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节日,一些流传甚广的错觉。昨天是美国的感恩节,今早收到短信,有几位人在美国的读者祝我感恩节快乐。那正好借这个机会,说说这其中的故事吧。时下很多国人反感洋节,而据我观察,这其中对感恩节的厌恶与嘲笑又尤甚,因为按照在简中互联网最广为流传的传说,最初移民美洲的白人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帮其在新大陆立足,才创设的这个节日的。你们为了印[
阅读全文]
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所以我们可能成为朋友,来对抗共同的敌人。——希罗多德《历史》有关甲午战争的经纬几乎已经被人写烂了。不过,对于甲午的回顾中,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马关条约》签完,中日两国并没有如人们想当然的那般,立刻结仇。相反,中日俄三个大国之间的外交风云,其实才为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华民族苦难史埋下了更直接的诱[
阅读全文]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股将哈马斯比作我抗日英雄的妖风,是可忍孰不可忍!哈马斯和抗日英雄没有丝毫可比性:抗日英雄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去抢劫、强奸、杀害、凌辱日本普通老百姓吗?抗日英雄会不加选择地将屠刀对准酷爱和平、为巴勒斯坦而歌唱的音乐节上的各国人民吗?抗日英雄会推行极端宗教,非我族类,皆可辱之屠之吗?抗日英雄会将同胞当做肉盾、人质,别有[
阅读全文]
在朋友圈看到一张罚款明细表,一直以为是网友p着玩的,直到查到大河报刚刚发的微博,才敢确信,这是发生在21世纪我国的一个农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普基镇。
我能想到的唯一理由就是普基镇政府大概是穷疯了,想钱想疯了。虽然凉山的老百姓经济状况普遍不大好,但5元、10元也好歹强过蚊子肉,也架不住广种薄收,广种薄收。
这份罚款明细表可[
阅读全文]
现代穆斯林的反犹情结可以沿着许多不同的历史和思想线索去追溯。比如,穆斯林反犹首先是宗教性的。一个在伊斯兰教中成长的人,即使一辈子从未离开过沙漠深山、从来没有见过犹太人,也可能出于宗教的原因先天敌视犹太人和以色列。这就是为什么犹太人会打出“自由巴勒斯坦”的旗帜,却从来没有看见过穆斯林打出“支持以色列”的条幅,也很少见到穆斯[
阅读全文]
昨天,有读者朋友问我,你写不写中大的集体致癌事件呀?我说自己不太懂,所以不写了。但看了他们的通报后,我发现我错了。我虽然不懂医学,可我懂文学啊。我虽然不懂癌症的致病因素,可我知道人们如何玩弄文字把戏啊。1、网传说“集体患癌”,他们就“辟谣”说患癌的只有3个。网传说苏姓导师团队的学生患癌,他们就“辟谣”说“该实验室无[
阅读全文]
极端民族主义,是希特勒的信条,是他的护身符,更是他的财路。各位晚安,昨天《仇恨源自力量:藏在《进击的巨人》中的犹太人悖论》一文,引得不少读者催更,我在筹备下一篇聊聊《进巨》中与德国相关的历史知识,因为我用心读德国史的日子比较久远了,复习需要费一段时间,这两天来不及写新稿子了。发一篇学生时代的习作,供大家赏鉴一下。当时文笔还比较稚拙[
阅读全文]
因为他们的智商或良知,根本不支持他们看懂这部电影。
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不知怎么动笔。
写它的初衷,当然是因为不久前一批无知少年集体到豆瓣、B站等平台给《辛德勒的名单》刷低分的行为。但冷静的想了想,专为批驳或讽刺这种行为写一篇文章,对我来说多少显得有些掉价。无知少年们集体到网站上去给一部水平已经受到世界公认的作品刷差评,让人怀疑的[
阅读全文]
恐怖主义,是全世界的公敌,也是难题。
而中东小国以色列,在这个难题上,曾经给世界很好地上了一课。
47年前,一架乘坐着上百名犹太人的民航客机,被武装到牙齿的恐怖分子劫持到几千公里之外,扣为人质。他们要求释放更多的恐怖分子。
以色列没有屈服,更没有恐惧。它出动一支精锐突击队千里奔袭,在1小时内成功击毙了所有恐怖分子,救回乘客。
这是目[
阅读全文]
宽容是否应该宽容不宽容?
女演员MaisaAbdElhadi目前是一位以色列籍阿拉伯人,她在以色列的生活事业一度过得非常好,出演了多部影视剧,获得了名誉、收入以及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但当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杀害普通市民时,这位女演员在Instagram上欢呼雀跃,发表了大量支持哈马斯的恐怖言论。
目前,这位女士已经被以色列警方拘留,据悉她可能被取消以色列公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