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109 布达佩斯 4:城堡与教堂 海外篇之九

(2024-07-23 16:21:27) 下一个

多瑙河西岸的布达曾是奥匈帝国的都城,开发得较早,山上有巍峨的王宫和城堡,俯瞰着多瑙河平原,。而东岸的佩斯地势平缓,开发得晚;是现代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有现代建筑和广场,也有烟火气十足的老城区。正是所谓“布达的看台,佩斯的风景”。

在布达佩斯的第二天(July 7,2023),行程排得满满的。早上我们带好行李,离开游轮,先去了布达的城堡山,参观了著名的渔人堡和马蒂亚斯教堂。下午去了酒店,晚上参加一场乡村俱乐部的晚宴,欣赏匈牙利民族歌舞。

前面说过,布达佩斯和布拉格颇有些相似,都是一条河从城市中心穿过,河面上有一座座桥梁,河边的山上有皇家城堡。在布拉格,我们的女导游是历史老师,她真心热爱她的国家和她的专业,说起捷克的千年往事如数家珍。而布拉格的导游年轻新潮,生气勃勃,对历史却不甚有兴趣。这似乎也是这两座城市的区别,如果我年轻三十岁,有机会移民欧洲,我会选择布拉格。但也会常常去布达佩斯旅行充电(这是白日梦啦)。

布达城堡山

布达城堡建在多瑙河西岸的山上,城堡山好似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周边分布了很多历史遗迹,展示出匈牙利民族的历史。其中包括有规模宏大的布达皇宫,马蒂亚斯教堂、白色的渔人堡等历史遗产。站在这里眺望,多瑙河从脚下静静地流过,东岸的国会大厦、链子桥,佩斯城区和远处群山尽收眼底。

一千多年前,长途跋涉的马扎尔人选择在布达定居;这里依山靠河,居高望远,易守难攻。在布达皇宫东侧入口的门柱上,有一只展翅高飞的图鲁尔神鹰雕像。据传当年是这只雄鹰,双脚抓着一把宝剑,在游牧民族马扎尔人前面引路,从乌拉山西麓向西南行。在896年,神鹰将口中宝剑扔在多瑙河畔这片水草丰美的盆地上,从此马扎尔人在此地定居,匈牙利由此诞生。

在城堡山的广场上,有马扎尔大公伊斯特万骑马的雕像。前面两篇讲过,他在公元1000年归信基督教,被罗马教廷册封匈牙利国王。

在1241-1242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统领的钦察国的蒙古大军,大举入侵欧洲。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为抵御敌人,在布达山上修筑城堡、高墙。布达城堡在数百年中,历经多次战火、被毁与重建。

蒙古人离开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1368-1437)将原来的皇宫改建为哥特式。

不过在1541年至1686年,奥特曼土耳其占领了布达佩斯,布达王宫被当作军营及清真寺使用,再次受到严重损毁。直至17世纪,哈布斯堡王朝打败土耳其,王宫在1851年被重建成巴洛克式。二战后期,在1945年苏军和德军在布达佩斯交战,王宫几乎焚毁殆尽。

目前的布达城堡依山势而建,长约1500米,宽400-500米,有三个城门可以通行。城内有平行街道和几个广场,在中心广场上建了一座哥特式的圣母教堂--马蒂亚斯教堂。城内还有国王圣埃蒂安的雕像和圣父圣子圣灵圆柱。布达皇宫本属于王室,目前皇宫中心部分已改为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和美术馆。不远处的山多尔宫是匈牙利总统官邸。游客们今天所见的王宫是二战后重建的。

1987年,布达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渔人堡

渔人堡(Halászbástya)在城堡山北边的马蒂亚斯(Matthias)教堂前方,是一个新哥特式和新罗马风格的城堡观景台,因早期这里曾是渔夫村落而得名。中世纪时,这里的一群渔夫,奋力抵抗入侵者;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在城堡山坚固厚重的城墙上,兴建了这组纪念塔。

现存的渔人堡修建于1895年到1902年之间,设计师是弗里杰·舒勒克(Frigyes Schulek),他也同时负责重建马蒂亚斯教堂。他在原本残存的中世纪城墙上修建了全长一百多米长的新墙,都是用白色石头筑成。不但外观美丽,也是最佳观景台。在城墙上行走,向内看,可以看到城内中世纪风格的市井、城楼,教堂,向外和山下看,则可以看到美丽多瑙河、玛格丽特岛、东面的佩斯,以及盖勒特丘陵(Gellért Hill)的全景。

重修的城堡,在城墙上有七个白色椎体小塔,代表了匈牙利祖先马扎尔人的七个部落。小塔由回廊连接,造型别致,像迷宫一般,又颇像迪士尼乐园的城堡(或许迪士尼是从渔人堡得到启示),这一组戴了尖顶帽子的童话式小城堡,非常养眼。

这里的数尊青铜雕像也颇令人瞩目,其中最著名的是匈牙利国王伊斯特万一世(I. Istvan)的骑马铜像,它建于1906年,位于马蒂亚斯教堂与渔人城堡间,基座上的浮雕刻画了国王的生平故事。在二战期间,渔人堡近乎被战火摧毁。战后,弗里杰·舒勒克的儿子亚诺什·舒勒克在主持了修复的工程。

城堡山不仅是重要的历史遗址,也是无法复制的自然景观。多瑙河道在这里 呈现弧形流转,西岸的城堡山可以俯瞰大半个佩斯城。而从佩斯看对岸的高山城堡,更是一幅美妙山水和巍峨古迹相对应的风景画。

马蒂亚斯教堂(Mátyás-templom)

与渔人堡相邻的,是建在城堡区中心的圣三一广场上的马蒂亚斯教堂。马蒂亚斯(又译为马加什 1557-1619)是匈牙利国王,还是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1612-1619)。 这座教堂的正式名称是圣母教堂,又称为加冕教堂。

根据教会的记载,教堂最初建于1015年;不过文字历史纪录多从七百多年前开始,13世纪中叶,是匈牙利历史上的黑暗时期,1241年,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长孙拔都汗率领下一路西征,铁骑所到之处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当时的国王贝拉四世为保家卫国,修筑了这座城堡。可惜蒙古人没用多久就征服了整个匈牙利,蒙古兵焚烧了王宫,这被称之为“鞑靼之灾”。

蒙古人退去之后,匈牙利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14世纪下半叶,皇帝西吉斯蒙德将原来的建筑改建为哥特式王宫。到了1541年,匈牙利又被奥斯曼/帝国攻占,匈牙利首都移到普雷斯堡(现在的布拉迪斯拉发),绝大多数教会的珍品运往那里。这座大教堂被改为军营和清真寺,装饰墙壁的壁画都被清除。

 在大教堂顶上有一只乌鸦的雕像,传说马蒂亚斯国王执政期间,有人想用有毒的戒指暗害国王,一只乌鸦飞来将毒戒指叼走。因此乌鸦就成了王室的保护神和吉祥的象征。

这座教堂也是“圣母显灵”的地点。1686年,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的欧根亲王,带兵围困了城堡山。此时教堂的一面墙壁倒塌,隐藏在墙后的一尊圣母像出现在正在祈祷的奥特曼穆斯林军人面前,敌军士气崩溃,城市在当天就被夺回。

到二战期间,1945年苏军和德军在布达佩斯交火,德军死守城堡山,王宫几乎被炮火焚毁殆尽,现在的王宫是战后重建的。

加冕教堂和建筑风格

自贝拉四世开始建教堂,此后的几百年,有很多国王在此举行加冕仪式。其中包括1867年哈布斯堡君王弗朗兹·约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以及1916年最后一位哈布斯堡君王卡尔一世。这里又被称之为“加冕教堂”。

这里还是历代国王的婚礼举办地,比如馬蒂亞斯/马加什的两次婚礼在此举行;王室也在此举行仪式,欢送军队出征和迎接军人凯旋归来。大教堂是匈牙利历史重大事件的见证人。

经历了王朝更替和多次战火,大教堂建筑风格也多次改变。早期是哥特建筑风格,后来一度是巴洛克风格。到17世纪土耳其人被赶走之后,大教堂再次修缮,这次的修缮工作持续了一百多年,许多杰出艺术家投入了城堡的修缮工作。到1896年,负责这项工作的建筑师是弗里杰舒勒克(Frigyes Schulek),他将教堂又恢复到早期(13世纪)哥特式的风格,还加入了一些新设计,如钻石图案瓦和滴水嘴尖顶,也有十分壮观的马赛克镶嵌拱顶。可惜这些在二战中都遭到了破坏。

今天这座教堂兼具哥特、巴洛克和新罗马风格,其白色外墙和建筑造型都古朴典雅、简练明快。教堂的建筑布局故意不对称,在穹形尖顶的西大门两侧,有两座外形差距很大的尖塔。据说法国文学奖雨果说这座教堂是“一首石头交响曲”。

因其抛弃了传统的对称结构,整座教堂显出少女般的轻盈。南塔高80米,带有彩石花纹,北塔矮很多但带有4个角楼,拱顶用彩色玻璃镶嵌,墙壁和墙角造型多变,又显得稳重雅致。教堂的圣玛利亚门额上,有描述圣母归天的14世纪浮雕,教堂里面还有很多壁画,描绘了圣徒们的事迹,只是光线比较暗。

和布拉格城堡区的圣维塔主座堂相比,她不算宏大,但是教堂里有个艺术博物馆,在中世纪年代是个地穴宝库,收藏了王室的皇冠、许多封圣者的圣物、还有中世纪的雕刻、工艺品等。

皇宫和总统府

渔人堡和马蒂亚斯教堂都在城堡区北面,往南走就到了匈牙利皇宫,前面已说过了。皇宫在二战时受到严重毁坏,战后成立特别复兴委员会重建了如今的皇宫。

皇宫附近有一座二层小楼,是匈牙利总统的官邸,比起气派宏大的皇宫,这里显得很亲民。总统府前有两个木制的岗哨亭和两个持枪站岗的士兵,我们正赶上了士兵换岗(和布拉格类似),颇有些看演出的感觉,游客们围着近距离拍照。想起北京的中南海,别说照相,开车路过时都得目不斜视;减速都要被盘查。

参观过马蒂亚斯教堂之后,我们在附近的一家糕饼店,点了咖啡,也吃了顿简餐。他们的甜点挺好吃的。

我还专门去逛礼品店,买了两个穿匈牙利民族服装的小女娃娃,送给女儿。她们看第一眼时,都以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新疆娃娃)。匈牙利祖先和中国古代的西域族群,也算邻居吧。

晚上还有一场乡土宴席和土风舞。下一篇再说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