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欢写随感,东南西北,想到啥写啥
个人资料
gaobeibe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Thomas Mann的孙子

(2025-07-29 10:44:03) 下一个

Thomas Mann 是德国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一大家子人,都是高智商者。他的哥哥Heinrich Mann也是一位成功人士,作家和文艺评论家。

Thomas Mann 很年轻时就开始尝试写作,他对于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感觉无聊厌烦透了。当他得到父亲的遗产,实现了财务上的小小自由之后,开始自由写作的日子。他的第一部小说就很成功,写一个大家族的衰落布登勃洛克家族,类似中国人的《红楼梦》。

Thomas Mann 还有一个特点,喜欢过资产阶级生活。:-)

undefined

感觉自己同Thomas Mann很有缘分,在德语还磕磕碰碰的日子里,就在旅途中误打误撞地进了他的故居。然后是一发不可收拾地、没有刻意地,去了他度假的海岛,他得奖之后买的二处别墅地,其中一处是在美国洛杉矶他的《太平洋别宫殿》。连我自己都不明白,怎么都同Thomas Mann联系上了?还看了他好几部电影,以及根据他的小说改变的电视连续剧,等等,一连串的关联,让我自己都吃惊。

Thomas Mann具有同性恋倾向,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能读到。比如,<威尼斯之死>。但是那个年代同性恋不被社会接受,所以他选择了结婚,生了六个儿女,三儿三女,而且个个都很优秀。优良的种子是应该广撒。

Davos (Schweiz) Glamour?ser Urlaub in den Schweizer Alpen

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魔山》,曾经写过一篇评论文章。感谢命运的惠顾,下个月,我将会去魔山的发生地,瑞士的Davos去住一个星期,希望能够有所斩获。会的,一定会的。每一次的旅行,大大小小,都有收获。

1929年的诺贝尔奖金数额达20万马克,比今天的50万欧元还多。其中一部分被Thomas Mann用来偿还由两个孩子ErikaKlaus的多国旅行所造成的高额债务。(我曾经读到过,Thomas Mann对他的孩子很严厉,严厉到不像一位父亲对待孩子)他的儿子Klaus Mann曾说,“我们虽然没得到钱,但此事却令我们很高兴”。一部分用来支付托马斯曼的房子。又购置了两辆车,一辆敞篷别克,一辆是Horch(奥迪的前身)。在斯德哥尔摩时就有记者提醒托马斯曼一家要把钱“留在外面”,他们虽然没理解为什么,但还是将一大部分留在了瑞士。当他们1933年离开德国时,托马斯曼失去了大部分不动财产。因为托马斯·曼和家人必须将不动产留在德国,所以下决心离开德国并不容易。由于托马斯·曼当年把斯德哥尔摩奖金的很大一部分转账到了瑞士,又带出了国内的现金,所以经济上并不拮据。托马斯曼的出版社也再三请他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不要离开德国人民,并愿意出版他的新书。1941年托马斯·曼还是举家迁往加州洛杉矶近郊的太平洋帕利塞德。加入美国国籍一事一拖再拖,直到1944年,托马斯·曼才取得了美国国籍。托马斯·曼在小罗斯福总统逝世后(1945年)在美国日益失望。1952年6月,托马斯·曼一家回到了瑞士。1955年7月20日托马斯·曼被确诊患了血栓。治疗没能起到效果。托马斯·曼于8月12日由于动脉硬化症苏黎世的医院逝世,享壽80岁。

而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要讲Mann的孙子,而不是他本人。

这个孙子叫Frido, 是Mann最小的儿子Michael的孩子。据说他是Mann最喜欢的孙子。今年是Mann诞辰150周年的日子,所以这个孙子很忙,到处去参加活动,讲演。他的爷爷很成功,他自己也不差。他是个心理学教授、神学博士、音乐家、文学家和Mann家族代言人。

他同他的亲爷爷和大爷爷(Mann的哥哥)一样,都对政治感兴趣。他尤其对美国和欧洲目前的政治状态忧心忡忡。”这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他这么说。他觉得美国在走下坡路,而且在最近的几年里看不到有什么转机。美国正在转向独裁政权,他从来没有想过美国会变成现在这个状态。而且他估计美国会发生内战。

undefined

对于美国,他有很紧密的联系。他从小就在爷爷奶奶在美国的家中生活,就是那个著名的别墅《太平洋宫殿》。他本人于1940年在加州出生。2016年德国政府把这栋面临拆除的建筑买了下来,建成纪念馆,才有了后来我们去参观的可能。1952年,Frido跟着爷爷奶奶回到了瑞士,又在那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把他的童年称为“幸福快乐的时光”。

Thomas Mann喜欢记日记,人们可以在他的日记中发现,这位老人对自己喜爱的孙子的描述。1947出版的作品《浮士德博士》中的一个小孩Nepomuk,就是以他的这个孙子作为模型的。但是Frido不愿意去读这部作品,因为那个小孩的结局不好,死的时候痛苦万分。

Frido写了许多关于他的家族的书籍,他也以家族为原型写小说,比如1985年的《Parsifal教授》。他还写有专业学术著作,比如同他夫人合作的关于量子物理的书籍《Es werde Licht》,他的夫人的父亲是物理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看看,这个家族里的人,都是社会精英。Frido夫妻住在慕尼黑很长一段时间,在夫人去世后,Frido搬到了瑞士去住,这是为了同儿子靠得近一点。但是,他经常返回慕尼黑,他还打算在慕尼黑买一套公寓,方便来往居住。因为他有许多朋友在慕尼黑,他说,他很怀念慕尼黑。

他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居然有80页,算是小册子了,里面阐述了自己对人文主义的想法,这些想法同他的亲爷爷和大爷爷都有联系。

Frido也很推荐他爷爷的著作《魔山》,这很合我的心意。Thomas Mann是在上世纪20年代起,从君王制度转向共和体制,民主体制。在《魔山》这部著作里,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Frido还推荐了Thomas Mann的政治体裁和杂文,比如1922年的《从德国的共和国谈起.......》,这篇是他祖父的民主自由思想的萌芽。我本人不喜欢读这种干巴巴的论说文。我更喜欢读小说,把自己的思想嵌入到小说中的人物事物和对话中,才是大文学家的高手腕。

其实,这个月底,Frido将要度过自己85周岁的生日,但是他不觉得这一天有什么重要,他也许会任何庆祝活动都不搞,也许会一个人安静地度过。我很赞赏这样的态度,我对某些人对生日大搞特搞庆祝活动不太能迎合,生活中有比这更重要的实质性内容。

老头说,如果天气好,他会一个人去博登湖坐游船。是的,博登湖是个好地方,我们今年刚刚去住了一周。祝Frido Mann 生日快乐!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