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暴殄天物 珍珠給豬 Throw Pearls before Swine 中外成语系列-7

(2022-04-04 15:57:25) 下一个

中國人和猶太人都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有許多日積月累流傳下來的成語。今天要對比的一組成語,是大家很熟悉的“暴殄天物”,猶太成語叫“珍珠給豬”。都是形容人不懂得珍惜,糟蹋了好東西。

中文成語“暴殄天物”

“暴殄天物”最早出自《尚書.武成》,說“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這裡說的“商王受”就是平常大家說的“殷紂王”,他是主前1050年前後商朝的末代君王。大部分史書都說他是荒淫無度、惡貫滿盈的暴君。他的罪名就包括了“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另一個成語“酒池肉林”形容他的宴樂的場面:把酒到在大池子中,人在“酒池”中沐浴,又把肉懸掛在樹上成了“肉林”,男女在“肉林”間裸奔。至於他陷害忠良,殘殺異己的事,就更多了,他視殺人為而行,比如拋開孕婦的肚子查看嬰兒,砍斷人的腿,看他的骨髓等,都令人發指。

“暴殄天物”這個成語,後來漸漸多用來說人不懂得珍惜好東西。比如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說當時鳳姐身體欠安,探春臨時代理大觀園的財務總管。

探春很有管理才能,看到大觀園中的浪費和管理混亂,就批評說“既有許多值錢之物,一味任人作踐,也似乎暴殄天物。”然後她就提出一項改革建議,解決這種“暴殄天物”的狀況。就是由園子裡面的幾位“本分老誠能知園圃”的老媽媽,代替那些要付給工錢的花匠工匠。媽媽們有了管理園子的自主權,在孝敬了主子之後,還可以自主出售園中花果蔬菜,得些收益,就是今天說的“雙贏”。李紈大大稱讚說:“好主意。……使之以權,動之以利,再無不盡職的了。”

以上的“暴殄天物”都還是說奢侈、浪費。其實“暴殄天物”還可以用在人思想智力方面,類似“對牛彈琴”。比如對不懂藝術的人談藝術,對不懂物理的人談相對論……。

猶太文學的特殊句法

在猶太人的諺語中,有句成語“Cast Pearls before Swine”,翻成中文,就是“把珍珠給豬”。在著名的“登山寶訓”中(太7:6),耶穌引用了這個猶太諺語:“Do not give what is holy to dogs; and do not throw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 or they will trample them under foot and turn and maul you.”(NRSV)

這段諺語用了希伯來文學的特殊句法,就是一段話有四個短句,第一句搭配第四句;第二句搭配第三句。原本的次序是“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它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

如果翻譯成漢語,用我們習慣的次序,就是:“不要把聖物給狗恐怕牠轉過來咬你們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throw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恐怕牠踐踏了珍珠”。這是在告誡門徒,對那種像狗一樣“不識好人心”,像豬一樣“不辨是非”的人,不需要花功夫去說服他們。

《登山寶訓》和猶太諺語

這是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的一段話,提醒門徒,固然要積極地去傳福音,也要有分辨能力,不要浪費精力在那些冥頑不化的人身上。這類古老的智慧訓誨,在舊約的《箴言》中也有過:“你不要向愚昧人进言,他必轻看你睿智的话”(箴23:9)

說到猶太人,他們的律法規定:猶太人不能吃豬肉、更不能養豬。因為豬狗都屬於非常骯髒的動物。使徒彼得曾經這樣形容說:“俗語說得真不錯狗所吐的,牠轉過來又吃;豬洗淨了,又回到泥裡去滾。”(彼後2:22)。彼得也是猶太人,他和耶穌說出的、關於豬和狗的話,正是猶太人都很熟悉的“俗語/諺語”。他們也都是用“豬、狗”比喻那些冥頑不化的人,或者完全不珍惜神的話語,或者聽了福音之後又回到屬世的老路上去。

豬與中國傳統

對於豬,華人的看法和猶太人有相似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是:都把“豬”與懶惰、骯髒、貪婪聯繫到一起,說品性惡劣的人是“豬狗不如”。不過華人說豬狗骯髒,並沒有宗教上的意義。養豬是中國農民家庭財富的重要來源,期望發財的百姓喜歡說“肥豬拱門”這類的吉利話。

對華人而言,把寶貴的東西餵豬和狗,就是“暴殄天物”。100多年前圓明園被八國聯軍燒了之後,許多貧民進園子撿漏,之後又把撿到的珍寶用白菜價賣出。

二、三十年前,當國家想要部分地修復圓明園的時候,到附件的居民家找尋流落到民間的石雕、石碑等,結果呢,發現一些很有歷史價值的石柱、石碑被蓋了豬圈,或者鑿成了喂牲口的石槽,還有些漢白玉石材,被切割當做蓋農舍的磚石。

傳統與現代文化

“throw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這段話,對西方國家的影響很深刻。英國詩人威廉·郎蘭(William Langland 1332-1386)在他的長詩“Piers Plowman農夫皮爾斯”中,用了這段經文,諷刺當時的貪婪腐化,以及教會中的許多問題。

 英國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在小说《Dombey and Son 董貝父子》中,也引用了這段經文。

用兒童的眼光,揭露商人董貝冷酷傲慢,只關心金錢交易,對家人冷漠無情,好像耶穌說的豬狗一樣,不懂得珍惜親情。

不過,在英美的現代文化中,豬和狗都漸漸轉轉變成為正面的形象,如今的寵物狗像家中的孩子一樣倍受寵愛,許多猶太人家裡也都養了狗。

漫畫家Stephan Pastis’s以“Pearls Before Swine”命名他的漫畫系列,並且多次获得最佳報紙漫畫奖。還有一個熱門的動畫片,叫《小豬佩奇 Peppa Pig》,那個叫佩奇的小豬,成了廣受歡迎的動畫人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