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懂王还是闯王

(2025-04-30 09:56:09) 下一个

一位斯里兰卡作家写道:中国在17世纪时拥有更适合建立海上帝国的航海技术,但并没有这么做。中国曾来到斯里兰卡,带来了物品,然后因为对我们不感兴趣就离开了。维持一个海上帝国既麻烦又昂贵,中国并不需要它。

然而,贫穷的欧洲早已自身难安,需要寻找新的地方来掠夺资源(如果你愿意深入探讨,这还导致了种族主义)。重要的是要记住,欧洲人当时寻找的是印度和中国,因为那里才是财富所在。

我们并没有互相寻找,也没有互相殖民。世界正在回归这种旧秩序,而残酷的欧洲人仍然无法接受这一点。他们就是不能好好管好自己的事。

——来自indi.ca

这位作家所写的,正是华盛顿所担心的。故此,才有从奥巴马的“重返亚太”到现在的川普2.0,对中国的围堵与阻击手段越来越激烈。川普,这位网红总统,一方面明白美国已经今非昔比,需要收缩势力范围,也意识到没有能力保住亚洲与东欧;但另一面又不甘心,结果造成百日新政一事无成。

懂王任用马斯克组建效率部,要对美国官僚机构与人员大幅精简,但不久,马斯克的精简部门与现任的内阁部长产生利益冲突。请问哪一个部长愿意精简自己的人马与预算?刚开始,老川还想马斯克去审计国防部与美联储,现在也不了了之。川普上台之初,多次公开发声,要将美国的国防预算开支,按照至少8%的比例逐年减少。然而川普最近的表态,却是要将美国最新的国防预算,提高到创纪录的1万亿美元。

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从竞选开始,就不断表达不满。关税战后,更公开表示要解雇鲍威尔。但是前几天老川又否认了要将鲍威尔赶下台,这表明川普对美联储的干预,也彻底失败。美联储也在川普承认失败后,表态可能6月可以降息。

吞并加拿大方面,川普也表现得毫无章法。川普对待加拿大主要是没有个后续。如果当时一个一个的收拾,先对付加拿大,然后一个一个的弄,不会搞成这样。结果是老川把加拿大弄了一半,又不去找保守党联络,保守党就很尴尬啊,卖国无门啊。然后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又开始给全球加关税,加拿大那边还没折腾完,就又给全球上难度,然后加拿大那边就解脱了。对格陵兰也是类似,上面有美军基地,有决心就直接拿过来就是了。现在光打嘴炮,大家慢慢就不怕了。老川难道真认为,只要极限施压,丹麦就会谈个好价钱就可以卖岛?

俄乌战争方面,100天过去了,连泽连斯基都搞不定。其实关键还是老川不愿意爽快放弃东欧。虽然,他心里面也认为东欧可能不保。如,老川任命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表示:“美国当前的公共债务已高达36.2万亿美元(截至2025年2月),从现实角度而言,已无力继续承担对欧洲安全的财政补贴。他强调,必须明确区分美国在东欧的盟友——包括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这些国家的地缘战略重要性与资源投入需重新评估。”此外,沃尔兹再次强调,美国无意为乌克兰的安全提供赞助,乌克兰必须找欧洲提供进一步的援助。

俄乌战争是实质是美国输给俄罗斯,现在只能撤退,减少损失,尽量保持体面,而不是还想拿到战场上拿不到的条件。

而老川在百日新政前的最后一搏,开始全球的关税战,只坚持了一天,就就以暂停90天执行而草草结束。针对我们不断升级的关税大战,坚持到第15天的时候,川普开始喊话将会逐步下调。但可惜北京迟迟不打电话,不给老川台阶下。当然,北京也知道只要开始谈判,美国就会开动宣传机器,散播中国开始妥协,从而威胁其他国家快投降,最后就能领导全球,围堵中国。这点小心思,又怎能瞒过北京?

因为北京的硬抗,全球所有国家,包括日韩都尽量拖延谈判。甚至美财长称“韩国希望大选前建立贸易谈判基本框架”,韩方连忙否认:从未向美方传达此意。日本首相石破茂更多次表达不急于达成协议。

如果川普对俄乌战争还有一点清醒认识的话,那么对中美实力对比还是停留在2016年。如果当年卡科技脖子,令中国有点手忙脚乱。现在芯片,ai与机器人等已经突破,很多方面都开始领先美国。就算是老川最得意的美国消费市场,其实也落后于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经济体,2023年,美国消费者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达18.8万亿美元,约占当年美国GDP的68%。其中,服务消费总额达12.7万亿美元,在总消费支出中占比达67.5%;商品消费总额达6.1万亿美元。如图所示,住房和水电费、医疗保健是家庭支出最高的类别,分别达3.3万亿美元3.1万亿美元。商品消费方面,美国人在食品杂货上的支出最高,为1.4万亿美元。

美国所谓消费高是零售业之外的医疗,法律等服务型消费,这点中美差距巨大,如甜甜圈看腰疼摸一摸就能花5000美元,随便做个CT就六七千美元的消费。

零售美国确实也高于中国,但建立在美国高物价上,很简单,2024年中国汽车零售额仅为美国的45%,但中国新车销售2600万辆,美国是1550万辆,因为美国人买的是价高配置低的汽车,中国的车价是全球最低,且配置最高,这点是十几年前的美国具备的,我们曾经羡慕的,经过这些年的大通胀和去工业化,美国早就不是那个美国了,我们反而是那个时代的美国了。

按照中国这种实实在在的消费理论,美国的GDP的成色是严重不足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汽车消费,先说出货量,中国的汽车出货量比美国高,全球第一出货量。如果按照交易额去看,好像是差不多的,但如果比较配置,中国的一个几乎满配的汽车的售价,跟美国市场销售的同等级别定义的车的配置好很多,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消费其实比较实在,不承认或者说不善于搞高附加值定价,说得再直白点,就是没有营销故事的钱,所以如果按照中国的这种没什么泡沫的玩法,美国已经不是世界第一消费强国。

其它都是如此,如果对比的是消费数量,中国远远高于美国,且中国人消费的工业品的品质都高于美国,没错,就是高于美国。

老川多次说,美国消费者的钱是中国最想要的东西。这是间接的,除非中国商家能直接卖货给美国消费者,目前还不可能。美国商家才是所有商业环节的掌控者。对中国生产商来说,美国商家的好处是量大,谈好一个单能顶多个国家,愿意低价抢生意。

真实的情况是美国经销商买入中国商品,通常会加价4倍以上卖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其中的增加值在物流、仓储、零售、广告、品牌等多种环节中分配,变成服务业的GDP。因此,中美贸易受益最大的是美国的流通环节,利润远高于中国生产商。美国商家擅长涨价,利用种种理由让消费者接受高价,利润支持美股市场。

连马斯克都转发:2025年,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GDP预计约为35.29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 28.78 万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欧洲(欧盟27个成员国)GDP 预计约为21.99万亿美元。因此,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约为美国的1.23倍,约为欧盟的1.60倍。这些数据反映了价格水平差异的调整,能够更好地反映国内购买力。

可惜老川一个赌场老板,不懂制造业,身边都是网红键政的水平。如果他知道,中国生产者优化了所有环节,掌握所有生产技术,压缩成本,在生产端赢得竞争胜利。这体现在中国向全球发出的集装箱船上,如果不看里面的货物价值,中国在全球集装箱进出口货运量有压倒性的优势。2024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量(仅重箱,没货的空箱不算)达到1.83亿TEU(1个20尺货框,40尺的算2个),同比增长6.2%,而中国直接发出的占约35%,如果考虑间接绕道的就更高。换句话说,中国垄断了全球的生产能力,就算你买越南与墨西哥的产品,其生产线与中间产品,都是中国控制。

美东时间周二,美国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洛卡(Gene Seroka)预计,该港口下周的进口量将比去年同期明显下降,降幅将超过通常进口货运量的三分之一。塞洛卡解释说,该港口近一半的货物来自中国。因此,只要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不能缓和,该港口的货物流入前景可能都会很黯淡。塞洛卡表示:“我们接下来将看到的是,零售商还有大约五到七周的库存,然后消费者们的购物选择将会明显减少。”

美国西海岸码头工人工会称川普的贸易政策是“鲁莽和短视”的,并警告说,美国的关税将导致大量失业,并使美国工薪阶层面临更高的物价。

这意味着,几周后,美国的货架会空。同时也意味卡车、物流运输业都将受极大影响,需要裁员。美国有900万人从事卡车运输相关工作,1600万人在零售业工作,经济下行风险很大。严重的可能至少有50%的卡车司机失业。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FOX称,他并不清楚由于川普的关税政策,美国消费者将会面临多少空货架,还说“我假设(零售商)已经预先订购了”。

贝基?奎克:“美国人什么时候能感受到所有这些事情的影响呢?”

贝森特:“我无法告诉你各个零售商在囤积货物、寻找替代品和应对需求弹性方面都做了什么。”

换句话说,影响可能随时会出现。

老川可能不意识到货架上的商品需要有人生产、运输过来。更严重的是,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63%是最终产品,例如美国消费者购买的服装和电子产品。美国进口的37%是用于美国生产的中间产品。这些商品尤其用于机械、工具和汽车行业。同时,美国中小企业占从中国进口商品的41%。因此,对中国关税的大幅上调不仅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还会增加美国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呈现出显著的产业特征与供应链深度绑定关系,其贸易格局既反映了全球分工的历史路径,也揭示了当前中美经济互动的复杂性。

美国从中国的进口结构本质上是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产物,关税政策虽能短期保护特定行业,但无法扭转供应链的深度互嵌。根据美国专家估算,若长期维持高关税,美国消费者将承受年均3800美元的福利损失,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而中国通过市场多元化(对东盟出口增长8.1%)和技术升级(半导体国产化率提升至15%)正在重塑贸易格局。这场关税博弈的最终输家,是那些试图用政治手段扭曲经济规律的政策制定者。

估计在沃尔玛、家装零售商Home Depot,塔吉特(Target)在内的美国零售公司去白宫面圣后,老川开始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估计是同意对这些零售商品豁免关税,因此他们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发送因月初关税战开打而暂停运送的货物,关税由美方买家承担。

不过这些措施可能已经晚了,已经造成伤害。由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是以小时计算的,变成一个高度不可预测的市场,全球所有出口美国的贸易商,不会等90天结束,而不去找替代市场。其实,包括美国人也无法下单了,运输需要30天,加上生产时间,供应商还能好像以前一样只收10%的定金吗?如果收全款,美国的中小企业哪里有这样的实力去做生意?老川其实是对美国自己下达了全球禁运令。

老川第一任,因为有官僚系统的制约,现在看,其实帮助,不可能做出这些荒谬的决定。第二任,充分掌握了总统的权力后,终于可以任意妄为。老川的思想还停留在美国全球独大的幻想之中,就算犯错,最多花多一点代价,也没啥了不起。他根本不知道,中国对全球制造业的垄断,已经是可以店大欺客的程度。他发动关税战前,应该先想好怎样令货架长出货品。

其实老川这种网红总统能上台,往往也是帝国末期多妖孽的现象。老川能发现问题,但不了解这个问题背后复杂的脉络,想当然后,就匆忙下决定。好像,拜登连胡赛武装都搞不定,不信邪,一定要再炸一次。结果因为航空母舰“杜鲁门”号要急转弯躲避胡塞武装火力,连一架价值6000万美元的F-18战斗机都甩进海里。把美军最后的一定余威都耗尽。

以前我还以为老川最终目标是对中俄打嘴炮,压榨盟友,然后退缩美洲与西欧。他也多次表示要压缩军费,与普京谈判也好像要让出东欧。其实只要他愿意让出亚洲与东欧,中俄哪里会不愿意配合?但老川的如意算盘可能是打出美国最后的王牌,美元,以其作为最主要国际货币的信用原点地位,一次性收割一波大的,然后缩回新大陆,看旧大陆乱成一团,过几年再杀出来摘桃子,重复二战获得最大胜利果实的故事。

可惜,以现在美国的工业情况,要恢复二战前的工业希望非常渺茫。一方面,老川不能动各大财阀的利益,而广大韭菜已经被承重的税负,债务,医疗,教育等压得喘不过气。本来想削减军工复合体的,最后也是把军费增加到1万亿。

同时,美国如今已不具备全面发展制造业的土壤。虽然高达80%的美国人支持制造业回归,但真正愿意投身制造业工作的人却寥寥无几,78%的人不同意自己去干制造业。此外,美国在工业用电供应、配套产业链完整性以及技术工人储备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没有稳定而廉价的工业电,企业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缺乏完整的配套产业链,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技术工人的短缺更是让制造业的发展面临人才瓶颈。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美国制造业的复兴,使得川普的制造业回归计划成为了空中楼阁。

历史上,挑战第一工业国的,都没好下场。包括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对付当时的第一工业强国,英国。结果英国全力发展欧洲以外的市场,同时因为欧洲对英国工业品与市场需求,不断配合大英走私,最后拿破仑因为俄罗斯不配合,入侵俄罗斯失败;一战后的大英,慢慢被美国的工业超过,最后也是让出霸主地位。川普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还差十万八千里。

目前,北京的态度很明确,不取消这些关税,根本不会谈判。如果最后取消,美国就是俄乌战争后,再次在最强的金融贸易方面失败。老川再继续这样蛮干,可能不是懂王,而是闯王。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