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一场疫情,让本已供不应求的美国房屋库存越发捉襟见肘。2019年的房市已经是24家抢一套房的节奏,更遑论新高的2021年。70家抢1套房不是传说而是“新常态”。数据显示,疫情之后,可供美国中产挑选的房子比疫情之前少了41.1万套。这些房子,不是凭空消失了,而是变相升级了。局部地区,这种现象就更为严重。从前的“中产房”,如今已是“富人价”。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房价”依旧笑春风。中产变成了最悲催的阶级。爹娘管不了,政府管不着。上税一分钱不能少。买房,10万10万往上加,还嫌意不诚。
在好莱坞的影片中,中产的标配之一就是有自己的房。这是美国人的美国梦,也是外国涌入的移民们追求的美国梦。1959年,美国在莫斯科举办了“民主社会主义美好生活”工业展览,向当时的苏联人民展示了美国家庭的美好生活状态。就在美国的厨房展台前,尼克松和赫鲁晓夫之间展开了一场著名的“厨房辩论”。尼克松说,美国的房屋造价1万到1万5千美元。美国时薪3美元的钢铁工人就可以买一幢房子。当时的房价与收入之比大约2.8。据说,美国75%的人都可以有这样一幢房子。2021年的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为7.99万美元,新建房子售价中位数41.69万美元。房价收入比5.21。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不吃不喝5年多才可以买一栋房子。40万美元的中位数,在西雅图地区只是一个传说而已。这里房价中位数是79.5万美元。家庭收入中位数大约11万美元。西雅图人不吃不喝也要7年多才能买一套房。这里,只有45%的房子是自住房。西雅图东郊的贝尔维尤区里,一幢加价$100万的房子上了各种版面。这幢房子,2006年时,售价不到$100万。2021年的年底以$365万成交。
当地的家庭收入中位数$13万。买这样的房子,这类家庭需要28年不吃不喝。在大贝尔维尤区里,中产的门槛并不高。只要你勤劳工作,进入中产不难。按照定义,当地中位收入的0.66倍就是中产的下限-8.71万。然而,即便你是中产的天花板,26万的家庭收入,不吃不喝,也需要14年才能买上这样一栋大房子。根据2020年的全国人口统计,34%的美国家庭属于赤贫或低收入,45%的属于中产,收入范围在4.5万到14万之间,8%的属于高收入,年收入14万到20万之间,剩余的10%就属于富人阶级了。中产的昔日辉煌早已不再。房价、物价、育儿价,哪一个不是最后一根稻草。稍有风吹草动便(财务)安全不保。每一次动荡,就是一次洗牌。富人越富,穷人越穷。中产也被一夜打回解放前。在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之城,白居永远都不易。每个中产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却永永远远跟不上,飞涨的房价。
或者继续租房,或者滑落到下一个档次中去买房,甚至买不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