我:「你不是很喜欢 Hugh Jackman 吗?要不要看?」,当然!
结束后,我还沉浸在这么近距离看帅哥的兴奋中。木头也感慨,Hugh 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又唱又跳的真是佩服。等等,「你以为他几岁?」我问,「他不是超过60了吗?」木头答。唉,这木头,Hugh Grant 和 Hugh Jackman,那是一个人吗?虽然两个我都喜欢。
Water for Elephants 没有大明星,对于马戏团的舞台设计运用了一些巧思,几个体操演员在空中的飞转旋跳,也让人看得禀气凝神。虽是音乐剧,更像看了一场马戏。
Romeo and Juliet
其实我不是特别喜欢莎士比亚,只因为我的英语程度看16、17世纪的莎氏语言实在吃力,我从来不和自己过不去。这一次是老卡夫妇强力推荐,于是和老麦夫妻一起,酒酣耳热之后,三对老夫妻进了戏院看少年人的恋爱悲剧。
然后,我就必须为自己的肤浅无知对莎翁致歉致敬。
这是本地的一个小剧院,浅浅的舞台,靠着几个木箱子,竟也成功的营造出了不同场景。演员的服装是现代式的成衣。简约的舞台风格,竟然没有让人生出与时代不符的违和感。他们的语言非常贴近原著,我竟然听懂了。更让我惊讶的是,阖上眼都能听出剧情的张力。
原来这就是莎翁语言的魅力。数百年后,竟然让一个母语非英语的人都能感受到。
Star Wars In Concert
除了我之外,全家都是星际大战影迷,木头更甚。当 Boston Pops 推出星际大战 Film In Concert,现场听 John Williams 的音乐还是挺让人期待的。片头曲一起,整个音乐厅就炸开了锅。再好的音响设备,又怎能比得上近在咫尺的乐团?除了交响乐团,还有一整个音乐厅的同好,一起看电影,该笑、该哭、该喝采的共鸣。剧终,Keith Lockhart 谢了好几次幕,观众们仍然不肯走,他无奈地频频挥手跟大家道晚安。我知道你累了想回家,可是我真不舍得结束这样一个梦幻的夜晚。
~The End~
祝秋安。
翻译真的是困难的学问,任何好的翻译都必须精通两种语文。文学是语言+文化,缺少一样就译不出好文章了。
小时候觉得那些爱的死去活来的爱情,真是凄美感人。现在啊,更加理解好死不如赖活着。:)
如果不是因为朋友推荐,我也不会掏腰包买票去看罗密欧与朱丽叶。:)
祝秋安。
祝秋安。
终于见你码字了,不写字。:)
原版罗密欧朱丽叶,其实我失望。青少年恋爱冲动。悲剧可以避免。
那部悲惨世界,五月在我们这边呢。我还没有看过百老汇。
哇,码农这收获也太大了吧,哈哈哈。Hugh Jackman 和Anne Hathaway 2012的”Les Misérables“印象深刻,刚写了篇文。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