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的迅猛发展让邮局这一古老行业渐渐走向落寞,各地邮政部门纷纷行动起来依靠自身地域、文化的优势,将传统邮政服务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主题邮局在此前提下应运而生。
以北京为例,我知道的主题邮局有生肖文化主题邮局(牛街邮局)、红楼梦主题邮局(曹雪芹纪念馆)、二十四节气主题邮局(地安门邮局)、奥运文化主题邮局(鸟巢、水立方之间)等。此次回国,我去了地安门邮局。
地安门邮局
北京地安门邮局始建于1906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它坐落于什刹海畔,万宁桥旁。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地安门邮局是中轴线上唯一的一家邮局,同时邮局还坐落在大运河和北京中轴线这两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交汇处,这地理位置可以说非常得天独厚了。
随着“北京中轴线”和“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又坐拥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这千载难逢的契机,邮局岂能放过!邮局意识到只有充分利用邮政这个文化IP,让邮局来讲述非遗故事,传播传统文化,才能创造出新的潮流趋势。
邮局共两层,一层仍然正常办理邮政储蓄业务。二层历经一年多的设计装修,精心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宫门内外二十四节气”主题邮局重新开放。
一层楼梯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中轴线特色建筑幕布,拾级而上,二十四节气的画框一路变换。及至二楼,这里变换为红绿相间的宫门设计风格,绿色代表“邮政绿”,红色代表“宫门红”。店面干净明艳,景观视野非常好,什刹海前海,火神庙,万宁桥尽收眼底。顾客可以在这里“春赏花、夏赏荷、秋赏叶、冬赏雪”。



相比其他类别的文创空间,主题邮局拥有独树一帜的行业优势。一些珍贵的主题邮局配有专属邮政编码,其中隐藏了重要信息。比如,太空邮局的邮编是901001,这是中国邮政特批的“9”开头的永久编码;天安门邮局的邮编是100060,为纪念建国60周年而启用。
绝大多数主题邮局都有自己专属的文化戳记,如中轴线主题邮局邮戳上有宏恩观主殿,国家大剧院邮戳上有湖中明珠建筑,古北水镇·长城主题邮局的邮戳上有城楼等。地安门邮局的邮戳也是独家专属,如中轴线上的建筑景观(鼓楼,钟楼,景山等)、名人故居、二十四节气、大运河等。

网图

网图

网图

网图
店内的文创产品大多以二十四节气、中轴线建筑为主题。





网图

网图

网图
这里有专属的中轴线纪念封,邮票,明信片等。中轴四季纪念封由春、夏、秋、冬四款组成,封面以水墨风格呈现中轴线核心建筑与特色节气花卉。那些精美的明信片,纪念封等都自带邮资,买好明信片盖上戳就可以下楼邮寄。让北京中轴线,二十四节气,京杭大运河,名人故居等变成可邮寄的文化,才是邮政行业独特的魅力所在。

网图

网图

网图

网图

网图
顾客不仅可以给亲朋好友邮寄特色明信片,还可以通过时光邮局写下一封“给未来的信”,约定某个时间寄给自己或某个指定的人,甚至可以选择特定的节气日投递,感受“时间慢递”的仪式感。
邮局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外面人声鼎沸喧闹嘈杂,里面却是一片悠然,悄无声息。我来的时候,店内没有其他顾客,点了一杯咖啡,拉花竟是宫门形状,临窗小坐,观碧波垂柳,享受着北京城内难得的安静时光。


令人意外的是,邮局不仅卖咖啡,卖文创,这里还卖菜。
因附近社区紧邻什刹海景区,原来的菜市场都被规划了,居民们想买新鲜菜要走很远的路。于是地安门邮局通过邮政系统的力量,联系了一辆邮政直通车,每周二、周五早上5点左右,一辆满载着从京郊大地直接采购的时令蔬菜、鲜蛋牛奶、活鱼水产的绿色邮政车,准时开到邮局门前的小广场空地,方便社区居民买菜。
新鲜蔬菜还带着露珠和泥土就装进了居民的菜篮子,小市集的人气越来越旺,每次开市用不了多久,100多斤的果蔬肉蛋就卖完了。这个善举获得了三方共赢,居民们买到了新鲜便宜的果蔬,农户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邮局赢得了口碑,良好的口碑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盈利和可持续的发展。
这次回国发现很多行业都卷得很,现在连邮局都卖菜了,别人还能干什么?是不是只能去跳火圈了?哈哈哈。
其实,对于邮局卖菜这件事,我并不觉得邮局卑微,邮局也是服务行业,为什么不能卖菜?卖菜就自降身价吗?能够让自己落地,与世俗和谐共处,这是多好的事啊!而且邮局从中也是获利的,卖菜的利润或许没有,但无形的利益肯定有。邮局敢于面对现实,顺应时势,通过创新实现破局,这是值得称赞的。
电商的崛起让老牌国营商场日渐式微并濒临淘汰。这次回国去了两家国营商场,双安商场和新街口百货。
双安商场

双安商场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90年代初是一家中高档大型商场,当年还显得蛮高大上的,曾经也门庭若市过。听说这里又重新装修了,因为对这家商场多少有些情怀,毕竟以前去过很多次,所以就想去怀旧一下,随便看看新装后的商场有哪些改变。
我是工作日去的,进入商场乘扶梯从一层上到四层,整整四层楼基本上没看到什么顾客,只看到一位母亲在给成年的儿子买西服,所有楼层都是营业员比顾客多。这个情景让我心里有点难受,曾经辉煌的商场如今落魄成这样,想卷都找不到方向,只是一味的装修,难道没人看出来,商场的现状根本就不是装修能解决的吗?
上到五楼,这是顶层了,现在这里变成了美食城,聚集着很多家餐饮业。状况同样令人担忧,窗明几净的就餐环境,整齐摆放的桌椅,精心烹制的食物,全部准备就绪只待进餐,但是没有客人!





试问这个年代有谁会为了仅仅吃一顿饭跑到大商场的顶层来?如果商场没有顾客光顾,哪来吃饭的人?没有热气腾腾的就餐场面,只有冷冷清清的摊位和无所事事的店员,连我拍照都觉得尴尬,冷得我都呆不下去。
新街口百货商场
新街口百货商场是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国营老商场。时代大潮中,新街口百货不仅没有被淘汰,还经营得有声有色,颇受消费者欢迎。
这里陈列着众多老商品,每一件都弥漫着熟悉的气息。你在这里能找到各种怀旧日用品,如针头线脑、刷子、暖水瓶、搪瓷缸子、糖瓷盆、茶缸等。有些东西我只见我外婆用过。这些历经岁月的物件,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承载了人们的记忆与情感。



婚庆专区还有传统的红色茶具与餐具,龙凤呈祥的梳子和鸡毛掸子等。

地下一层是各式各样的布料和布匹,甚至还缝制婚庆囍被!由于手工制作需要时间,这里的一些喜被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

这里的布料有棉布、麻布、丝绸、香云纱、贡缎、毛料等各种材质,甚至夏天的竹纤维凉席这里都有。你看上哪块布料,都可以现场免费加工及锁边,比如你看上一块布料想做床单或窗帘,你很快就可以带回家去。我有点心痒痒,因为我看上一块布,想着做成桌布应该挺好看的,可是大了点,犹豫着没下手,现在还有点小后悔。有些喜欢做手工的年轻人也会来这里淘布料,回去做成包包或什么。



除了定做成衣和羽绒服,顾客还可以在这里定制棉被,你可以自己选择要几斤棉花的被子,如果你喜欢更轻柔的羽绒被,也可以在这里充绒。这里甚至还有荞麦皮枕头的定制服务。
除了成年人,这里还服务婴儿。你可以在这儿找到婴儿专用的布料和棉被,花色也是多种多样。婴儿的布料和棉被比一般的布料更柔软舒适,如婴儿的皮肤般嫩滑。
商场内部普普通通,跟华丽高档完全不沾边,但这个商场却有着众多的老顾客和回头客。事实上北京不缺高级商场,连卡佛国贸比比皆是,但北京缺少像新街口百货这样接地气的商场。
新街口百货的定位就是社区型商场,在我看来这个定位非常准确,它就走亲民赛道,紧紧围绕大众需求,扎根生活,只提供居家过日子用得着的商品和服务,你想要时尚,那你千万别到这儿来。我不知道现在北京还有哪个商场可以提供这么贴近百姓生活的服务?大到定制棉被、枕头、缝制喜被、羽绒充填、制作被套、成衣、改衣、小到修表、配扣子、织补衣物、锁边等等,几乎你能想到的,这里都替你想到了。在中高档实体商场纷纷大量关门的今天,新街口百货守住了!
传统行业如何破局重生,不是我有能力讲清楚的,只能把一句古训送给那些渴望逆境中突围的人,“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