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聊了邻班班主任風花雪月的事。这次聊聊我自己高中三年的班主任,是正宗的哦:)
转眼离高中毕业已经三十多年了。如今,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老师现在已近花甲之年,当年处于人生顶峰的中老年老师也早就退休,在家养老了。这其中,几个很熟悉的老师这几年经历的事,每次想起,都不能释怀,感慨良久。这其中,就包括上次说的于航老师和我自己的班主任宋老师。
那个年代,高考竞争非常激烈。即使在我们那个省重点高中,每个班高考过本科线的人数也远不能过半。每个班的班主任都在相互较着劲,都希望自己班上的学生最多进入大学。那时,班主任是跟着班级走的,一带就是三年。对青春期懵懵懂懂的孩子,班主任在心中的地位可以很高很高。
入学后我被分在一班。我的班主任,叫我们数学的宋老师,是一个面容瘦削、个子矮小的中年男人,烟不离手。估计那时他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但言谈之间不乏幽默感,但同时也很有沧桑感。
宋老师虽然其貌不扬,但思想敏锐,锋芒毕露,说话不光颇有见地,而且掷地有声,很有威慑力。那时语文课经常学一写鲁迅的课文,不知为啥,很容易就把鲁迅的形象和他联系在一起。
他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对生活艰辛的一面非常了解,所以坚定不移地认为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刻苦学习,考上大学才是正道,其余的都是浮云。他的那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思想,多年后我在新东方的练习题上,看到了印在扉页的那句英文“在绝望中生存”后又让我想起,感觉如出一辙。
本着这个指导思想,他把我们班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几个女生都安排在前两排。现在想来,应该是想杜绝早恋一类在他看来浪费时间精力的闲事。当然后来我们班有一对男生女生要求同桌,也被他批准,这对后来成了我们班唯一公开的早恋。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记得那时每周一下午是班会,经常是他在那里慷慨激昂地说,课堂里一片寂静无声。要知道班里调皮捣蛋的学生可是不少,赶上个刚分配来一脸无辜的年轻老师,经常课堂里会一片喧哗。镇不下场子的年轻老师的那张无可奈何的脸,就显得更加无辜了。
那时班里不乏调皮捣蛋的男生。有个叫杨鑫的,有一次和一帮男生在操场上打群架,甚至拿出了刀子。虽然没有人身伤亡,那周的班会,宋老师为此事大动肝火,恨铁不成钢,黑板擦扔得掷地有声,大家大气不出,足足听够了一节课才悄悄溜出教室。
对成绩好的学生,他以鼓励为主。至今记得他在带给父母看的学生手册上对我学业的称赞。出自一个看事如此透彻的老师之口,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那时教师家属院离我们教室不远。经常可以看见师母,个子中等偏高,皮肤白净,看起来脾气很好的样子。他们有一个儿子,那时有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据说非常聪明。
上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寒假回家过年,和同学一起去给他拜过几次年。那时候他还是担任班主任,意气风发的样子,模样气质都没怎么变。
又过了几年我来到美国留学,有一天听到了与他有关的不好的消息-他的十几岁的儿子不幸得了白血病。宋老师说,倾家荡产也要给他治好。那几年,老师和师母都请了长假,全国各地奔波,给儿子治病。
听着很是揪心,但也爱莫能助。那期间我正好第一次回国探亲,托人给他带了一点钱,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想不出来除此之外还能做点什么。
后来不好的消息还是传来,那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没有斗得过病魔,还是走了。得知噩耗的人无不摇头叹息。
写到这儿想起我初中的数学老师何老师也是命运多舛。听说他在教我们以前,曾经有一个小儿子,也就两三岁的样子。那时候大家出行都是骑自行车,一个极平常的日子他带儿子出门,不知发生了什么,反正听说儿子从自行车上掉下来摔死了。后来他们又生了一个女儿,没有人再提起那个伤心事。不过何老师后来事业很顺,忘记后来成了副校长还是主任。
又回到宋老师的故事….过了几年,听说师母又生下一个儿子,听了很是替他们高兴。终于可以和以前悲伤的故事告一段落,又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那时师母有四十多岁吧。这个儿子,记得比我家老二还要小一点。晚年得子,自然对他很是宠爱。听说这个小男孩像极了哥哥。
时光荏苒,又有很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没有听到很多高老师的消息,我想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他们一家一定过着平淡幸福的日子。岁月静好。
想来那个小男孩应该也已经是高中生了。不知现在的宋老师,眉宇和说话间是不是还会让我感受到鲁迅的气质?抑或已被生活折磨得千疮百孔,棱角不再?
我想应该不会。人这一辈子,谁都免不了过一些激流险滩。多年以前,他就教我们如何百折不挠,如何愈战愈勇,如何置于死地而后生。我有信心他是做得最好的那个。
为此,我心中永远有一份敬意,专门为你,我的班主任老师。
时间过得真快,有些老师已经离去了。
百合,我的语文老师高高,瘦瘦,沉默寡言,离婚了,有个儿子。记得他教《荷塘月色》,诗一般的语言,非常美的朗诵。女同学都特别同情他,着迷,哈哈哈:)
=========
还有这么巧的事情。听上去就觉得很有意思。说到百合的老师,我想一定把百合教育成了现代版的呐喊人物了吧。~~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1805/2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