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凯岛的第二天,我们从阿索斯出发,驱车沿着盘旋的山路向北。沿途山海相映风光旖旎,在灿烂的阳光下,心情好到极点。半小时后抵达菲斯卡多(Fiskardo),把车停放在港口附近的停车场,步行几分钟便来到小镇。
菲斯卡多(Fiscardo)坐落在凯法利尼亚岛北部的一个天然海湾,精美的威尼斯建筑依山而建。这里不仅深受游客欢迎,也是爱奥尼亚群岛最受欢迎的私人游艇停留地之一,小镇亦被称为“帆船之乡”。
菲斯卡多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所记载的古城帕诺尔莫斯(Panormos),在古罗马时期它曾是重要港口。
小镇得名于诺曼公爵罗伯特·吉斯卡尔(Robert Guiscard),1085年他占领了这座岛。今天看到的建筑都是威尼斯人在18世纪时建造的,保存至今。
凯法利尼亚岛在1953年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几乎摧毁了岛上的所有村镇。然而,菲斯卡多却奇迹般地幸免于难。这里也是价格较贵的国际化度假小镇。
小镇沿着马蹄形海湾展开。房屋层层叠叠依山而建,粉色、黄色、淡蓝色的外墙与红色屋顶交织,在绿色山坡和蓝色海水映照下十分迷人。
走在小镇狭窄的街道上、多彩的房屋,满布鲜花的窗台和门槛,一个转角也许就撞上一片倾泻而下的三角梅。
小镇港口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木质渔船与豪华游艇并列停靠。
海滨长廊上的商铺、餐厅与酒吧人声鼎沸,弥漫着活力与闲适的气息。
顺着路径前往 Zavalate 海滩,它是菲斯卡多湾内一处小海滩,白色卵石,碧绿色的海水清澈见底。海滩没有太阳伞、躺椅或酒吧等现代化设施,保留了自然原始的状态,
在海滩的旁边,有一处罗马墓地(Roman Cemetery of Fiskardo),是1993年在菲斯卡多港口附近意外发现的。
墓地可追溯到罗马帝国晚期,墓地紧邻海岸,墓地内发现了许多未受破坏的墓葬,包括石棺、土葬和瓮棺。和菲斯卡多镇一样,这片墓地也幸运地躲过了1953年毁灭性的大地震,因此得以保存下来。
沿着海滨小径继续前行,穿过松树林,大约10分钟就来到海湾北侧的威尼斯灯塔下。
这座古老的灯塔建于16世纪威尼斯人统治时期。它是一座圆形石砌塔楼,尽管经历了地震和时间的考验,它依然屹立于菲斯卡多港口。
灯塔附近的拜占庭教堂遗迹仅余残墙,但依旧能感受到它曾经的肃穆。
站在灯塔旁远望,可以清楚看见对岸的伊萨卡岛轮廓,那片海域曾在荷马的史诗里出现。
最后,我们来到 Emblisi 海滩。这里比镇上的港口安静得多,被绿色山林环绕,海水清澈如镜,海湾开阔,是个能让人停下脚步的地方。
这里游人不多,海水清澈见底,仿佛能直视到海底的石块。几个女孩在水中玩耍,她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离开费斯卡多后,我们直接驶向岛屿的东部。刚开出小镇,路上迎来了不速之客—山羊,两只山羊没有丝毫躲避之意。
在凯岛东部有个神奇的洞穴——梅丽萨尼洞(Melissani Cave)。它由一个巨大的溶洞和一个地下湖组成。1951年的一场大地震把洞穴的顶部震塌,惊艳的地下湖才被发现,1963年对游客开放。这是整个凯法利尼亚岛唯一的收费景点。
这个洞穴也有一段古希腊的凄美故事,传说宁芙仙子Melissanthi曾在这里向潘神求爱,遭到拒绝后投湖自尽,岩洞也因此得名。
洞穴的另一个神奇之处是,它的水位高于海平面,却是一座地下咸水湖。直到1963年经过颜料追踪实验才发现,海水来自岛西部首府阿尔戈斯托利附近的卡塔沃斯(Katavothres)。
游客通过人工隧道下到洞底,乘小船游览,不大的湖面上几艘小船,船夫边划船边讲解。午后阳光穿过洞顶,海水被照成梦幻的宝石蓝色,整个洞穴都被映照在一片蓝绿色薄雾中。
洞穴被一块石头分成两个部分,乘船可以进入里面,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形成了天然的回音壁。船夫不但负责划船、讲解、还能帮游客拍照,船至深处还得高歌一曲。
离开梅丽萨尼地下湖,很快便到达安提萨默斯海滩(Antisamos Beach), 沿途依然风光迷人。
Antisamos 海滩环境优美,被郁郁葱葱的群山环绕,遍布白色鹅卵石,海水碧绿清澈。这里与菲斯卡多的热闹截然不同,带着一种辽阔与安静。
海滩因作为好莱坞电影《科雷利上尉的曼陀林》(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的拍摄地而声名远扬。电影中的浪漫场景,使得这里成为许多影迷的朝圣地。
几位游客在海边安静地晒太阳,也有人下海游泳。坐在海滩上,望着天与海的交汇线,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