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瑞典的一个偏僻小镇。一个只想要6500块支付下个月租金的蒙面歹徒持枪抢劫银行,到了里面才发现这个银行根本就没有现金。店员报警,歹徒情急之下跑到了对面正在开放参观的公寓,里面除了卖房人,还有七八个看房的。经过几个小时的警方协调,所有人质都从公寓安全撤退。突然背后的楼里传来一声枪响,警察冲到公寓,但见地上血流成河,公寓却空空如也,歹徒却不知去向…
《Anxious People》一书的开头有些惊悚,再往下听到警官审讯人质们的情节,感觉则是荒唐。每个人质都不配合,都在油腔滑调和年轻警官Jack捣乱,让我听得很疑惑,也几乎失去耐心。可实在想知道罪犯在哪里,硬着头皮继续听。
作者话锋一转,开始聊从公寓阳台可以眺望的远方的那座桥。十年前有个中年男人在金融危机中失去所有,四处借钱被拒。他安置好两个孩子,在桥上徘徊又徘徊。那时年轻警官Jack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他看到了中年人,感觉到了危险,走过去和他聊天,希望他会改主意。但中年人给他讲完自己的故事,还是纵身跳下。他的这一跳改变了Jack的一生,他总是下意识地到处寻找下一个可以从死亡线上拉回的人。也就在那时,他打定主意要像父亲Jim一样做个警察。Jack也总忍不住再回到那个大桥看来往的行人。有一日,他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孩要重蹈覆辙,危急时刻他上去抱住了她。她的名字叫Nadia,后来成了一个心理医生。
在警察局里的几个人质中,与跳楼男子有关联的是五十多岁的Zara。她是银行里薪资拔尖的高级主管,也是当年拒绝借给跳楼男子的那个银行职员。跳楼男子从桥上跳下来前给她寄了一封信,那封信现在还她的背包里,她一直没敢打开。自从那件事发生后,以前一直忙于赚钱、从来无暇顾及他人的她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独来独往,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晚上开始失眠,有抑郁倾向。她因此开始看心理医生,这个医生就是Nadia。不知从何时起她多了一个癖好-每周末去看公寓的open house,但只看不买,她的购买力远在这之上。也许走进那些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到真真实实的人间烟火能让她疲惫的心有一丝喘息之机吧。她太累太孤独了。
人质中除了卖房子的Agent和上面提到的Zara,还有两对夫妻,分别是退休的老年夫妻Roger和Anna-lena和一对年轻的女同性恋夫妻Julia和Roe。另外还有87岁的老太太Estelle,和一个紧锁在卫生间里的戴着兔子脑袋只穿了一个内裤的男人Lennart。对于退休的老年夫妻Roger和Anna-lena,他们漫长的40年的婚姻似乎已成了一摊死水,老两口整天到处买房子看房子,买了翻修后再卖出,钱多赚少赚无所谓,这让他俩觉得两人至少有一些共同的事情。Julia和Roe是一对年轻的女同性恋夫妻,怀孕的Julia就要临产了,两人在任何事上都打不成共识,一直在不停地争吵,同时两人都对第一次做父母都心怀恐惧。老太太声称是给女儿看房子的,她先生正在外面停车,但她的先生永远都没有上来。而藏在卫生间里的打扮怪异的男人Lennart到底在干什么,他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这个抢劫者似乎是史上技术最差抢劫者,戴了一个滑雪面罩一把玩具手枪就开始行动,从一开始闯进去就不停向众人道歉。当建筑被警察包围被众人质问如何打算时,只会抱头说,“大家安静一下,让我想一想。”:) 持枪歹徒给大家讲了自己的故事,原来“他”竟然是个女人!不久前她的老公和她工作中的顶头上司搞到了一起,两人住到了她以前的房子(只有她老公是房主)。她失去了老公,也失去了工作和住处。她的积蓄已经用完,就要被房东扫地出门,没有住所,法院就会把她的两个女儿判给她的前夫。危急关头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但公司说薪资从第二个月才开始算起,拒绝付给她第一个月的工资。绝望之下她失去了理智,才想到银行“借”6500块来付第一个月房租,她只是不想失去自己的女儿啊。
一时间抢劫案人质现场变成了交流会,大家对劫犯深表同情,都想帮她如何无罪逃离现场,但一筹莫展。三个女人Anna-lena、Estelle和Julia躲到壁橱里边喝酒边聊天,都聊起自己和老公的往事。原来事情从来都不只是看起来的样子。Anna-lena以前事业顺风顺水,她的老公Roger只能花很多时间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在事业上他一直平平,最后是被公司劝退的。作为一个男人Roger一直觉得在家里有些抬不起头,直到他找到了买房翻修卖房的爱好,每次房子成功卖出,他的自信就又回来了一些。所有这一切,Anna-lena看在眼里。为了促成更多的买卖,她找了临时演员也就是躲在卫生间的Lennart,制造些诡异事件和现场,吓走其它想买房的人。老太太Estelle也道出了她的真相。她的老伴几年前就去世了,她说他在外面停车,只是想让自己感觉好一点-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他。她还提起自己的一次“出轨”-她丈夫喜欢音乐,而她更喜欢读书。无意中她发现邻居的单身老男人和她一样酷爱读书,而且连喜欢的书的类型都相同。两人经常在电梯里交换喜欢的书籍,心照不宣地在书里做一些记号,在暧昧的句子下面划线做笔记,希望对方看到。一天在他借给她的书里,她发现了一把钥匙。那是他家公寓的钥匙,他说他随时欢迎她。她有些开心,细心地把钥匙收藏起来,却从没有用过它,直到他去世。如今她生命中曾经出现的两个男人都离她远去了….这边的阳台上,女强人Zara和兔子脑袋Lennart在聊着天,Lennart问的问题总是出人意料,她不知不觉她说了很多这些年从未说过的话。她突然觉得,这个男人一点儿都不讨厌。
年轻警官在审讯过程中被这群难缠的人质搞得焦头烂额,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屋里的人们曾经叫过一次Pizza,是Jack的爸爸老警官Jim冒充者店员送上去的。Jack发现pizza的账单上有只有8个人点了饭,但人质释放时出来的人有8个,加上劫犯应该是9个啊?会不会从来就没有卖房子的,而这个名义上的卖房子的实际上是劫犯假装的呢?看到这里我已经彻底晕了,就想一鼓作气听完,找到我想要的答案。劫犯到底去了哪里?
后来的谜底让我目瞪口呆。原来嫌犯是年轻警官的爸爸放走的,她就藏在公寓隔壁!原来乔装上去送pizza的老警官Jim在听了劫犯的故事后对她深表同情,决定帮她出逃。一个重要原因是她让他想起了自己有海洛因毒瘾、多年都未归家的女儿。因为她,Jim对自己已经去世的老伴心存愧疚。他无论如何要帮她!而劫犯藏身的隔壁公寓,实际上就是Estelle精神出轨的那个男人的公寓,所以她有钥匙!这个开放的公寓实际上是Estelle的,她混进来就是想找一个会珍惜她的公寓的买家。所以这儿的一切都是岁月静好,那遍地的献血不过是临时演员的道具,而枪声则是有桌子上手机的震动意外引发的。而那帮人质审讯时的油腔滑调都是为了劫犯做掩护。
警官爸爸终于告诉了警官儿子真相,两人哄走了外派人员和记者,没人受伤,没人受逋。劫犯带着两个女儿住进了Estelle的公寓,同性恋小两口买下了邻居的房子。Zara终于打开了那封10年前收到的信,上面只有一句话“不是你的错”。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开始和Lennart约会。这边年轻警官也和他10年前救起的女孩,心理医生Nadia联系上了,一曲美好的恋情即将拉开帷幕。
恐怖的开头不知不觉转化成了圆满舒心的结尾,我也从开始不习惯作者太调侃想弃书,不知不觉变成了废寝忘食地追书听。不得不说这个瑞典作家Fredrick Backman还是有相当功力的,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看似平庸琐碎的生活中的脉脉温情,都被他信手拈来,随意穿插,成就了这个引人入胜又不乏深意和温暖的故事。这部书据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明年可能在Netflix上映。
这个日新月异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能够抓到手中的东西很少,转瞬即逝的东西很多,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有孤独感和焦虑感。能不能成为好的父母,好的子女,好的职工,好的人,这是我们一辈子都需面对和审视自己的问题。也许,当我们打开那扇紧锁的门,我们会发现我们之间并没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一生为之奋斗和挣扎的事情也并没有很大的不同。而爱和同情、互帮互助会让我们的路彼此交错,让我们的心更加靠近,让我们不再孤独和忧虑。
哈哈哈,同意圆导!
心城赞得好:文笔不是一般的好。冬日评得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圆导补充:百里挑一,才华横溢,获奖的节奏!
最后一段总结的好:而爱和同情、互帮互助会让我们的路彼此交错,让我们的心更加靠近,让我们不再孤独和忧虑。
要向lily学习写书评:))
百合的书评写得真好,这样的故事不太容易叙述得这么清楚,我觉得你有Amy Tan storytelling 的潜质,每次书评的故事都娓娓道来讲得特别的有条理,清晰。最后的总结也特别认同。
80后的瑞典小说家,记者,还写博的Fredrik Backman这本书在瑞典销售量也特别的高,女儿原来推荐给我过。貌似破案的事情,实际上是在讲一群不完美的人的故事:金融危机、焦虑、抢劫、自杀、死亡、Stockholm syndrome人质综合症,被害者对于加害者产生情感,同情加害者、反过来帮助加害者,治愈的故事,记得里面还有个心理医生。我没有特别仔细的看,原来她放在房间里,翻过,刚开始读,特别的bo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