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冷血与报应(更新版) 云聊系列普通篇

(2024-06-01 15:36:48) 下一个

这篇文字post上去不久,发生了“四名美国大学教师周一(6月10日)在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吉林市的北山公园被袭击者刺伤”的事件。这事的来龙去脉目前还没有得出调查结论。说实话,美国也每天都有枪击事件。不过,我看到了一些美国人在社交媒体上对此事的评论,他们惊叹和愤怒的是,为什么那么多围观的人,却没有人伸出援手救护伤者……。其实“围观或漠视受害者”不仅仅是对外国人,对同胞亦如是。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69108429

中国有许多劝人向善的成语:如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扶贫济困、解囊相助等……

近些年来,国人对历史的冷漠(对文革和大饥荒毫无感觉),和对周围人痛苦的无动于衷,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似乎只有“钱”和“利”能刺激某些人的神经,同情、体谅等人类感情已经与他们绝缘了。在四、五十年前,即便萍水相逢,也会有人对困境中的人伸出援手;我本人就曾经多次受惠、得到帮助。伸出援手的人,绝没有任何物质方面的要求,纯是出于人性的良善,主动帮助完全不认识、以后也不会再相见的人。

中国有许多劝人向善的成语:如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扶贫济困、解囊相助等……还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描述人们在没有利益驱动时,表现出的正义、善良和乐于助人。而在手机拍摄行天下的今天,人们却是“路见异常、拔机相摄”。人们只想抢镜头挣流量,为了拍摄惊悚镜头,甚至见死不救。

比如,那些从山崖和大桥跳下自杀的影像,自媒体上比比皆是,却几乎没有见到有人相助的视频。那些水灾、震灾的惨烈影片,也层出不穷,救援的人在哪里呢?这些拍摄者是否想过,他们可以对遇难者伸出援手呢?至少也可以协助受难人打电话求援吧?有一个视频,拍摄一位年纪不轻的外国游客,跳下急流抢救一位落水人,岸上熙熙攘攘的人们(很多年轻人)都高举手机抢拍,没有人伸出援手…。

还有一个视频:一名过马路的女子被车撞后倒地,无数的人和车辆路过,没有一个人停下车救援;更恐怖的是,更多的汽车重复从她身上碾压过去。碾压她的司机,没有一个停下去看看她的死活。不要说这已经属于“故意杀人罪”,只要将心比心,这种事完全可能也发生在那些过路人和司机的身上,假设自己是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亲友,会是什么感受呢?今天人情的冷漠是赤裸裸的,令人四体生寒。

有人说,这是“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独生”的人从小得到众人的照顾,却不能体会他人的痛苦和需要。那么他们长大之后,上学和工作之后,难道不需要看老师和老板的脸色吗?其实“自私与无情”才是这些人的特色。

对他人痛苦的“无感”,演变成今天的社会问题,每个人好像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身边人的需要和苦难毫无感觉,根本不认为有“伸援手”的必要。

无神论者,不认为世间有报应,但是今天的社会新闻,又在在说明了报应无处不在。不管是落马的贪官,不孝的子女、设骗局的同伙人,诈骗犯,还有许许多多“肆意行恶”的人,其实或早或晚都得到了报应。

两千多年前,以色列人曾因行恶受到先知的警告:“恶人有祸了!他必遭灾难!因为要照自己手所行的受报应。”(赛3:11)他们却不悔改,后来被灭国,在世界上流浪了两千多年。就是圣经说的“他们必自食其果,必饱尝自己所设计谋的伤害。”(箴1:31)

以色列人后来悔改、也复国了。中国人呢?何时能接受教训,也悔改向善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