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碼農學寫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2023-10-21 08:18:35) 下一个

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近日在一个社交媒体看见有一对父母以「为孩子好」的理由,准备放弃在台湾的舒适生活,带着两个青少年举家移民美国,在群体里发文取经。

 

据他自述:夫妻两四十多岁,都在小学当老师,有两个孩子,老大快上国中了。有房产和存款,房子是父母帮忙买的,如果把房子卖了大约可以有一百万美元的资金。他说自己没有其它专业,英文也不好。孩子在台湾读书辛苦,出路不多。为了孩子的前程才想移民。

 

在台湾当老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虽不能大富大贵,但能一生安乐无虞。台湾物价合理,更有全民健保,有房有产,夫妻都有稳定的工作永远不怕被裁员。他的生活已经是许多人一辈子追求的目标。如今「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准备放弃这一切,来美国,也许开安亲班、做小生意、去餐馆打工,或重回学校读计算机。

 

从他的自叙里,似乎家境小康,父母还能帮忙买房,白领阶级,愿意为了孩子来美国刷碗。姑且叫他们「迷茫的父母」吧。

 

文章在群体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迷茫的父母」有一些从台湾看美国的假设,引起不少在美国摸滚打爬数十年新旧移民的不吐不快。

 

假设一:夫妻俩当小学老师的经历可以移植到美国开安亲班。

这个假设我觉得只对了一半,当老师的经验可以移植,开安亲班牵扯到各种市调与市场拓展计划,和当老师怎么能一样呢?在台湾满街都是安亲班,还个个门庭若市,小孩放学直接去安亲班是常态,开安亲班赚钱看起来挺容易的。在美国,会是一样的吗?我直觉:谁去上安亲班啊? 「迷茫的父母」直觉:谁都要上安亲班呀!也许我也是那个自以为是的人,毕竟美国太大,我看见的只是麻州这一块畸角角。

当一个人一辈子只在一种环境里,只看见一种现象,是不是就产生“全世界都一样”的错觉?

 

假设二:他说自己没有别的专业,英语也不好,想做小生意,因为门槛低。

这个假设也许成立,我还是有点疑惑。门槛低只代表入门容易,进了门能不能维持,应该是另一回事吧?

 

假设三:回学校念个计算机专业,学成后吃穿不愁。

原来计算机在世人眼中,门槛也不高。而且听说刚毕业的小伙,起薪二十万,条件好的也许五十万,可惜那全都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前一阵子有人问我,“当这么久的码农,财务自由了没?”。唉,诛心呐!

 

假设四:只要到了美国,孩子就能开心学习快乐成长,轻轻松松上藤校。因此父母的所有“牺牲”都值得。

轻轻松松上藤校?究竟是谁在台湾造谣?

 

且不追究到底是谁造谣。瞧瞧这父母说的冠冕堂皇,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但是仍然能上名校。这孩子学习有压力,究竟是谁造成的?他的老大都快上中学了,应该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好好和孩子谈过,怎么规划自己以后的人生,难道只是父母一厢情愿,觉得只要到了美国一切都只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亚裔社会里,为孩子“牺牲”的父母挺多的,所谓牺牲确实是一厢情愿的为孩子好,然后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应该照着我们安排的康庄大道往前走。

 

我运气好,初为人母就读到了纪伯伦(Kahlil Gibran的《孩子》,从此奉为圭臬从不为难自己和孩子。纪伯伦开宗明义就说了:你的孩子不属于你,你只是把他们带到这个世上的一个工具。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

 

父母可以给子女爱,却不能把自己所想强加给他们。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

 

毕竟他们的未来不是我们能全程参与的。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孩子是弦上的箭,你就是那张拉满的弓,用你的爱把他们送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6)
评论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伊猫' 的评论 : 谢谢来访。这要搁从前,得出去走走才能长见识。现在指间点点就能展出无穷尽的知识,眼界和住哪儿,关系就不大了。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谢谢可可,就这意思!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梧桐之丘' 的评论 : 谢谢您。这扮演爸妈,也是得找好定位,是吧。:)
伊猫 回复 悄悄话 台湾地方太小。走出去都是好的选择。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1

同意沈香,码农的文让人思考。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最后一句很美!真的不必为难自己,为难孩子。家庭第一。家庭好了,孩子自然也好了。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孩子是弦上的箭,你就是那张拉满的弓,用你的爱把他们送向更高更远的未来。”说得到位,给力!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hniu' 的评论 : 同意您的看法。父母能留给孩子最大的资产是身教。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格利好。非常赞同您说的。也许他们有难言之隐,又或者只是表达得不够清楚,所以在网上对他们疏漏的计划,引起广大的讨论。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采心好,你的电台播报好专业!
我所看见的华人父母几乎都是一心一意扑在孩子的学习上,弄得全家都累。注重孩子的教育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方法用错了,心态也没摆正,那可是真正的吃力不讨好。
祝采心周末愉快。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就是啊,所以才让人特别担心,大人自己的选择,后果自负,孩子无辜,草率不得呀。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唉,我是把头埋沙里的鸵鸟,总不敢正视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那就不是移民是逃难了。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沈香好。沈香在台湾生活,了解他们的情形在台湾已经算不错了,所以在网上对他们看似草率的决定,引起很多讨论。而我最关心的仍然是孩子,他们所列出的理由让人觉得他们思虑疏漏,与其说为了孩子的前程一搏,更像赌上了孩子的前程。
祝沈香周末愉快
ahniu 回复 悄悄话 parents have a duty to teach children morality.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听博主所转述那对父母想移民美国的几个理由,似乎都不大充分。可能还有其它隐衷没有透露,比如对在中美战略竞争夹逢中讨生活的台湾前途的担忧和焦虑。如果是前者,则不必着急现在移民美国,可待孩子大些自己作主;如果原因是后者,则不管有多大困难,父母已经作出了准备克服,现在移民美国都是理智的选择。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轻轻松松上藤校?究竟是谁在造谣?————码农问得好。俺周围有不少朋友,是半道带孩子移民来美的。我发现若在一般学区安家生活、而孩子本身也比较努力,那么孩子高中毕业后的升学结果,多半还不错。但若是挤入好学区,而孩子的学习能力一般般的,反而结果很惨,有的甚至只能上社区大学,因为好学区的竞争力太强,基本都是一星半点儿的名校名额,一大帮人彼此死磕,而学习不佳的学生自然轮不上:))

愿码农正有个好周末!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英语不好怎么做生意,读计算机?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如果把“为孩子好的理由” 改成 “担心台海战争”就更充分、自然了。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赞碼農这篇好文!碼農提出了许多华人父母都很关心的问题,要不要为孩子做出牺牲?做多大的牺牲?碼農分享的Kahlil Gibran的观点我非常认同,说得很好!碼農针对“迷茫的父母”提出的论点我很赞同,“迷茫的父母”在台湾已经过得很不错了,如果他们的孩子学习很用功,以后大学毕业了可以去美国留学深造,台湾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的。谢谢碼農好文分享!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elfie' 的评论 : 谢谢elfie。这样看来安亲班倒也可行,但是他们必须加强自己的语言能力,方便与父母沟通。更必须了解各地的法规,毕竟与孩子安全有关的各种问题,绝不容小觑。
elfie 回复 悄悄话 There are after school care in the U.S too. My school district has it, called Prime time. And there are many childcare facilities offering after school care because school dismissal is at around 3pm, lots of parents are still at work. About 10 to 15%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go to daycare after school. $120+/ person/ month in our city. You got to open a daycare center though, not just provide after school care.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好。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课题。我不是站在反对者的角度,只是希望父母在做出这一类决定的时候,不应该只是盲目的想着,“为了下一代好”,什么样的牺牲都可以。而是必须理性的分析利弊,如果孩子够大,更不能替他们做决定,至少必须听听他们的心声。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陶琴' 的评论 : 谢谢陶琴支持。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Kahlil Gibran的《孩子》,经典,我也是特别的喜欢。有认识的人放弃中国的一切,来美国陪小学的孩子的,不容易。。。
陶琴 回复 悄悄话 博主高見,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支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