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瑞之传奇世界

本微博所有连载文字都节选自邓永瑞先生的原创传奇-仙侠小说,由作者授权在这里转载。欢迎大家阅读欣赏·善意评论。在未获授权之前,请勿擅自转载到其他平台!
正文

长篇小说《施施传》· 第十三章 1 吴王神威

(2022-09-11 16:43:43) 下一个

吴王任命王太孙珞为正印先锋,帅一万精兵立即出发,但私下交代得非常清楚,到了前线,与副印先锋王子觚曹会合后,严守阵营,不许进攻,不许出战,等待吴王亲征。

为此还私下颁了一道严旨给太孙珞,严加限制,由珠珠王妃的秦国亲属白吟雪监督。

就兵力而言,吴军之前共先后派出5万兵马,两败之后,送回老弱病残,前线还有近4万人,战力不弱,但士气不高。

王太孙珞帅的一万,全是精锐,而且四色军装旗号,士气高昂。一到前线,全军鼓舞,摩拳擦掌,只等6天后御驾亲征。

吴王令各州县出兵,征召5万人,全军将号称十万之众,竭尽全国之力。

鲁国早已是吴国铁杆属国,国君领一万人助战。

范蠡对两边的战况了如指掌,越国大夫文种来拜吴王:‘闻知大王伐齐,东海贱臣勾践命种送上先王所藏精甲20领、屈虑之矛、步光之剑为贺,勾践并请问战期,将全国搜集3千人随军听用,勾践将披坚执锐、亲冒矢石、冲锋在前、死无所惧。’

吴王夫差大喜,说勾践真是信义忠心之人。

伯嚭建议,虽是属国,既用其兵,何必国王,于是吴王说,‘国君就不必来了,派个将领来就行,主要是看看我们吴国如何打仗。’

越王派人说,‘大王伐齐,中原震动,乃是大事,既命东海臣勾践不来,也得派个大将。’

于是派范蠡亲领来3千人,与吴国武士一比,羸弱不堪,与吴军天地悬殊。

 

齐国听说吴王亲征,也认为是一场硬仗,相国陈恒篡位之心愈急,原来碍事的国、高两族,国书已死,陈恒立即派兵去剿灭国书之家,不想扑了个空。

公孙珞派的急使,三马换骑,血书送到,全家逃走,不知去向,走得虽急,细软妇孺都已带走,只剩粗苯家具。

陈恒派人追查,没有踪迹。

现在只剩高家,但高无平掌握着兵权,不宜轻动,相国陈恒派亲弟陈逆到军中‘鼓舞士气’:‘我国一直受吴国欺压,这一仗必须打胜,十万雄兵,许进不许退,只能击鼓,不许鸣金,不战死沙场不是大丈夫,这是国主的期待。’

从统帅高无平、宗楼以下,士气高昂,决心拼死战,甚至做了死的准备。

他们没有一个人提到胜利,只说要光荣战死,甚至准备在入葬时的玉,也含在口中,意思是死了一埋就行。

高无平毕竟年轻,不知这其实是把他们逼上死路,剪除高家的力量。

 

吴王决定亲征,50多岁作为将帅,可以说是最佳年龄,一连3天,天天兵场操练,指挥进退,井然有序。

吴王金盔金甲金枪,枣红龙马,威风凛凛,来回驰骋,犹如当年,操练一天也不觉疲乏,奋发出青春火焰,部分原因来自美丽的丹妃,她夸赞的的话不多,那脸儿的崇敬微笑那仰慕的眼神,赛过千言万语。

吴王觉得,尽管有年龄上的差距,但春秋鼎盛,实为佳配,对丹妃说:这次不但要大败齐国使其再次臣服,进而要会盟中原黄池,与诸侯争霸。

寡人已下令在句容福地,修建新馆,名馆娃宫,遍种梧桐,又名梧宫,我出佂后爱妃就可进驻,我获胜后同爱妃能很快会面,在梧宫度夏,等待开通江淮,太湖和扬州,水道大通,在黄池号令诸侯。

丹儿其实不知这些地方在哪里,但能感到他的雄伟气魄。

五天后,吴王大军出发,浩浩荡荡金鼓号角震天。

经过姑苏台时,吴王仍个人留下来,与丹妃共进了一餐,再撵上部队,可见留恋之深。

 

到了前线,全军振奋。

吴王把大军分为三部,上军三万,由正印先锋太孙珞和白吟雪率领指挥,下军三万,由副印先锋王子觚曹率领指挥,中军四万自己率领,伯嚭副之,并给给伯嚭直接指挥一万人预备队来回接应。

第一天令砉门照试探性出战,齐军第一名将公孙挥接战,20合后,砉门照渐渐不支,高无平杀出夹击,砉门照大败而回。

吴王大怒,要斩砉门照砉门照说,‘末将初到此处,不识地形,明日再战,必定立功。’

伯嚭也说,‘正好败了一阵,可以诱敌。’

当天高无平打来战书,吴王批准明日决战。

次日,两阵对圆。

砉门照又出,高无平对公孙挥说,‘那是你手下败将,去斩下首级。’

公孙挥出战,十合后砉门照败走,公孙挥猛追,吴军杀出一员白衣小将白吟雪,三合斩齐国上将公孙挥于马下,砉门照翻身杀回,大获全胜。

另一面,高无平出马,王子觚曹截住,20合不分胜负。

宗楼出马,太孙珞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迎住厮杀,猛战10回合。

吴王跃马而出,大叫:珞儿让开,此人归我。

按事先约定,太孙珞退出,宗楼向吴王冲来,吴王张弓搭箭,要射宗楼,不想用力过猛把弓拉断,宗楼快马,已到跟前起矛,吴王不慌不忙,接过递来的弓箭,就在宗楼接近的一瞬,一箭穿心而过,宗楼落马,被乱马踩成肉酱。

儿子杀死国书光荣报父仇,父亲射死宗楼光荣报儿仇,吴军大声欢呼。

王子觚曹抵挡不住高无平,白衣小将骏马飞驰而来,银枪一起,耍耍耍三枪,如疾风暴雨,高无平落马。

白吟雪单人独骑,又回到公孙珞身边,负责保护。

 

越军虽然赢弱,也下死力奋勇,特别是范蠡,一马当先,孤身深入,连挑三员齐国将领,吴王甚是夸奖。

其实,在这之前,越国有了一次认真严肃地讨论。

按范蠡的汇报。越国的精兵,在范蠡日夜严厉督促训练之下,已可以对付吴国,而吴国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好几处民众起义,也有部分士兵,因领不到粮饷而哗变。

因而,吴军伐齐,后方空虚,是一个灭吴的机会。

越王比较急迫,想立即出兵灭吴。

范蠡和文种进行了估量和精算,觉得胜利的把握只有6成,不是压倒性优势,从坏的方面着想,陷于与吴国胶着的可能性更大,觉得时机还未成熟。

要彻底摸清虚实,由范蠡领一支军队,参与伐齐,近距离了解吴军的实力和士气等细节,为下一步做准备。

这是极为关键时刻,错一步可能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因而越王、范蠡、文种及群臣,忙得连轴转,范蠡也没有时间过问臧苑,也没时间看望施施。

另一方面,,都觉得臧苑的工作已不太重要,几乎放松,于是,臧苑成了施施大王的领地。

 

两军奋勇,战况惨烈,伯嚭的一万预备队也调上去了。

这时突听鸣金之声大作,震天动地。

闻鼓前进,鸣金后退,令行禁止,这是战场规律,各国通行。

吴王耍了一个花招,从孙子兵法的‘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悟出。

头天晚上,严令他直接指挥的三万劲旅,接到命令,闻鼓不动,鸣金猛攻。

此时金声震天,三万吴兵劲旅,在吴王亲自带领下,分三股锋锐猛烈冲出。

鸣金的声音,正使齐兵不知所措,不知是自己收兵还是吴兵想退逃,莫名其妙的犹豫中,吴兵三股铁流,把不知所措的齐兵切分为三团包围起来。

太孙珞和白吟雪刺死齐国名将两员,王子觚曹活捉齐大将公子夏,齐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只有陈逆和高无平逃回临淄,以此为借口,高家马上被陈恒派人剿灭,财产没收。

 

国、高两家一逃一灭,陈恒完全掌握齐国政权,国君齐简公唯一用途,就是写降书降表,重金向吴国求和,之后被陈恒杀死篡位(那时田、陈两字通用,多数老伯姓不知田姓齐国已变为陈姓齐国)。

如果吴军要想进一步攻打齐国首都临淄,是不可能的。

齐桓公管仲时代,已把临淄修得城坚池广,而且代代加强,到齐景公年轻时,在文臣晏子平仲,武将著名军事战略家司马田穰苴辅佐下,称雄一时,更加强临淄的建设,如铁壁铜墙一般。

这次吴国大胜,查点成果,阵斩齐国上将公孙挥等三人。

生擒上将二人立即斩首,收获战车800乘及有关器械,这是吴国所获得过的最大胜利成果。

在政治军事上,这次吴国的胜利无与伦比,诸侯闻风丧胆。

但从经济账上,齐国投降,送上重金珠宝白璧,这些只能供贵族玩乐,无助于国民经济,缴获的八百辆战车,并无大用,因当时已由车战进化为步战或马战为主。

而巨大的军费,完全出自国内。

吴王的荣光,只是得以老大的姿态,命令齐鲁两国兄弟和好,一起名义上归顺吴国,没有实惠,但将在爱妃面前大大露脸,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施施参加了两次战斗,胆子越来越大,虽不敢冲入战斗核心,但在边缘打太平架,自己认为绰绰有余。

随白吟雪来打架,因怕范蠡看见,躲躲藏藏也算参加了热闹。

施施越来越觉得,白吟雪很有本事,平时风都能吹倒的书生,在战场上简直犹如闪电,犹如猛虎。

此外,过去觉得这小伙子长得不错,尤其是青莲告诉她,白是千年罡气所聚,增加了好感。

现在才觉得,这是一位相貌出类拔萃的美少年,心中颇有感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