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南行意大利(2)马泰拉,从意大利之耻到文化之都

(2024-06-14 05:28:02) 下一个

从罗马搭乘飞机1小时便来到巴里。在机场取车后,沿着公路一路南下,路上车辆稀少,不到1个小时,当车轮停在“靴子”的鞋跟处,这就到了我们旅行的第一站 —马泰拉(Matera)。

马泰拉的萨西古城(Sassi, 意为石头),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是人类居住的最早城镇之一,距今约有七千年的历史。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几千年历史沉淀之后的余威和留存至今的淳朴民风,孤独星球曾把它评为[世界上的失落文明城市]。

在漫长历史长河中,马泰拉的统治权也多经更迭,从古罗马到伦巴底,甚至它还在拜占庭和德国皇帝的角力中左右为难,又曾经被来自北方的诺曼人统治,后来又成为西西里王国的一部分,在意大利统一后,于1927年成为马泰拉省首府。

7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开创了依山而建的岩洞民居。人们在最初开凿石窟时,主要是为了收集雨水,许多干旱地区都会采取这样的做法。在洞穴中,水气凝集,导致水源的聚集,同时让洞穴保持恒温,冬暖夏凉。地处缺水环境的马泰拉拥有强大的雨水收集系统,当地人将雨水集中在几个蓄水池中,并利用地心引力让它流向城镇的各个角落。曾几何时,马泰拉是意大利东南部最繁华的地区,智慧的马泰拉人开创性的水源系统让这里的一切变得生机勃勃;在13世纪时这里繁荣昌盛,并在17世纪成为了巴西利卡塔大区的首府,一直持续到18世纪。

18世纪后,人口急剧增长,严重破坏了整个石窟民居的生态平衡。空间的不断压缩导致卫生状况恶化,由于人畜混住、环境潮湿、疟疾等传染病肆虐,马泰拉的新生儿死亡率一度升至463/1000。在20世纪40年代,意大利作家卡洛·列维(Carlo Levi)的《基督止步埃波利》(Cristo dive fermato ad Ebola)书中对马泰拉的落后、贫穷和绝望的描述引起了举国震动,一度被视为意大利之耻。

从1952年起,政府花了六年时间在老城区边上建了新城区,老城渐渐被遗弃了,很多洞穴都废弃了,因此马泰拉又有“失落之城”的称号。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马泰拉人因对故土的眷恋,在离开后又重新回到这里,同时这种生活方式也引起了许多外地游客的好奇。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起,那些被遗弃的脏乱差石窟被改建成了别致的餐厅、酒吧和酒店,更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整个小镇重新焕发了活力。

1993年,马泰拉镇以“地中海地区最杰出、最完整的洞穴民居和与地形相适应的生态系统等特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于2019年当选为欧洲的文化之都,这对于曾经的穷乡僻壤,一度被抛弃空置成为废城而言着实不易。

抵达马泰拉后,已近黄昏,在酒店稍事休整后,我们便来到维托里奥威尼托广场(Piazza Vittorio Veneto), 这是这座城市的主要广场,算是游览的起始点。广场周围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包括考古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市政厅等建筑。

著名的地下蓄水池(Palombaro Lungo)就位于广场底下。这个从16世纪起分阶段开凿,在地下岩石中挖掘出的水池深16米,长50米,容量达500万升,是这座气候炎热的石头城独特集水和储水系统。

从维特里奥托广场往南走,那是马泰拉的主要商业街。

在维特里奥维内托广场东侧有一个观景台,第一眼望见这些古代意大利人挖掘的居所时,这让我想起了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亚;站在观景台眺望的老城,鳞次栉比的石头建筑,犹如一幅层次分明的油画。

南侧的观景台上同样能够欣赏马泰拉老城的全景,这一侧看起来似乎更为壮观,除了老城,对面的峡谷和山峦都能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从观景台旁的小路下山,台阶蜿蜒曲折,真是一座迷宫,而这也正是马泰拉的精髓之处,千百年来,古城的样子完全如初。

沿着石子路向山上走去,一路都是沿山体开凿出来的石窟。人们用山石修整出拱形的门劵,家家户户由阶梯相连,一直绵延至山顶。

漫步在古城的石头路上,石窟古旧斑驳,好像被无数场雨浸润过,千瘪的枯藤扒在生锈的管道上。

小镇上除了一部分石洞被开发成酒店再利用,一部分变成博物馆,但不少的石洞丝毫没有人住的痕迹。几千年间繁荣、荒废、繁荣断断续续的,保留下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痕迹,好像在为这座小镇诉说着什么。

沿途有些岩洞民居开辟成了展览馆,里面复原了当时穴居的生活场景和家具陈设,洞内重要的一个特点便是都会有一个储水池,储存着一年四季生活所用的水源。这套智慧的雨水收集系统是马泰拉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

有人说:“无论从哪个方向靠近马泰拉,当你首次看到其著名的石窟民居时,肯定都会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

小城不大,只要熟悉了道路去哪里都不过十几分钟。沿着山体,不计其数的岩洞与石屋,整座古城仿佛一座巨大的石头城堡,风格迥异。

面对老城核心区的全貌,高耸的大教堂是老城的标志,这个是拍摄马泰拉萨西民居的经典角色之一。

在鳞次櫛比的石窟巷弄中穿梭,遵循主教堂钟塔,就像灯塔一样指引方向,不易迷路。

从山顶望去,石灰岩的山岗上,层层叠叠都是和山体一样颜色的石窟,从山脚错落而上,直至最高处的教堂钟楼。

老城东侧的山是一座满布山洞教堂的古迹区Park of the Rapestrain Churches of Matera, 也是世遗之组成部分,从这里可以眺望老城全景。

马泰拉至今还保留着150座岩洞教堂。从8-13世纪期间,一批修道士从土耳其逃亡到此,在漫长的几百年里凿出了众多简易教堂。这些岩洞教堂散落在萨西古城区,外表上并不出奇,但洞内绘有色彩浓厚的宗教岩画,与原始的山岩相互映衬, 其中以伊德里斯圣母教堂(Cheise Santa Maria de Idris)最具特色。这些岩洞教堂与土耳其卡帕多西亚的岩洞教堂如出一辙。

伊德里斯圣母教堂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洞穴教堂,整座教堂凿山而建,内部保存有12到17世纪的壁画,室内不允许拍照,但依稀能从壁画中感受到饱受岁月风霜而日久弥坚的守护。

圣彼得教堂(Chiesa San Pietro Caveoso)紧邻伊德里斯圣母教堂,是马泰拉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式教堂,教堂有一座醒目的钟塔,教堂修建在一个很险要的位置上,下面便是山谷。

沿着教堂旁平坦的大路行走,沿途视野很好,可以眺望山谷。

对面山丘上可以看到荒废的石窟,是旧石器时代最早开发的石窟区,但时至今日,荒草占领了洞口,门劵倾颓,缺乏修整的洞窟在自然侵蚀下,渐渐失去了人工的痕迹,回归原始的面貌。

Gravina峡谷的壮丽景色。

在马泰拉,无论从什么角度,总会看到一座高高的塔楼,那就是马泰拉主座教堂(Duomo di Matera)。以它为界,老城分为南、北两片石窟区。

马泰拉主座教堂位于萨西古城的最高处,它建于13世纪,是一座罗马式风格的建筑。教堂的立面上饰有玫瑰花窗,而拱门的装饰花纹则有着浓郁的拜占庭风格。教堂外观优雅,内部富丽堂皇,漂亮的穹顶和大量镀金的装饰,还保留一些褪色的拜占庭壁画。

古城还有精致华丽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Chiesa San Francesco d’Assisi)和圣乔瓦尼·巴蒂斯塔教堂(Chiesa San Giovanni Battista),圣阿格斯蒂诺教堂(Chiesa San Agostino)等教堂。

站在马泰拉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教堂前,让人不禁唏嘘;如果说有一种力量,能让马泰拉走过千年的艰辛岁月,那它一定是虔诚而笃定的信仰……

在马泰拉驻足,看着晨晖散落在大大小小的石头上,古老的中透着生机。

马泰拉古城那苍谅的外形,真的可以让人浮想联翩,也让人联想到东方古老的基督诞生地。《基督诞生地》近20部著名电影都来到这个古老的城市取景。

当我们漫步在山间小路上,触摸着古旧的墙壁,感受着马泰拉的千年史;在这个靴子国中,马泰拉,不似罗马拥有帝国的辉煌,却有更久远的历史;不似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璀璨,却展示着人类历史上重要发展阶段的建筑及地理环境综合风貌;不似威尼斯波光粼粼,却有远山的沧桑……

马泰拉古城洞穴民居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一直在峡谷两边的山崖上静默地存在着、蔓延着,成了几千年来那些山崖的一部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淡白宁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非常感谢您如比详细和深刻的留言!您对马泰拉的见解和描述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再次体会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您的留言不仅展现了您对马泰拉的深刻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共同热爱。期待能听到您更多的见解和感受。再次感谢您的分享!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马泰拉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历史悠久、建筑独特,以及在经历了荒废和繁荣之后重新焕发生机的能力。这座城市的岩石建筑和水源系统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利用,而马泰拉人的坚韧和信仰也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风景的角度来看,马泰拉都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吸引力。每一个洞穴、每一座教堂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古老文明的魅力。

在马泰拉的古城里漫步,可以感受到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体会到岁月的痕迹和文明的底蕴。这座城市的故事,正如城市本身一样,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故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欧洲文化之都,马泰拉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细细品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和美丽。
淡白宁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非常感谢你的厚爱和支持,你的默默关注和鼓励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希望这些文字能为你带来愉悦;也欢迎你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
淡白宁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世界在我心中' 的评论 : 马泰拉这个世遗小镇确实值得一游,它会给人留下深刻记忆。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你的游记篇篇都是精品,虽然没怎么留言,但为了便于查找,早就加了书签。感谢你的分享。
世界在我心中 回复 悄悄话 太有特色的一个小城市,如去意大利会去这个城市看一看。
淡白宁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ordeaux94' 的评论 : 非常感谢你给予的评价。很高兴知道你继续跟读中,希望这些能够对你的旅行多有帮助。
淡白宁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unfengfeng' 的评论 : 感谢您分享如比动情的诗歌。您的诗句不仅让马泰拉在文字中更加栩栩如生,也让我感受到您对这个地方的深深喜爱。
Bordeaux94 回复 悄悄话 文字优美,描述详细,图文并茂。谢谢分享。继续跟读中……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马泰拉
梳理你的辉煌总让我心疼
落下的碎屑
卷起的烟尘
堆起一座主教堂的钟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