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我去美国待了一星期,在纽约、DC、费城、普林斯顿小镇转了转,时间不长,感受颇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见闻。
说来也惭愧,作为一个美政观察者,一直没有机会去美国。我年纪比较轻,2020年才开始关注美政,但那时正值疫情,去美国很不方便,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到美国实地感受,更多是纸上谈兵。
2023年放开后,我开始谋划去美国,为了顺利办下美签,我先办了三年日签,并有了多次出国记录,到今年4月,才鼓足勇气去办美签,4月提交的材料,到7月才面签,好在面签顺利,一次给了10年,也算是了却了我的心愿。
后续因为工作原因,我还会常去美国,相信能给大家带来更多一手资料。由于这篇是见闻,所以我不会遵照很严密的逻辑,而更多是表达我的感受。希望读者们能有所收获。
1、美国社会的建构逻辑
第一次踏上美国,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虽然美国的情况从未超出我在书本和新闻上看到的内容,但实际感受起来,还是很震撼。
先说社会的组织形态,美国社会的组织形态和中国完全相反,中国的权力结构是自上而下,地方是对中央意志的贯彻,地方城市是对首都的模仿。美国则是自下而上,社区是美国社会的基石。美国由无数个自治社区组成,美国的公共事务从不掌握在行政当局,而是掌握在民意代表和选民手中。
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让美国存在极高的多样性,与均质趋同的东亚国家截然不同。
从美国的城建中,也能清晰体察这一逻辑。
中国的城市是自上而下规划,因此大城市是秩序的中心,大城市往往担任经济枢纽和行政中心的职能,拥有最好的生活条件、教育医疗资源、最好的治安和最发达的基础设施。
美国不是这样,即使在纽约,仍然存在治安混乱和脏乱差的区域。我从肯尼迪机场出发,经过皇后区,一路上看到了黑人社区和极端犹太人社区,一时间,我甚至感觉我到了第三世界国家,这些社区脏乱差,房屋间隔小,还容易失火。
直到进入曼哈顿城区,来到五大道,跨过哈德逊河,我才感受到纽约的繁华。曼哈顿的高楼大厦、中央公园的美丽和皇后区的混乱形成了强烈对比。甚至美国同一条地铁线,不同站点间也有巨大的差距。
如纽约地铁,曼哈顿的几个站点修得很漂亮,但到了皇后区,站点就破破烂烂,甚至能发现老鼠。
与由政府统一规划、均质的中国城市不同,美国的城市基建非常依赖当地社区,不同社区间的基建水平、教育质量、医疗质量、治安状况都差距极大,而社区的治理水平高度取决于组成社区的人。社区的人阶级越高,组织水平越强,社区就越好,反之亦然。在中国你很难看到这种强烈的对比感。
在北京,购买西城、海淀老破小的房主和天通苑的租客显然不是一个阶级,但你很难从社区环境辨别出他们的身份(对外国游客来说)。
而在美国,你从社区的外观就能辨别出当地住户所属的阶级,你甚至能从一个人的外貌辨别他的身份。美国的穷人几乎都是肥胖或者超重,穿着随意,精英则都是身材健美、谈吐不凡、穿着考究,而在中国,有钱人经常和穷人有着一样的生活习惯,很多老板的品味和农民别无二致,这导致中国人很难从外观辨别一个人的阶级,那些购置奢侈品的大妈外表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农村老太太。
中国的贫富差距更多不在明处而在暗处,而美国的阶级差异则更加赤裸地展现。
2、黑人是美国社会的痼疾
黑人问题一直是美国政治的核心议题,没来过美国的人很难理解黑人问题的重要性。来美国后,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的感受。
这七天跑的城市,黑人区都是城内最差的区域,那里的基建最破,治安最混乱,对外国游客来说最危险,偶尔还会出现“零元购”。导游说他来美国十几年,唯一一次被抢的经历在黑人区,唯一一次遭遇枪击案也是在黑人区。他还说之前有一队中国游客,在美国自驾游,但是误在黑人区停车,最后导致13本护照和钱财全部被洗劫,最后只得到大使馆求助。
黑人区几乎集中了全美大半的犯罪,与黑人区相比,白人区、华人区,甚至墨西哥社区,治安都比较好,基建也比较发达,只要你不在黑人区,遭遇犯罪的几率都很低。
所以你说美国治安好不好,很难一概而论,只要你不去那些危险的社区,你几乎碰不到犯罪行为。
那么,黑人为什么会落得这步田地,美国政府有没有试图改善黑人的境遇,答案肯定是有的,而且在我看来,美国政府还花了不小的力气。
很多美国城市的布局,最里面是中心城区,也就是商业区,是大家工作的地方,再外面是黑人区,再往外才是白人区和其他社区。黑人区最靠近中心城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布局?就是60年代解除种族隔离后,政府为了缩小种族差距,开始实行种族融合政策,在中心城区提供了大量的政府廉租房鼓励黑人入住,政府希望通过在居住层面上消除黑白之间的差异来消除隔阂。
但事与愿违,随着黑人进入中心城区,白人纷纷搬离原先的社区,开始到城市外围的郊区居住,到最后,几乎所有白人都逃离了城区,这些高素质人口流失后,美国城区也就陷入了衰落。
我们常说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趋势是郊区化,其实这一论断是错误的,郊区化只是美国政治的特殊产物,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种族矛盾。今天美国郊区化的普及,并不全是经济因素。
60年代到如今,美国政府一直努力在消除黑白差距,甚至到了今天讲求政治正确、过犹不及,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仍然不令人满意,黑人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人均预期寿命仍然最低,黑人社区仍然遍布犯罪和毒品。
对于黑人,白人采取容忍的态度,容忍就是“政治正确”和“不评论”,任由黑人自生自灭,黑人也很识趣,不主动去白人区打劫。而且美国较差的公共交通也限制了黑人的活动范围,黑人区由于依靠福利,抛去基本的衣食住行后车都买不起,在美国,没有车几乎寸步难行,这注定了黑人只能在有限的城区内活动,自然和白人井水不犯河水。
黑人社区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很多黑人实在看不惯同胞的腐朽文化,开始到社区外工作并融入白人社区,这些黑人往往素质极高,我在黑人区外碰到的黑人都十分友好且敬业,与黑人区无所事事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至于为什么黑人沦落到这一地步,众说纷纭,左派会强调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但这无法说明为何墨西哥人和华人在美国社会取得了成功,他们普遍改善了经济境遇。右派则认为因为60年代反主流运动,黑人产生了一种贫困文化,他们鄙视主流社会的价值,堕入了虚无主义的深渊。
我的观点比较中立,我认为两者的观点都有道理,黑人确实深陷贫困文化,但这一文化的出现不仅源于反主流运动还源于多年奴隶制的负面影响,要根除这一影响并不容易。
客观讲,黑人已经是美国社会的痼疾,他们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美国的每一座城市,以美国强调自治的传统,不可能强力干预社区,因此可以预见,黑人的问题会一直存在下去,这也是民主的代价之一。
3、广阔而美丽的郊区
离开纽约后,我赶往DC,在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郊区,美国领土之广阔、公路网之发达让我印象深刻,郊区设施之齐全也让我震撼。
美国的郊区生活是惬意的,郊区的人们住着大房子,过着家庭生活,依赖熟人社交,郊区的绿化和公路网都是一流,在生活设施上,每个小镇都会标配教堂、商场和几家餐厅,还配有学校和医疗设施,基本是五脏俱全。
美国的中产阶级和富人一般都住在郊区,在早晨开车去城区上班,结束工作后早早回家,这也是为何很多国人觉得美国没有夜生活,不如中国城市繁华,因为从根本上,两国生活方式就不同。
习惯国内大城市的人会觉得郊区无聊,但郊区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宽敞的房子和较高的绿化水平,这样的居住环境让人生活愉悦,会提高家庭的生育率,郊区生活最完美的搭配,就是一个拥有两个孩子、两辆车和一条狗的家庭。
郊区生活,依赖的是熟人社交,所以和邻居的关系很重要,而且同一社区内往往由阶级相似的人组成,更容易形成共识,因此郊区的邻里关系远比大城市要紧密。
相对大城市,郊区才是美国的本色,是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4、相对朴实、热情的人民
来美国后的另一个感受是美国人普遍朴实、热情,比国内、日本等东亚国家都好得多。你能看到很多主动帮助残疾人的热心肠,你去吃早餐,能碰到很多主动和你打招呼食客,你在旅游的路上,也能高频次的听到“thank you、you‘re welcome’”。
如果你愿意聊天,大多数美国人也愿意和你交流,比如我就和一个服务员聊了半天美国大选,在听到我和她观点一致后,她开心的和我击掌。
当然不同人群也有差异,普遍来说,普通人比精英热情,郊区的人比城区的人热心,越是郊区的朴实大众,对人越友好,这和中国完全不同。
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就是朴实、快乐究竟是什么决定的,在北京、上海、东京等东亚大城市,很少看到人们快乐的笑脸,人们能彬彬有礼但却很难展现出自信的笑容,是北京、上海、东京的生活不便捷,基建不发达吗?显然不是,那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东亚人走向快乐呢?现在我越来越倾向是文化因素。
5、美国的生活成本高不高
我还想谈谈美国的生活成本,我的初步感受是,基本的必需品价格不高,但是服务费很高,如果你在美国照搬国内的生活方式,那你肯定会破产。
肉蛋奶这些必需品,美国很便宜,一加仑牛奶3-4美元,香蕉一捆0.59美元,大块生冷牛排12美元,龙虾尾30美元,一打鸡蛋2美元左右。油价上,美国油价平均大约6.5元/L,中国在7.9元左右。名牌服装和电子产品,美国也要比国内便宜,以美国人的薪水,统一售价的iphone只是个日用品。
美国的车和房子也比国内便宜,同等级别的城市,你在美国的居住质量要好于国内,在美国住上大house,有两辆车并不困难,可以说是中产的标配。
总体上,如果你自力更生,习惯郊区生活,生活成本确实不高。
很多留学生也有这个感受,在美国自己做饭,自己开车出行,花费并不高。
但如果你想像国内一样“被人伺候”,那就难了,因为美国的劳动力成本非常高,能随意享受他人服务的人很少。
纽约打车十几公里可能就要80美元,还要加上15%的消费,也就是90美元左右,合人民币600多元,而北京同样的距离打车不过60元,相差10倍。
住宿,纽约城区的酒店一晚上大概在3000多人民币,是北京同类酒店的4倍。(当然郊区的酒店比较便宜,面积也大)
订外卖,中国的外卖费可以忽略不计,美国的外卖价格则要比纯粹餐食价格高出30%-40%,也就是说30美元的餐食,外卖费能达到9美元,也就是63元人民币。
下馆子,去普通的自助餐厅还好,20美元就能吃得很好,但只要你去吃正餐,价格就很高,动辄60美元以上,还要加上15-20%的小费。在美国吃正宗的中餐,价格一般也比国内贵3-4倍,像国内这样经常下馆子肯定做不到的。吃都如此,按摩足疗之类的更不用想。
另一个问题就是基建,之前很多留学生觉得中国基建完爆美国,这不符合事实,中国确实在高铁和地铁上领先美国,但美国的机场和公路网仍然远超中国,美国机场多达1.4万座,是中国的60多倍。发达的密集的高速公路网国内更是望其项背。
其实你如果仔细观察下美国的郊区、小镇,会发现它们的基建水平非常高,无论是道路、建筑还是绿化,都建的非常好,对于基建,中美双方是各有所长,绝不是一方远胜另一方。
说了这么多,或许有朋友会问,美国和国内到底哪边好?对于这个问题,我越来越难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因为实在是因人而异。有的人习惯美国的生活,有的人不习惯,自然会得出不同的评价。
国内的朋友最应该摒弃一个攀比的心态,不要事事想着和国外去比,以此体现优越感,生活终归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我们每个人管好自己,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选择就够了,只有具备这种坦然、宽容的心态,我们才能真正拥有自由之精神,接纳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人,还是要多出去走走,多去感受不同的生活和价值观,唯有如此,你才能摆脱无知,获得真正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者: 修明1644
不偏尚未失良知
若能深入细观察
堪识短长优劣兮
市区虽然也住着不少白人和亚裔,但那里公立学校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黑人。
这些住在市区的白人和亚裔基本上都是在郊区长大,他们的孩子,如果有的话,也是在郊区长大。变得像是三文鱼一样,洄游产卵。:-D
北京_01link 发表评论于 2024-10-01 10:00:03
美国的郊区是很好,但越来越多的人士选择在城市居住,特别是年轻人。城内的公寓也越来越高档化。主要原因一是工作机会在城里,二是生活丰富多彩。三是结婚生育延迟,四是空巢人士选择热闹的城市生活,五是穷人被replaced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