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化骨绵掌 信仰的颠覆(三十三)

(2022-04-03 01:21:34) 下一个

原文再续,书接上回。话说印度1857年起义虽然失败,但大英帝国也取消撤藩计划,重新加强土邦王公地位。英国人虽然意识到不可能永远统治印度。但正如寇松总督在1900年所言:“我们可以丧失我们所有(白人殖民地)的统治权并生存下来,但是如果丢掉印度,我们的太阳将永远沉落。

因此英国人必须作最后的努力。他们设立参事会,参事会成员增加到12名,其中半数须由不受殖民政府雇用的非官方人士组成。这小小的一步开启了整个帝国时期常见的政治算术学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事会人数和级别,每个机构的成员数,官方成员与非官方成员、任命与选举成员的人数比例,就提出或展开讨论的议题提供建议,甚或是获得一些领域内立法权的机会等,所有这些都断断续续地缓慢向前推进。另外建立市政机构,让地方人士负责管理公益事业,改革文官制度,吸收印度人担任文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钱方面,对兵变造成的经济损失都由印度买单。

Imperial Assemblage 1877

军队的结构也进行改变,起义前,东印度公司的军队中欧洲人不到19%,大部分炮兵由印度人控制。起义后,英国人在印度军队中的比例增加,军官及炮兵部队由欧洲人控制。

大起义后英国缩编孟加拉人在军队中的比例。英国开始从少数所谓的“尚武民族”,旁遮普锡克人、尼泊尔廓尔喀人、西北边境的帕坦人中大量招募军队,起义临近结束时锡克族士兵增长达10万人。同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种姓、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组成新的军团。此外,英国殖民当局还严禁印度人私藏武器。

《泰晤士报》驻印度记者拉塞尔评论:“在东印度公司管辖时期,英国官吏和印度人随便交往,他们之间尚有一种真正的好感,并且常常有友谊之情。大起义的黑暗恐怖,在英国人心中产生了对印度人的反感。对于大不列颠来说,大起义留给英国人太多历史性的悲惨回忆,它真正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的帝国信念构成了一次严重危机,就像出现了一场地震!

印度兵变引起了两个民族间的深仇宿恨,这种变乱所挑起的恶感,要过许多年以后才能消除;也许将永远不能恢复信任;要是这样,我们在印度维持统治将付出很痛苦的代价,想起来是很可怕的。“因此英国人居住于独立划分的地方。

为了加强统治,英国人以英语已经在各处殖民地被证明是世界性的语言为理由,令英语成为联系印度各地操不同语言的人的纽带。大部分受过英语教育的人,都有在其本地区之外从事政府、法律或记者职业的经历,受过英语教育的人很快与传统的贵族形成竞争,也对参加选举政治有利。

同时英国人通过偷天换日 信仰的颠覆(二十八)里面提及的梵社与圣社这类的所谓进步组织,颠覆印度人的传统信仰。他们习惯用提高妇女地位为籍口,去颠覆传统社会。如他们利用中层阶级,特别是他们的两性关系。1873年发生一起著名的谋杀案,加尔各答外一个寺庙中的大祭司以赠送助孕药物为由诱奸了名叫爱罗盖希(Elokeshi) 的妇女。爱罗盖希的丈夫拉宾(Nabin) 在加尔各答工作,得知这件事后盛怒之下砍掉了妻子的脑袋。他们就利用这一个别事件冲击妇女对寺庙的信任。

他们除了开动媒体宣传机器外,还创造了19个戏剧和无数的艺术作品,包括卡立格特绘画(Kalighat drawing,第一次殴打,下图)。卡立格特绘画以加尔各答的一个重要的朝圣地点命名,改变了他们所模仿的英式绘画和水彩画的风格,而以优雅且充满活力的神灵形象为主要内容以迎合朝圣市场的需求。

几十年后,泰戈尔著名的小说《家庭与世界》(Ghare Baire)以相同的方式展示了一位所谓反抗传统家庭角色的女性的悲惨命运。巴金的《家春秋》的手法就是源自于此。

英国人以为通过这些统治手段的调整已经把印度稳定下来,可以放心继续对印度进行压榨。到1913年,印度已经成为英国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英国出口的商品包括纺织品、钢铁产品、机械和英国工业优势的其他产品。反过来,印度向英国提供其急需的原料,包括棉花、靛蓝染料、黄麻、大米、油籽和茶。

到19世纪末期,印度的商业化农业生产通过各种方式将整个国家与国外市场联系起来,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全局以及依附它之上的数百万人的生计。这几十年间,印度经济不仅没有实现从农业生产转变为以工业生产为基础,反而是依赖于农业的产业比率增长超过70%。对出口农作物依赖的兴衰最清楚的例子莫过于棉花了,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之间,因为美国内战,印度向英国出口的棉花价值增加了2倍,而到了1900年,这一数据又跌落到仅有之前水平的1/9。

靛蓝染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实际上就已经不再是出口原料了,代替它的是一种合成染料。而在此期间,茶和黄麻是主要的经济作物。这两种经济作物均为英国商人控制,他们通过对土地和资本的优化配置获得丰厚利润。尽管商业化农业为农作物种植者带来了收入,但在很多区域却也挤占了谷物的种植空间,谷物作为印度人的主食,不仅抗灾力强而且低质。这样使得农民不得不依靠其他地方种植的粮食。如旁遮普“运河殖民地”,这片新开辟的土地上有着充足的水分,使得小麦、甘蔗和玉米的产量得以大幅度增加。商业化种植代表着内部消费品比例和出口商品市场比例的同时增加。

印度对英国的价值远远超出这些直接的经济效益。19-20世纪之交的印度在许多方面成为英国全球帝国体制的中心。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印度是英国在热带地区殖民地所雇佣的契约劳工的一个来源地。19 世纪70年代以来,因为耕地细碎化和农业的不确定性,印度的农民更愿意去做一段时间的海外劳工。印度的契约劳工部分去了牙买加(Jamaica)、 特立尼达(Trinidad)、 英属圭亚那(British Guiana)、毛里求斯(Mauritius)、 斐济(Fiji)、 纳塔尔(Natal) 和马来亚(Malaya)。还有一些印度劳工则去了缅甸(Burman)、锡兰和肯尼亚(Kenya)的东非沿岸、桑给巴尔(Zanzibar)和乌干达(Uganda)。

印度军队也是类似的方式派往海外,英统治者以压榨印度纳税人的利益为代价,保护贸易路线并确保英帝国从中国到东非和中东地区的利益,尤其是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期间。英国官员、印度警察和文职人员,特别是在印度本土磨炼技术的林业和公共工程技术人员在英帝国的其他地区工作,本土的印度贸易组织甚至将其业务扩展到英属殖民地的印度洋地区。

印度对英国如此重要,他们当然希望尽量延长大英帝国的统治。而且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几十年是1857年之后确立体制框架的大英帝国统治体系鼎盛的几十年。同时,也是大量自发组织繁荣发展的几十年。报纸、传单、海报的出版数量激增。小说、诗歌及政治、哲学和历史性的非小说类文学作品创作繁荣发展。伴随着这些活动,从集会、游行到政治化的街头演讲、暴乱和恐怖主义行动,公众生活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

英国人当然不会忘记秘密监察印度人的反英活动。艾伦·屋大维·休谟(Allen Octavian Hume)1870-1879年在印度中央政府担任农业和田赋部秘书,任内收集到大量印度人反英的秘密活动情报,他主张让印度人更多的参与印度事务,遭到反对,又回到地方政府工作,1882年退职后居于西姆拉,为控制印度反英的秘密活动,英国殖民政府派遣他参与筹建印度国大党。英犹驾轻就熟地祭出受控反对派的把戏,英犹自己领导反英运动。

1885年印度国大党在孟买召开第一届大会时,他是召集人之一。国大党建立后,他曾任该党的秘书长多年(1885-1908)。

早期的国大党对英国统治并没有提出质疑。国大党的成员主要从事法律、新闻和教育行业,一小部分为企业家,少数为地主和商人。他们希望更多的印度人能够参与立法会议,希望提高公开竞争考试的年龄限制并在印度同时举行考试,以实现印度文官向印度人开放。他们呼吁减少军队支出,与19世纪80年代英国人在缅甸部署军队相关,这些年军队支出达到了印度总税收的一半。

当时国大党只是一个后备组织,以“忠实的反对派”面目出现,通过请愿及演说来表达这些诉求。在最初的二十年中,并没有展示什么是其未来的重点,它甚至避而不谈所有宗教争议和社会改革的问题,有意远离当时轰轰烈烈的广泛的社会文化改革运动。

准备妥当后,英国人开始使出挑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的阴辣手段。英国是推翻莫卧儿穆斯林皇朝而统治印度,因此一开始,英国人不信任穆斯林,视他们为试图复辟穆斯林统治的“狂热的盲目分子”。现在穆斯林贵族看上去如同印度教王公一样,也成为忠诚的主要支柱。

英国人通过如作家班吉姆的孟加拉语小说创造了一个神话的历史,其中勇敢的印度教徒战胜了残酷的穆斯林暴君。穆斯林作家的创作也转向历史,一方面反击东方学者对穆斯林“圣战”和“不忠”的批评,为伊斯兰教辩护。

勇敢的少年希瓦吉为了保护无辜小牛,一刀砍下伊斯兰屠夫的胳膊

另外通过国大党激进派民族主义者巴尔.甘加特尔.提拉克(Bal Gangadhar Tilak, 1844- 1920 年)赞美印度民族并反对莫卧儿皇朝穆斯林殖民统治。他经典的座右铭是“自治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将得到它”。莫卧儿皇朝统治已经结束,真要反对殖民统治应该反对英国,提拉克意在挑起宗教民族矛盾。

保护母牛也是印度教与穆斯林一个分歧,一个可以挑动民族矛盾的利器。英犹控制的宗教改革组织“圣社“呼吁印度教徒向政府请愿,抗议“屠宰母牛“。保护母牛团体向政府请愿、游行,甚至就此问题编戏剧。护牛者向屠夫提起诉讼,而这些屠夫通常都是穆斯林。他们还试图在路上拦截被送往牛市和屠宰场的牛,或截获那些作为每年一度的穆斯林'Idu'I-Azha庆典祭品的牛。这个庆典是纪念亚伯拉罕(Abraham) 用动物代替他的儿子作为牺牲。

终于1893年发生了集体暴动,引起暴动的原因是民众坚信地方官员未坚持法庭的公正裁决,事实上法庭并不支持将牛视为受保护的宗教对象。本来对穆斯林来说,作为食物的牛肉并没有独特的价值。不仅如此,食用牛肉主要是穷人,同时也不一定非用牛来祭奠,因为用羊也可以。然而,穆斯林越来越认为必须坚持正式法律在此问题上给予他们的权利,他们担心占多数的印度教徒还会限制他们其他的风俗习惯。

1885 年孟买,印度穆斯林的宗教游行

在英国横征暴敛,故意挑起民族矛盾的同时,英国人使出饥荒与鼠疫手段。1896年和之后的1899年季风降雨不足而导致的饥荒,尤其是德干地区,那里的经济作物导致农业产量不稳定,用坚持自由贸易原则的借口令援助不能及时送达,绝望的农民拒绝缴纳土地税。

第二场灾难是鼠疫,这种疾病在19世纪90年代末从孟买港口进入到印度。在1896年鼠疫大流行之初,英属印度政府以“轻描淡写”的姿态表示疫情已得到控制,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预防措施,目的是保证作为印度西海岸重要港口的孟买能维持开放运转,结果导致疫情在英属印度全境迅速传播。

英属印度当局起初将疫情归咎于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为此,孟买政府开展一场大规模的城市清洁运动——用海水和盐酸的混合液冲洗排水沟和下水道,排查全市数十家粮店和谷仓,在小巷和社区铺撒消毒粉等。在此过程中,有数百个贫民窟被捣毁,成千上万的穷人流离失所。英犹做法简直是驱散人群,故意散播病毒而已。

政府对鼠疫的故意推动,当然令疫情蔓延的速度超乎想象,甚至远在印度北部的旁遮普邦也发现感染者。在此背景下,当时印度总督埃尔金在几乎没有任何论证的情况下,在疫情暴发后的次年草率出台《流行病法》。该法规定,政府有权检查任何船只或乘船人、有权拘留和隔离任何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并销毁其认为遭到污染的所有个人物品、有权立即拆除任何被认为可能存在疫情的房屋等。正是因为这样措辞模棱两可的“特殊措施”,导致出现军警随意闯入私人住宅“抓人”的乱象,很多未经确诊的疑似感染者被直接被送到医院,但等待他们的往往是死亡的命运。

英属印度政府如此防疫必然招致反弹。1897年6月22日晚,孟买临近的浦那市防疫专员沃尔特·查尔斯·兰德正坐在回家的马车上,突然,从路边的黑暗角落里冲出三名刺客,他们每人都是一手持枪一手握剑,合力将兰德毙于枪下。据称,兰德之所以遇刺,与他粗暴的防疫手段有关。“兰德以不计后果地粗暴执行防疫政策而臭名昭著,他手下人挨家挨户地搜查,与抢劫没有什么不同”。更过分的是,他让男女老幼全都扒光衣服接受“检查”,有时候这种“检查”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这些以防疫为名的行为,显然已经违背了基本的伦常。

这场鼠疫的死亡高峰出现在1907年,直到20世纪10年代才逐渐消退。英属印度政府又开始扮演无辜,承认当初犯了错误,最初的应对措施有些过激,而且没什么实际效果,“既没能阻止鼠疫蔓延,也没能挽救生命”。

当前两年多的疫苗运动如此成功,是犹太金融集团过百年无数演习的结果,这个印度鼠疫只是其中一个演习而已。

印度这次鼠疫所引起的恐慌和暴力已经给印度人的心灵留下创伤。旁遮普省和孟买的卫生官员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冷漠”一词形容民众,人们对瘟疫和暴力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不仁。

英犹散播鼠疫同时,也不忘记培养受控反对派。上文提到的国大党的提拉克因出版被认为具有煽动性的出版物且隐瞒了行凶者,被判扰乱治安罪而入狱8个月。一个提高自己培养的所谓反对派名气的手法。

19世纪90年代是印度人民水深火热的十年,英国人为制造饥荒和鼠疫的同时,还为了英国茶叶种植园主的利益,将控制势力延伸到最东部的阿萨姆(Assam) 和曼尼普尔(Manipur),向卡拉特和吉德拉尔扩张势力引起了当地部落不满而造反,还不断在西北边境进行军事行动。1894年,为了进一步提高税收,印度政府开始对进口棉织品征收关税,结果却马上被要求对国内商品征收等价的5%反补贴税,以此抵销这一保护措施的作用。这项反补贴税是英帝国政府以印度产业为代价保护本国制造商利益的一个显著象征。

尽管新的《抗饥荒法案》(Famine Code)有相关规定,并且政府有能力将粮食通过铁路进行运输,但英犹故意不作为,令农民面临着绝望的境地。因粮食歉收、饥荒和瘟疫死亡的人数非常多,与19世纪早期明显的人口稳定增长相比,19世纪90年代人口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英犹策略是通过饥荒与鼠疫,减少印度人口,消磨印度人的意志。

英犹这些阴辣招数,令在下想起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其中一段:“奴才曾详细问过殡殓贞妃的仵工,得知贞妃大殓之时,全身骨骼寸断,连头盖骨也都成为碎片。这门杀人的功夫,好像叫做‘化骨绵掌’,请问太后是不是?”太后道:“我怎知道?

海老公道:“奴才听说,世间有这样一门‘化骨绵掌’,打中人后,那人全身没半点异状,要过得一年半载之后,尸体的骨骼才慢慢的折断碎裂。但出手杀贞妃之人,显然功夫练得没到家。那仵作起初给贞妃的尸体整容收拾,也没什么特异,到得傍晚入殓,忽然尸体变得如同没有骨头了一般,全身绵软。他吓得什么似的,只道是尸变,当时一句话也没敢说。奴才威逼利诱,用上了不少苦刑,他才吐露真相。太后,凭您圣断,这门‘化骨绵掌’的功力,打中人后,两三天内骨骼便断,只怕还不算十分深厚,是不是?”太后阴森森道:“虽不算绝顶深厚,但也有些用处了。”

海老公道:“太后说道名师必出高徒,这句话反过来也是一样,高徒必有名师。皇上会使八八六十四式‘八卦游龙掌’,教他这掌法之人,就多半会使‘化骨绵掌’。”太后问道:“你找到了这位武功高手没有?”海老公道:“已经找到了。”太后冷笑道:“你好深的心计。你教小桂子跟皇上练武,这半年多来,便是在找寻皇上的师父。”

海老公喘息道:“不敢,大家彼此彼此!太后以武当派武功教给皇上,想诱奴才上当。不过……不过那‘化骨绵掌’是蛇岛的功夫,奴才几年前就已知道了。”韦小宝略一凝思,已然明白,心道:“他奶奶的,老乌龟奸猾得紧,他教我什么‘大擒拿手’,什么‘大慈大悲千叶手’,都是少林派武功,好让太后以为他是少林派的,其实却是辣块妈妈的崆峒派。只可惜太后的假武当派‘八卦游龙掌’,却瞒不了老乌龟。”又想:“原来皇上的武功,都是太后教的。”

只听得太后说道:“事已如此,难道你还想活过今晚么?”海老公道:“太后尽管去召唤侍卫到来。来的人越多越好,奴才便可将种种情由,说给众人听听,总有一个人会将真相传入皇上耳中。”太后冷笑道:“哼,你倒打的如意算盘。”她说话声音甚是缓慢,不住调匀呼吸。海老公道:“太后保重圣体,别岔了经脉。”太后道:“你倒好心!”海老公的武功本来高过太后,双眼既盲之后,便非敌手了。但他于数年之前,已从仵作口中查知,杀害董鄂妃和贞妃之人使的是“化骨绵掌”,这是辽东海外蛇岛岛主独门秘传的阴毒功夫。其时他不知凶手是谁,便即干冒奇险,暗练一项专门对付“化骨绵掌”的武功,虽然大伤身体,功夫却已练成。“

英犹治下的印度,表面看来一切如常,但里面骨骼几乎寸断。“化骨绵掌”这种阴毒功夫真是只有犹太人才配得起。

俄乌战争,俄罗斯进展顺利,俄乌双方正在顿巴斯建立两个强大的战术集群。俄罗斯正在从其他方向(基辅、切尔尼戈夫、苏梅)向顿巴斯调动军队。乌克兰也在做类似的事情,但由于俄空天军的威胁,对顿巴斯战场的直接增援规模非常小。因此,乌克兰武装部队将新组建的预备役部队和其他从现役机动兵力中想尽办法凑出的大约数万人(这和传说中的“基辅守军东进”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一点点部署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的东部,远远的吊在俄军攻击力量的侧翼,虽然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距离顿巴斯尚有不短的距离,但这已经是乌克兰武装部队在顿巴斯能构建所谓包围的最大努力了。

在顿巴斯战役开始时,俄军非常可能取得两倍的人力优势、三到四倍的装甲力量优势、 五到十倍的航空兵力优势,具体能实现什么程度,还要看战役开始前期双方部署的落实情况和俄军对乌军调兵手段的打击力度。

战役开始时间可能是4月上旬,当然可能会稍晚一点。 马里乌波尔之战的结束将释放俄罗斯军队和 DPR 民兵的一个5万多人的重兵集群(俄军第 150 摩步师、海军步兵的几支部队;DPR 的一些营和二级独立部队;车臣国民近卫军的部分部队)。这些部队的释放,以及充足的火炮,将为战役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有生力量补充(最近部分 DPR 部队已被调动,以组织进攻顿涅茨克西南、西部、戈尔洛夫卡西部,车臣部队已投入鲁别日诺耶战线)。

双方可能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的:兵力不足。无论是乌克兰的防守密度,还是俄罗斯的进攻密度,都没有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相同位置爆发的同名战役的标准,乌克兰的问题无法解决,俄罗斯的问题通过合同兵的补充和大量“招募志愿部队”的方式克服。

为了应对犹太金融集团的围堵,普京甩出“三板斧”,打响“金融反击战”。第一板斧:要求“不友好国家”以卢布支付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费用。这主要是针对欧洲,因为欧盟40%的天然气、27%的石油和46%的煤炭都从俄进口,对俄能源高度依赖。

第二板斧:将卢布锚定黄金,建立“卢布-黄金”体系。据悉,俄央行已恢复从银行购买黄金,交易固定价格为每克5000卢布进行。此举不仅能支撑卢布汇率,还能收集到更多黄金,帮助俄方加快去美元化。

同时印度和俄罗斯找到了SWIFT的替代方案,双方已经完成了交易平台相关的工作,该平台被视为SWIFT的替代品,新的结算系统可在一周内启动。印度人毕竟受过英犹二百多年的残暴统治,对所谓大重启自然比别人有更深刻的体会。诸君应该明白在下写英属印度系列的苦心了。

面对欧洲各国对印度大量购入俄罗斯低价石油的指责,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印度正在见证一场与购买俄罗斯石油有关的“运动”。他讽刺,欧洲各国一面宣称制裁俄罗斯,但是他们3月份从俄罗斯购进的石油数量却上涨了15%,而且俄罗斯天然气的主要买家还是来自欧洲。苏杰生强调,三个月以后再看俄罗斯能源最大的买家是谁,他断定还是欧洲,而且以印度的购买量甚至都不能进入前十。

据悉,印度在表示不制裁俄罗斯、不谴责俄罗斯后,被指3个月就购入了比以往一年还多的俄罗斯打折石油。随后,印度遭到了欧洲各国不停地施压和恐吓。不难看出,印度对于欧洲的双标也是非常反感。

第三板斧,就是限制国内资金外流,尤其是流向俄方规定的“不友好国家”。目前,俄政府已经禁止外国投资者出售证券,和从俄金融体系中提取资金了。

可见,俄方甩出的这三板斧,并非毫无章法,而是有着深思熟虑和远大布局。俄罗斯是真正的整个国家坐在金山上,石油,煤炭,天然气,木材,各种金属储量都巨大。俄罗斯没开发的地方太多,俄罗斯西伯利亚探明的储量,光北极俄罗斯就有100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俄罗斯目前探明的天燃气储量,按照现在的采集量可以采2000年。有如此的资源,俄罗斯可谓已不战而胜。 ?

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负责人马丁·布鲁德米勒在德国讨论拒绝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时评论道:“如果完全停止进口或长期停止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德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这可能导致德国经济出现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布鲁德米勒说,他称抵制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呼吁是一项“不负责任的实验”。其实就是普京警告的欧洲面临去工业化的问题。

应否用卢布买俄罗斯能源对一个爱民的政府本来就不是问题,何况钱不是问题。加上北约扩张,乌克兰顿巴斯大屠杀在先,普京出兵起码不能算错。如果一个政府为了一个虚假的崇高理由而不能保证人民的温饱,只能证明普京所说的:“欧洲国家准备忽视本国公民的利益,以满足“海外霸主”的需要。美国将试图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俄罗斯,并从其他国家的困境中获利。“也就是一个殖民政府而已。

遥想当年锁国,千错万错都是美帝的错。现在轮到欧美韭菜挨饿受冻的理由当然是普京了。

当德法还在犹豫是否接受用卢布购买俄罗斯的能源的时候,俄罗斯规定5个月不准出口葵花籽油。咖喱肠配炸薯条算是德国“国菜”!可是其用油主要是葵花籽油,而俄罗斯又是主要供给国,现在俄罗斯禁止出口,油价飞涨,各饭店都不再供应这一“国菜”了。俄罗斯对付德国的方法实在太多,不仅仅是多穿件毛衣的问题。

俄罗斯后续可能将卢布结算扩大到粮食领域,德国的困境可能更大。

另一方面,犹太金融集团的代理人,拜登还在不断使出“化骨绵掌“。除了表态能源价格高企,有利绿色能源发展这种高调外,拜登政府还计划将于5月23日结束“第42条”政策,也就是允许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人在边境寻求庇护和其他方式进入美国。“第42条”,是指川普总统在2020年3月颁布的一项限制在边境寻求庇护的政策,如果申请人来自于一个疫情严重的国家,将被直接禁止入境,不管他们在边境申请政治庇护还是其他,以此来阻止新冠疫情。

消息一出,数十万人正源源不断涌向美墨边境,国土安全部预计,届时每天将有超过1.8万人涌入美国,每个月将有超过50万人涌入,比去年的规模高出3倍左右。

犹太金融集团对乌克兰的失利,美元地位的削弱,能源危机与粮食危机对美国与欧盟的掏空一点也不担心,现在还加大输入难民,真不知他们有什么暗牌!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