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中国可能不是我们原先假设的威胁

(2023-01-27 05:04:24) 下一个

对整个一代人来说,美国对中国的期望和政策反应一直基于中国经济会永无止境地直线成长的假设。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导致了公众对中国前所未有的反感。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对中国实施了严厉的贸易措施和出口管制。众议院成立了一个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以此向白宫施压,要求其采取更强硬的态度。

但对中国日益强大必然性的预记需要根据中国潜在的经济和人口趋势而调整。中国的前景受到债务积压、人口老龄化和生产力不足的制约,这些都将限制其未来的增长前景。

即使国会和拜登政府准备与北京长期对抗,由于中国经济放缓而造成的经济轨迹以及对贸易、投资、安全和环境的影响也需要重新被评估。

放缓的中国

中国政府声称其经济在2022年增长了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中国经济在2023年将增长4.4%,大约仅是2021年增长率的一半。但只有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这样的预期才能实现。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估计中国的增长率可能降低至0.5%。这与世界对中国8-10%的增长预期相去甚远。

似乎中国注定不再会在短期内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体。 高盛(Goldman Sachs)此前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代中期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现在已将这一日期推迟到2035年。也有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个超越永远不会发生了。

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由于生产力和人口这两个因素,而这两个因素现在都不站在中国一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虽然中国衡量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总要素生产率在2003年至2011年期间增长了22%,但在2011年至2019年期间仅增长了5%。

与此同时,中国人口正在老龄化并且萎缩,2022年人口减少了85万。 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减少1.13亿。 2020年,中国有17.8%的人口超过60岁。2050年,这一比例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38.8%。 身体强健的工人人数减少加上生产低效率只会加速经济放缓。中国未来的经济前景可能会因债务而瘫痪。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称,中国的公共、私人和企业债务总额已从2010年的172%增长到2021年的265%,增幅为54%。 美国的债务比率相对较高,但增长速度较慢。

连锁反应

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德国有大约3%的工作岗位依赖于对中国的出口。 中国是日本、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最大出口市场。 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意味着对这些出口产品的需求会减少。

因为认为中国是未来的消费市场的假设,美国、欧洲和日本公司已在中国投资数十亿美元,。在过去十年中,美国每年的总投资数额平均约为130亿美元。这种资本流入是基于现在值得让人怀疑的预期。难怪2022年对驻扎于中国的欧盟商会成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3%的欧洲公司正在考虑将目前或计划在中国的投资转移到其他的市场,这是过去十年中的最高比例。更广泛地说,如果中国的制造业没有预期那样有利可图,它会改变脱钩和“朋友支持”供应链的成本计算,从而加速这一趋势。

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推动了中国军费开支的大幅增长:仅2022年就增长了7.1%。 此类支出是美国增加五角大楼预算的主要原因。如果北京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继续军事扩张,它将不得不放弃社会和经济上的投资,从而减缓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否则,它将不得不进一步增加债务,危及未来的经济前景。如果北京限制国防开支,中国可能会延缓攻击它所威胁的台湾的能力。

北京已承诺到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为实现这一目标,世界银行估计中国需要高达17万亿美元的额外投资,这些额外投资将用于绿色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和电力运输。经济增长放缓将有助于减少排放,这是一个好处。但长期增长乏力将使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资金变得极其困难。北京需要在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保持就业,这将阻碍就业密集型的煤矿和其他污染严重行业的关闭,从而加剧削减碳排放量的难度。

习近平对权力进一步的紧密控制与最近爆发的反对中国COVID封锁的骚乱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 而COVID骚乱提醒着人们,中国人以前也站起来过。 2010年,据估计中国发生了180,000次公众抗议。 北京最终夺回了控制权。 但由于16-24岁年龄段人们的失业率已经达到17%,美好的生活被证明是一种虚幻的承诺,长期的经济放缓更加剧了民众对更广泛国内动荡的担忧。

陷入困境的习近平可能因为过于虚弱和心事重重,而无法对台湾采取日益恐惧的行动,或许他可能会加速这种对抗以分散人民注意力和试图以此团结中国民众。

该怎么办

一整代的中国分析人士、商界领袖、外交官和国内政治家的世界观都是在中国即将崛起的假设上建立的,许多职业和财富建立在中国毫无疑问会崛起的预期之上。 人们花费许多年才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经济和军事竞争。 它不会也不该在一夜之间就被改变。

但华盛顿不应忽视这种可能性,即中国可能不会成为我们曾经认为的那种强国。 国会和行政部门应该组建一个“B团队”: 一群经济学专家、气候专家、军事和外交政策官员,严肃地挑战关于当前和未来与中国关系的所有相关的假设、计划和政策。 这种方式在过去曾被成功地用于重新思考美国对苏联的应对。 这项工作可以由国务院新成立的“中国之家”(“China House”)进行协调。

最后,这样的重新评估不会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中国未来的轨迹实在是太不确定了。 但是,在我们为更具有挑战性的中国做准备时,我们也不能对中国变弱的后果视而不见,因为那样的中国会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这是我的原始翻译。

原文英语作者: Bruce Stokes)

我其他的博文:

从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到WXC的大事

中国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大国,这才是问题的所在

《长津湖》带来的联想

从9兵团的检讨看长津湖战役

文学城发生了奇迹后,奇葩的新举动

文学城发生了奇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Dalidali 回复 悄悄话 ""北京已承诺到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哈哈哈!
ahniu 回复 悄悄话 唯有耶稣基督能救中国。
常态 回复 悄悄话 虽然那时还没中国。
常态 回复 悄悄话 还是商周时代的中国才是真的好中国。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中俄这种老式的大一统帝国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巨大威胁。哪怕是一时韬光隐晦,也是最大的隐患。
因为这种集权式大帝国的自然属性就是靠数量不靠质量。而在质量上的不足,更驱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数量上的金牌战略式的赶超,并以数量破坏质量来达到证明自己的扭曲心态。
帝国必须分权来克制集权带来的邪恶欲望。鉴于东方整体文明水平的大幅度落后,大量流氓无产阶级的存在,民主的实现需要很长时间。短期内逐步实现贵族民主,联邦共和制是最有效的办法。即向美国学习,各省市主要官员不由中央任命。基本上民国初年的所谓军阀政阀体系是最合适的。所欠缺的只是国际监督。
当时一战前后,国际混乱,造成了国际监督的缺失。致使苏联扶持的国民党崛起。这个错误今天应该可以避免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