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我们出发前往德国海德堡,参加欧洲华人作家协会第十五届年会。
出了火车站,往右拐,就是一座连锁旅馆Ibis。我们将在这里居住三晚。
进入旅馆,发现有几位年轻的华人出出进进,以为他们同我们的会议没有关系。因为海德堡是个旅游城市,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有。后来才发现,他们确实是来参加我们会议的,是来自台湾的年轻学者。
我看见了一个脸黑黑的女人,头发蓬松,穿着宽松的粗布衬衣,下面是一条肥大的黑布裙,脚上一双跑鞋背着一个大布袋。我猜她是运动员?或者不拘小节的艺术家?都猜错了。
她是一位台湾原住民作家诗人大学教授,她的名字叫董恕明。她的父亲是浙江绍兴人,母亲是台湾卑南族人。父亲是随国军撤退到台湾的大兵,于是就有了这一段婚姻,有了董恕明这个女儿。
她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不一样的美丽----以台湾当地原住民汉语文学为例》,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去观察原住民的文化、生活和他们的部落文学,使大家得以通畅沟通,她提醒道: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种观点、一种标准,主流社会应该去接近边缘社会,进入弱势人群的世界。她的话题,让我想起了犹太人。如果我们不站在犹太人的立场上,为他们去思考,我们就无法去理解他们。这个世界不只有大多数,还有那些同大多数不一样的少数。
会长筱筠女士说:充滿正義感與社會責任感的董恕明教授,所分享的原住民文學,她反覆強調「真實」與「現場」,以及「文學」和「文化」兩者之間的微妙關係,都是值得歐洲華文作家協會作家會員們深思的議題。
不要小看了董女士,人不可貌相,她只要一张口,字字珠玑。
我们看一下豆瓣上的介绍:
董恕明,生於台東,父親是浙江紹興人,母親是台東卑南族人。1989年台東女中畢業,即在東海大學中文系完成學士、碩士和博士學業。2003年夏天,返回台東,任教於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迄今。撰有碩士論文《大陸新時期(1979-1989)小說中知識分子的處境與抉擇》、博士論文《邊緣主體的建構-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研究》。單篇散文、詩作與評論收錄於2003年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散文卷)、(評論卷),並著有詩集《紀念品》與評論集《細雨微塵如星開闔--綜論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書寫》(2011)、並於2011年擔任台灣首部原住民歌劇《逐鹿傳說》作詞者。
《纏來纏去》為董恕明第二本詩集,收錄〈診病單〉、〈在利嘉溪和知本溪之間〉、〈本質〉等詩作百餘首。其詩多取材才於周遭環境、事物,有個人情感抒發,亦有族群文化之思,信手拈來,絮語紛紛,情意真摯纏綿,毫不矯揉造作。2010年,董恕明擔任歌劇《逐鹿傳說》作詞者,該劇於2011年在國家戲劇院演出,為台灣首部原住民歌舞劇,本詩集特別收錄完整歌詞,以饗讀者。
视频中的四位主讲人,最左面是杨宗翰副教授,左三是董教授,这二位这次都来出席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