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扬帆向远方(上) --天主教/耶稣会-- 历史篇

(2023-11-28 16:40:26) 下一个

现任的教宗方济各,朴素亲民,个性爽直,他亦是耶稣会的成员……

宗教改革促进了天主教自身的改革更新。今天主流基督教派,已经与天主教会恢复了兄弟教会关系。这个过程很漫长,我只选重要的、与中国有关的说。

查理五世强促整顿

改教运动的冲击波,不但冲破了罗马教廷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带动了天主教内部的反省与改革。前面提到过:罗马帝国皇帝 查理五世(Charles V, 1500-1558),强力反对宗教改革,维护“天主教帝国”的道统。1521年,查理五世邀请改教者路德去沃木斯(Diet of Worms),在帝国会议陈述观点。路德当众宣告,除非能用圣经来证明他的错误,否则绝不妥协。于是教廷发布了一个敕令,宣布路德是异端和罪犯,勒令路德三日出境,三周内返乡。这之后路德在城堡中发表了许多文字,与教廷正式分道扬镳。

在1527年,查理五世派兵进攻和洗劫了罗马城,原因是教宗克免七世,参与了佛朗索瓦的反查理五世同盟。

许多人将此次进攻,看成是神对罗马教廷仰与道德腐败的惩罚,查理五世在对付新教的同时,也强烈敦促天主教内部的整顿。

查理五世南征北战多年,在1552年因战事失败,与新教的贵族签订了“奥格斯堡合约”,承认了新教的合法地位。

特兰托会议

新教的发展兴旺,让天主教内部也开始反省自身的腐败问题。当时的“整改”分内外两面,对内是要更建立更严格的规范,更注重神职人员的道德操守;对外则是要施行更有力的对策,来对抗宗教改革的大潮流。这场天主教的自我改革运动,被称为“反改教运动/Counter Redormation)。目的是重塑天主教的神学和信仰权威、也革除内在积存的弊端,更新天主教系统的内部。

特兰托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城市,隶属查理五世的统治范围。历时十八年的特兰托会议(The Council of Trent 1545-1563)是一个标志性的会议。http://zgggz.com/A/xiawujiangdao1/2018-09-24/426.html

从1545年到1563年,会议历时十八年,分三个时间段召开。其目的,一方面是对抗高涨的宗教改革浪潮,申明信仰、重建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同时也针对教会的弊端,重整纪律条纲;对圣职人员进行更系统严格的培训教育。

各地主教和高阶神职人员聚集在特兰托,讨论了一系列宗教教义和教会改革问题,将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1225 -1274)的神学思想确立为正统;也规范遵守更严格的道德准则。

这次举足轻重的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有:宣布所有新教徒为异端,教皇是教会的最高权威,教徒必须严格遭受教会的一切规条,还开列了“禁书目录”,禁止教徒阅读非正统资料;同时广泛开发教育资源,在大学和神学院,加强正规的教育培训,造就更多合格的神职人员。

耶稣会(Societas Iesu)--培训

特兰托会议之后,天主教的男修会“耶稣会 Societas Iesu”,渐渐成了天主教维新改革的生力军。 “耶稣会”是由西班牙贵族依纳爵.罗耀拉(Ignacio de Loyola,1491/10/23-1556/7/31)创建的。

在1540年,“耶稣会”被教宗保罗三世认可为天主教属下的正式修会。

罗耀拉认为:教会的衰败,根本原因在于神职人员的腐败,要革新就必须从自身开始。于是开始了一场 “反宗教改革”的道德和灵性复兴运动。“耶稣会”做了两方面的大事,一是在教育培训方面,二是在海外宣教方面。

教育培训方面:“耶稣会”在1551年创立了罗马学院(Collegio Romano),这是世界最大的办学团体之一,不但培育神职人员,也旨在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 “耶稣会”参照军队的军纪,制定严格会规,建立起有纪律、有知识、有品格,对主忠心的培训系统。

“耶稣会”对神职人员的培训会长达十几年,初入会的两年是“初学培育(noviceship)”阶段,团体生活严格刻板;参与者必修三十天的属神操练课,也接受祷告、学习发愿等体验。

完成灵性和身体的磨练之后,还要公开发“听命三愿”:绝意、绝色、绝财,贞洁;旨在恢复古教会神仆的清贫、贞洁与服从的品质。

进深的教育培训,还要三到五年:更深入地研究神学、圣经、古典文学、哲学、法学、历史、会宪、医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在语言方面要求也很高,要熟练掌握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等古典文字,也同时能运用意大利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拉丁语系文字,与社会各阶层交流。

完成这些教育与培训之后,要在教廷指定的职务上工作两、三年,通常是在中学任教,在学术训练之后更认识社会、了解普通人的生存状况;然后又是为期四年的神学专业研究阶段,这种漫长而严谨的全方位教育系统训练,不但是要建立起可以抗衡新教的神学队伍,也反映出当时人文主义思潮对社会和教会的影响。这之后才可以参加严格的考试,通过者正式成为“耶稣会”成员。想成为神父,还有更严格的要求。

耶稣会—实践

到16世纪末,耶稣会已在欧洲开办逾百间大学和高中。在17世纪,不但培训自身的人才,也免费培养了许多社会上的年青人。他们多数思想保守,知识面宽且深,有良好的神学、文化素养。这些精英人才,不但在宗教界声名远扬,也活跃在西方的政界和知识界,比如著名的学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 1596-1650)、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  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等人都是出自耶稣会。现任教宗方济各,亦是耶稣会的会士。比起其他教宗的排场和威严,方济各更朴素也更亲民。

 “耶稣会”对艺术教育也很注重,比如画家米开朗基罗也是耶稣会员。

“耶稣会”也很注重对儿童的教育;在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群等方面也有许多善工。

在海外宣教方面,  随着航海、地理大发现,“耶稣会”敏锐地感受到海外宣教的使命, 很快派出许多宣教士去到亚、非、拉美各地宣教。在亚洲宣教,包括了中国,印度、印尼、日本,朝鲜、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他们本来已经掌握很多种语言,去亚洲宣教还要加上学习东方言。

宣教中国

 “耶稣会”宣教自十六世纪后期(明朝)开始,前后长达四百多年。比新教的马礼逊(1807年来华)早了二百多年。直到1950年,最后一批耶稣会士被驱逐出中国。前后有913名耶稣会宣教士在中国传教,占他们海外宣教士总数(4650人)的五分之一。他们在中国设有五个教区,建有五百多座教堂。

北京著名的西什库教堂,正是耶稣会的教堂,目前做为参观景点开放。

还有两所著名大学是“耶稣会”创办的:1903年上海的“震旦大学”,和1922年的“天津工商学院”。

在进入中国之前,“耶稣会”先做了认真的研究;在十七世纪的后期,他们是最了解中国文化的宣教团体。他们了解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天主教把教宗视为上帝的代言人,中国却把皇帝当作“天子”;因此向中国百姓传教,必须先得到皇帝的接纳认可,自上而下地传播。

耶稣会教士通常会以学者和科学家的身份,用皇帝有兴趣的事物为敲门砖,被皇帝“恩准”后,进入中国。在中国人的眼中,他们的第一身份是学者,然后才是信上帝的“洋教士”,在信仰方面,不少中国知识界人士,认为中国学者敬天,西方的学者信上帝,可以殊途同归,恢复“古风正道”;所以有“汉儒”与“西儒”之称。

 “耶稣会”宣教士的勇气、信心、能力与个人品质,都非常令人佩服。不过也有遗憾,他们没能清晰地把“独一真神”和十字架真理在中国传扬开。因他们对中国“敬拜祖先”传统的容忍,在1773年7月教廷解散了耶稣会,到此时他们已有472位宣教士在华传教了190年。

后来教廷又在1814年恢复了耶稣会,大批宣教士重返中国,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建立了许多教堂,直到1950年被彻底逐出中国。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天主教自身的更新,终于被新教认可。马丁路德改教四百多年之后,在1999年10月31日,天主教与信义会签署了《关于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明确认可“救恩来自耶稣的救赎,不靠自身功劳”的信条。今天主流基督教派,已经与天主教会恢复了兄弟教会关系。

下一篇,我会专门介绍两位著名的耶稣会来华宣教士利玛窦和南怀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