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希腊纪行 漫步雅典

(2025-08-29 04:58:03) 下一个

雅典是一座浓缩了千年历史的城市。除了雅典卫城和国家考古博物馆之外,还有众多古迹和景点供游人观赏。在雅典停留的3天里,我们几乎走遍了所有主要景点,被这座城市的复杂气质吸引。

雅典古市集(Ancient Agora of Athens)位于卫城的北部, 建于公元前6世纪,作为古希腊时期的政治、商业和社会中心,古市集见证了雅典民主和文化的辉煌历史。

对于实行民主制的希腊而言,古市集是他们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苏格拉底、柏拉图常在集市上与人辩论。在希腊的历史上,这里多次因战争被摧毁。后来,考古学家将这片区域整个从一个曾经的居民区下方发掘出来,让今天的人们得以一窥古希腊时代的市民生活与公共空间。

古市集占地广阔,行走其间随时可见不远处卫城高踞山巅的身影。市集内遗址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赫菲斯托斯神庙(Temple of Hephaestus )和另一座重要建筑斯多亚·阿塔斯托(Stoa of Attalos)。

古市集中最醒目的建筑,当属阿塔罗斯柱廊(Stoa of Attalos),也是整个卫城景区唯一修复得比较完整的建筑。

阿塔罗斯柱廊建于公元前159年,至公元前138年完工,在那之后,这座建筑成为了历史上最早的购物中心,并用于举办各种重要的活动和仪式。这座长廊式建筑由帕加马国王阿塔罗斯二世(Attalos II)出资建造的。

公元267年,日耳曼部落赫鲁利人(Heruli)血洗雅典,阿塔罗斯柱廊遭到严重破坏,随后逐渐被废弃。直到现代考古发掘,今天人们将它重新翻新,作为市集遗址博物馆。

古市集西部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筑,这就是供奉工匠和锻造之神赫淮斯托斯的神庙(Temple of Hephaestus)。

神庙建于公元前449年至公元前415年,处于伯里克利(Pericles)领导下的雅典黄金时代,与帕特农神庙的建设同期,属于雅典大规模公共建设项目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神庙被改建为基督教教堂,献给圣乔治(Agios Georgios),这一用途使其免于被毁坏,得以较好保存。

除此之外,市场集中目前存留的建筑大多是一些断壁残垣。宙斯柱廊(Stoa of Zeus Eleutherios),这里曾是苏格拉底讲学的地方,目前只存留地基,还有个别断柱,主体建筑早已不见了,

雅典古市集之外,还有一个的罗马集市(Roman Agora),是罗马人占领并统治希腊之后建立的类似公共场所。其中最著名的遗迹是雅典娜领袖之门、哈德良图书馆和风之塔。

雅典娜领袖之门(Gate of Athena Archegetis),一座多立克式门廊,建于公元前11年,献给雅典的守护神雅典娜,由恺撒和奥古斯都资助建造的。

风之塔(Tower of the Winds)由一位马其顿的天文学家所建造的八角形大理石建筑,建于公元前1世纪,塔上雕刻着八位该方位风神的浮雕神像,集钟表、风向标、日晷和指南针功能于一体,是古代科技的杰作。

哈德良图书馆(Library of Hadrian)建于公元132年,由罗马皇帝哈德良资助兴建。图书馆的西侧立面是保存最完好的部分,七根科林斯式立柱至今屹立,成为遗址的标志性景观,其庭院和内部房间的部分墙体和地基依然可见。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Temple of Olympian Zeus)位于卫城以南,距离宪法广场不远。这座神庙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但直到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哈德良时期才最终完成,历时约600多年。宙斯神庙原本由104根高达17米的科林斯式大理石柱组成,其中仅有15根保存至今。其规模宏大,象征着对宙斯——众神之王的崇敬和敬畏。但很可惜的是,今天只能从占地广阔的地基想像这个神庙的规模,建筑主体已经几乎荡然无存。

哈德良拱门(Arch of Hadrian)是一座融合了古希腊建筑风格的古罗马式凯旋门, 是为了纪念这位热爱希腊文化的罗马皇帝于公元132年访问雅典而建造的。拱门的上半部分类似希腊神庙门楣,下半部分则是典型的单拱式罗马式凯旋门。拱门则标志着老城区与新城区分界线,区分了由古希腊人建的老雅典和古代罗马人建的新雅典。从拱门处可以看到卫城。

泛雅典娜体育场(Panathenaic Stadium)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完全由大理石建造的体育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时期。那个时候这里每四年举办一次泛雅典娜运动会——这是雅典 最重要的宗教节日和庆典之一,以纪念城市的守护神雅典娜。这里最初就是一个赛马场,经过一系重建,逐渐形成了如今所见的结构。

其中最有名的一次修建,是公元2世纪罗马时期,雅典富豪希罗德·阿迪库斯(就是前面提到在卫城修剧场的那位)主持扩建,使用与卫城一样的潘特里克白色大理石覆盖,座位区扩展至5万人容量。

但在那之后,这座全世界第一座也是唯一的 大理 石体育场,因为罗马皇帝颁布的宗教活动禁令而被废弃, 逐渐沦为雅典市民的建材购买商店。直到19世纪末期,顾拜旦(Coubertin)提出恢复奥运会的想法,时任希腊国王奥托一世下令对该体育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重建,以备战第一次奥运会。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里举行。可以说,这座体育场见证了顾拜旦奥运梦想的实现,也经历了奥运会从古代延续到现代的坎坷历程。

今天的泛雅典娜体育场,除了作为旅游景点之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体育场地,经常用于举办各种体育赛事、音乐会、文化活动和庆典,是雅典马拉松比赛的起点和终点。与此同时,它是每届奥运会传递圣火中的重要场所,圣火往往会从古代奥林匹克遗址点燃,传递到泛 雅典娜体育场,然后在这里将圣火转交给下一任主办国。

相比于现代体育场多见的封闭圆环形状,这种一头圆一头方的体育场就显得特别的古希腊 。此时的体育场里游客非常少,加上周边无穷无尽的泛黄的大理石座椅,真的给人一种置身古代竞技场的错觉。

竞技场的一端,卫城山遥遥在望,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帕特农神庙。

从体育馆出来后,我们沿着大街一路走去,来到了雅典市中心最有文化的地方:所谓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三部曲,分别是国家图书馆、雅典大学和雅典科学院,这三座建筑都是希腊独立后仿照古希腊建筑建造的。

第一部是希腊国家图书馆。立面采用多立克柱式,入口处有宽大的阶梯和对称的柱廊,气势恢宏。图书馆里面收藏着大量希腊早期的珍贵手稿。不过,我们没有时间进去瞻仰。

第二部是雅典大学。建筑正立面是爱奥尼柱式,入口处有彩色壁画和雕塑。这是巴尔干半岛上最早的一所大学,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这座大学虽然不是很著名,建筑却很气派。雅典大学有时也被称为“雅典学院”,但与柏拉图学园无直接历史关联。否则把校史直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的雅典学院?那有多牛逼呀!

公元前四世纪,在地球上许多地方还尚未开化出时候,在雅典还真的兴办起一所大学。这就是由柏拉图主持创办的一所综合性学校,教授哲学和自然科学;后人通常称其为柏拉图学园(Plato’s Academy)。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众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柏拉图学园不仅开办得早,而且持续时间长,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第三部是雅典科学院,建于1859-1887年,外观富丽堂皇,既漂亮又古典。这是模仿了雅典卫城伊瑞克提翁神庙设计建造的。石柱是爱奥尼亚柱式,6根石柱顶着山角楣,门楣里面雕刻着11位古希腊大神,中间是宙斯。

两旁两根精致的爱奥尼克式立柱上站立着宙斯两个最优秀的子女:智慧女神雅典娜和太阳神阿波罗,而台阶旁的两座雕像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师生俩,他们天天沉思着坐在这里,注视着科学院的人们的进进出出。

告别那三座充满希腊风格的文化建筑,继续前行,就来到了著名的宪法广场。这里是希腊国会所在地;而对游客来讲,更吸引人的是广场上的士兵换岗是雅典一景。

宪法广场(Syntagma Square)位于雅典市区的中心,为纪念1843年希腊实施的第一部宪法而命名的。广场的南面是国会大厦,也是原来的皇宫。国会大厦的台阶下,是著名的无名战士纪念碑(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而卫兵换岗仪式,就是在无名战士碑前举行的。

快到11点钟的时候,议会大厦前的人渐渐多起来,游客们围成一圈。突然,三个希腊士兵迈着正步走来。世界上最别开生面的士兵换岗仪开始了。

整个换岗仪式持续十分钟。希腊士兵的装扮很奇特:头戴红色的无沿圆帽,从头顶还垂下一绺黑色的流苏,身穿白色裙装,白袜加大头鞋,鞋前面还有一个黑色的毛球。

希腊士兵迈着缓慢的步伐,一举手一抬足都交代得非常清楚,夸张的动作让人忍俊不禁,与士兵们的严肃表情形成鲜明对比,这恐怕是全世界最独特的士兵正步了。

宪法广场对面是当地一条著名的步行商业街---女人街(Ermou),这里集中了各种时装专卖店、皮草店,还有刺绣品和手工制作的服装出售。

雅典最古老的东正教堂(Church of Kapnikarea)就在女人街的尽头。这座11世纪的拜占庭教堂是献给圣母玛利亚,几经战火破坏,教堂几乎损毁,在19世纪修复后,教堂外观斑驳厚重,内部有精美的圣像墙。

雅典最美教堂—大都市天使报喜主教堂(Mitropoleos Cathdral),建于19世纪。大门门楣上的金色壁画,宏伟的钟楼和拱门,广场上有君士坦丁十一世和大主教的雕像。

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圣像屏精美,穹顶描绘全能基督,穹顶悬臂上有四福音使者。

主教堂是旁边还有一座雅典最小教堂,这座精致的拜占庭教堂(Church of Agios Eleftherios),始建于13世纪,采用潘特立克大理石修建,精巧别致。

蒙纳斯提拉奇广场(Monastiraki Square)位于卫城北侧,与雅典古市集毗邻。广场周边有许多服装精店、纪念品店等等,街头商人的叫卖声与咖啡馆的喧闹交织,远处卫城的身影若隐若现。

普拉卡区是雅典最古老的街区,保留中世紀蜿蜒小巷格局,千年来几乎沒有改变。这里也是著名观光区,有大量的紀念品商店。

在雅典街头,常常会被一种矛盾感击中:一边是略显脏乱的街道和平庸的楼宇,一边是遥远记忆中的文明光辉。于是很容易生出错觉,仿佛古希腊早已随胜利女神振翅飞去,带走了属于这片土地的荣光,只在废墟与石柱间留下她飞过时散落的羽毛。然而,当我静静凝视这些遗迹时,又不得不承认:古希腊并没有真正远去。它通过罗马帝国的法律制度,进入了欧洲的根基;通过文艺复兴的思想艺术,点亮了近代的心灵。直到今天,它仍然流淌在我们的生活和血液中——在大学的课堂,在剧院的舞台,甚至在我们思考自由与理性的那一刻。也许胜利女神确实飞走了,但她并未消失,而是化身成一股无形的力量,至今仍陪伴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