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

一人一故事,一梦一人生
全部原创,转载敬请注明来源
个人资料
海风随意吹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朋友确诊“山谷热”

(2025-08-20 10:50:17) 下一个

 

住在硅谷的朋友五月中突然发烧,极度疲劳,全身疼痛,忙去就医。医生诊断不是感冒,朋友因多次患过肺炎,自觉症状跟肺炎相像,便问医生是否又得肺炎了。拍了片子,肺部确有局部阴影,于是开了一周的抗生素。 

服药后,烧退了,但刚好了两天,又开始发烧。朋友以为由于抗生素服药期不够长,没控制住炎症,又去就医,医生又开了抗生素,但病情依旧出现反复。

朋友决定去看肺科专家,可是专家太忙好不容易约到了一个月后的门诊 

在等待看肺科专家的一个月里,高烧又卷土重来,医生又开了抗生素。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如此这般,看了四次病,吃了四周的抗生素,前后拖了两个月。朋友原本非常瘦(90多磅),经这一折腾,体重降到了80多磅,脸色蜡黄,看上去非常糟糕,而且肺部似乎新增了两个形迹可疑的肿块,不免人联想到恐怖的恶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肺科专家,马上做了细菌培养。几天后,结果出来了,不是肺炎,是山谷热 (Valley Fever) 

据朋友说,有一天她爬梯子锯树枝,树上有不少灰尘,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要不要去戴个口罩,懒得从高梯子上爬上爬下,就继续锯树。这会儿,一阵大风刮来,她自觉吸入了灰尘,过了几天就觉得不舒服。 

因我曾听说过美国西南部几个州有一种病叫山谷热,症状跟肺炎相似,便提醒朋友别忘了告诉医生。奇怪的是,朋友几次告诉医生似乎都没得到重视。 

山谷热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AI 解释说 山谷热的学名为球孢子菌病(Coccidioidomycosis)。它并不是因为山谷地形而得名,而是因美国加州圣华金谷(San Joaquin Valley)最早发现病例而得名。 

真菌在干燥土壤中生长,雨后繁殖,干燥时形成孢子。当土地被翻动,孢子会随空气传播,人吸入肺部后感染。山谷热是通过空气中的孢子传播的,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我有两位年迈的亲戚每年从新英格兰去亚利桑那州过冬。一天,他俩仅仅因为在经过一个尘土飞扬的施工工地时,忘了关闭车窗,吸入了带孢子的空气,便染上了山谷热一开始也是误诊肺炎,费了一番周折才确诊。这种病根除不易,前一阵,86岁老先生的山谷热复发,不得不住院治疗。 

前两天网媒 SFGATE 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有点儿吓人:《他们将无法正常生活:一种毁灭性疾病在加州爆发》。说的就是山谷热。 

在过去的25年间,加州山谷热得病率增长了1200%。2000年,得病者不足1000,而去年有12500例,历史最高纪录,而今年看似要刷新去年的纪录。UCLA研究病原体基因和微生物分子学的专家认为,得病率的上升跟气候相关。近年来,加州的气候比较极端,冬天的温暖多雨和夏天的极度干旱有利于孢子的茁壮成长。 

请教了一下AI得病后症状,总结如下: 

多数人无症状或有类似感冒的轻微症状咳嗽、发烧、疲劳、呼吸短促、头痛、肌肉或关节疼痛、皮疹多数能自愈,但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进行血清检测或真菌培养。 

少数人(约5–10%)可能发展为慢性肺病。真菌也可能蔓延到脑膜、骨骼等器官一旦如此,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最严重的可能致命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孕妇、糖尿病患者、癌症患者特别容易感染(AI还提到菲律宾裔在统计中显示更高的重症风险因此,高危人群和重症患者需要及时治疗。 

治疗相当麻烦,因为没有疫苗,也没特效药 

朋友属于高危人群,60岁以上,免疫力差,加上误诊治疗不及时,真菌在肺部发展很快。肺科专家一下子开了两个月的药作为治疗的第一步,可见治疗会需要很久。 

朋友服药后,副作用巨大,浑身无力,初始眼前出现一片紫光,视力模糊。后来副作用虽有所减轻,但服药后,短时期内怕光,连手机屏幕的光都无法忍受。医生说,这些都是该药物的预期副作用。服药时,要避免日光直射,每两周化验肝功能。可见这种药有多伤身体。但是目前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我关心的是如何预防,找到以下一些防护措施: 

  1. 1. 在高发地区,尽量避开尘土飞扬的环境(如园艺或挖土等活动,避开施工现场); 

  1. 2. 在干热大风的日子里,最好关闭门窗,呆在室内;

  1. 3. 出门戴口罩。 

美国西南部的各位博友注意防护祝各位安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1)
评论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问好荷花,我们这个年龄都算是免疫力低下的高危人群,让我们做好防范,尽量别得病。顺祝安好!
canhe 回复 悄悄话 早晨读了海风的AI医生的美文,接着来学习海风分享的山谷热疾病。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山谷热,又是一个讨厌又防不胜防的疾病,我最戴不牢口罩了,好在我不喜欢捣鼓泥土,小心为妙吧!老人惹上又是生不如死的麻烦事。问好海风!海风写博愉快!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哈哈哈,确实不能跟尘土亲密接触。心心太逗了。周末快乐!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还好,看到“人与人之间不传染“,放心了不少。第一次听说呢,俺家那口子比较热爱劳动,周末总是”爬墙上树“,这下得告诉他,需跟土壤灰尘保持距离,不要亲密接触~~

问候:))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记得前几年在优山美地也发生过,吓得我很久不敢去。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问好亮妈,主要是在干热的天气,避免吸入尘土。谢谢临帖。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今天有报道说,一个加州人在太浩湖露营感染了鼠疫,是美国五年来第一例。
大概是在野地碰上老鼠了。总之要当心一点。

https://www.yahoo.com/news/articles/california-resident-tests-positive-plague-213048424.html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海风姐介绍。还是第一次听说呢。看来去西部要小心呢,特别是有大风的时候,戴口罩应该可以好些。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na_芬兰' 的评论 : Tina好!芬兰也缺医生啊?听闻不少国家都是看病要等不少时间。现在的医生跟以前不同,什么病都要病人去做一大堆化验检查,等把这些做完了才下结论。去急诊室的好处是,至少化验检查比较快,不用等几天,甚至几周才轮到。
Tina_芬兰 回复 悄悄话 第一次听说这个病,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啊!可同时我又觉得医生一直在误诊,加上又要等专家,这误诊加上等待的时间简直要了命了,不能及时让专家医生问诊堪比草菅人命!我这边的骨折急诊等一个下午,病人都疼死了,都等不到医生来复位,急诊有P用啊!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梧桐之丘' 的评论 : 梧桐言之有理,为了不得病,忍热戴口罩。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问好葱葱,是地方病,限于美国西南部的干热地带。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陶次瓦' 的评论 : 谢谢陶次瓦分享,祝贺你康复了。我家两位年老亲戚后来都复发过,据说要完全去除真菌不容易。不过免疫力较好或症状不严重的可以痊愈。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问好蓝山。山谷热发病区域在美国的西南部,可能别的国家也有不同的真菌感染,但不知叫什么名字。是啊,我朋友太瘦了,但是她行走如飞,步伐轻盈,像个少年。跟她比,我就步伐沉重了,到底要比她多扛几十斤肉啊。她吸收功能跟一般人不同,吃得不少,就是胖不起来,一直努力增加体重,增了一磅都开心半天。人跟人真不一样啊!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石假装' 的评论 : 问好小石,难怪日本医疗排在世界之首,美国不仅费用昂贵,这几年还有医生荒,可能跟大批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医护人员退休有关,而婴儿潮又都进入老年,医药需求剧增。如果想及时看到医生,不少人就直奔急诊室。不过也不一定马上能看到,急诊室等几个小时也时有发生。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炎热的夏天戴口罩似乎很有挑战性。可是,实践证明,与肺相关的外来病菌最好的办法就是戴口罩。以后出门在外,尤其乘飞机,戴口罩还是有好处的。学习啦,谢谢海风分享。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手一位' 的评论 : 问好新手,太有同感了,现在就医难,医生少病人多,看病飞快,真还不如AI诊断得那么仔细到位。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这属于地方病吗?第一次听说,谁都欺负老人哪!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谢谢新林院勘误。写博的时候,不知怎么跟 San Bernardino 混淆起来,从那里通往死谷、约书亚树国家公园,不少地段土地贫瘠,犹如沙漠。San Joaquin 通往优山美地公园,确实是农业区,一路不少果树,气候干热,回忆起来,车子开过都扬起后尘。幸亏你的勘误,下次经过那里,尽量不开车窗。等此文下了城头改正。再谢新林院!
新手一位 回复 悄悄话 根本就是庸医。我有几次根本看不到医生,打发一个有处方权的护士(nurse practitioner),瞎开药。要看医生,3个月以后。费用也不低。我的感觉,还不如自己上网Chatgpt。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看了AI的介绍,才知南加州的沙漠地带是山谷热的诞生之地。】
其实,San Joaquin Valley 并不是沙漠,而是土地肥沃的农业区。
加州地理,从西到东,分成四个区。
1) Coastal. 气候温和。如 Monterey。
2) Central Valley. 夏季酷热,土地肥沃,是重要的农业区。其南半部叫 San Joaquin Valley。
3) Mountains. 包括 Yosemite.
4) Deserts. 这里才是沙漠。
陶次瓦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陶次瓦 回复 悄悄话 我去年今时也经历了一场这病。凶险!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第一次听说这种病。谢谢海风姐分享!你的朋友太瘦,得想办法尽快增加体重。
石假装 回复 悄悄话 约医生要一个月以后才能看,这不就耽误了吗?日本是不舒服了马上去医院,马上可以得到医治的。医疗体制这么不同啊。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问好水星。看来以后出门都带口罩备用,可以防止各种呼吸道疾病。我等长者属于感染的“高危人群”,戴口罩跟我们的身份非常匹配啊:)。周中快乐!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是啊,看了AI的介绍,才知南加州的沙漠地带是山谷热的诞生之地。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问好可可,旧金山不那么干热,估计危险不大吧。我也同样,现在一翻土就有点神经过敏。:)我们都小心一些吧。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海风的暖心提醒,又增加了一道知识,以后一定要在这方面进行预防。看大家留言,方励之教授也是得这个病去世的,太可惜了。我们那年自驾游去亚利桑那州图森,正好看见大学悬挂着悼念方教授的标语,心里很难受。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雅佳园' 的评论 : 园园好,San Jose 夏天干热,看来也是适合孢子生长。孢子在土壤里,以后做园艺,戴口罩吧。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谢谢dong临帖留言!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枣泥' 的评论 : 我前几年听说是在亚利桑那,觉得离北加州相当遥远,没料到突然就到了硅谷,而且我朋友得了,来势汹汹啊!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556517' 的评论 : 不清楚药名,我去问问她。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加州也有Valley fever?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太吓人了啊!想想我昨天才英勇地处理了干草,期间偷懒没有戴口罩……发抖了。
雅佳园 回复 悄悄话 这个病听说过的, 没有特效药, 很可怕的, 记得当年新闻报道:方励之教授在亚利桑那的 Tucson 就是这病走的。 谢谢海风姐科普提醒, 大家都多保重!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我也读到科大方励之校长是这个病去世的
枣泥 回复 悄悄话 第一次听到这个病。有点吓人呢。谢谢海风介绍。以后要小心。
556517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回复,但我的山谷热并不是靠有针对性的药物治好的。请问你的朋友看了肺科医生后开了什么药?今后如果复发,我可以告诉本地的医生。多谢!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白钉' 的评论 : 真的?!实在太出乎意料了,华盛顿州不是挺潮湿的吗?我去问了一下AI,说长期住在潮湿发霉的环境里,也会有肺部真菌感染。看来,真菌种类不少,有各种肺部感染。谢谢分享,学习了。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556517' 的评论 : 谢谢分享你的经历,这个病不普遍,难以确诊。谢天谢地,你恢复健康了。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daisy' 的评论 : 谢谢来访留言,不知道方励之也是得这个病去世的,十多年前不知有山谷热,最近几年才听说的。连硅谷都有,也是感到意外。
白钉 回复 悄悄话 奇怪的是在寒冷潮湿的华盛顿州也报道过。只有增强免疫力,吃Vc,Ve,蓝莓。
556517 回复 悄悄话 方励之得了三次,最后一次没挺住。
556517 回复 悄悄话 本人曾从东部去加州出差,回东部后两周开始发高烧,一个多月持续不退,拌持续性咳嗽,肺部呈蛛网状阴影,本地医生束手无措,后盲打盲撞吃了类固醇才得到恢复。后请教加州的医生朋友,估计感染了山谷热。看来类固醇可能有用。仅供参考。
老daisy 回复 悄悄话 没想到硅谷也有山谷热。
老daisy 回复 悄悄话 科大校长方励之好像就是在Arizon 工作时得了,并因此去世。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跟大侠同感。或许现在科学进步了,各种病分析得清清楚楚,冠以不同医学名称,新病层出不穷。确实感到无力,防不胜防。谢谢大侠留言,顺祝安好!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问好五湖兄。这些空气里土壤里的病菌,源源不断滋生出来,防不胜防啊。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这种病以前都没有听说过,似乎也没有临床病例,这几年莫名其妙的怪病越来越多,都有一些不知所措,也有一些防不胜防、、、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海风介紹,以后一定要小心这种孢子感染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问好丹黎。真菌确实挺麻烦的,我们这里有些房子长霉,要处理起来很麻烦,要是肺里有了,治疗也特别麻烦。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这个文章真好。 第一次听说这种病。 涨姿势了。是真菌, 抗生素也不管用。 “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 好吓人。 怪不得买房子的时候, 如果什么地方长霉, 就是件大事。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晓青好。原来就听说在亚利桑那、南加州沙漠地带有,这次硅谷的朋友得病,不免有点儿吃惊。以后挖土还是戴口罩好。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小树好,这种病在又干又热的地方容易得。如你们那儿比较潮湿,危险不大。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云霞姐姐' 的评论 : 问好云霞,各种各样的病太多了,防不胜防。朋友因为误诊吃了不少苦,分享她的经历能希望让别人少吃点苦。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云霞姐姐' 的评论 : 欢迎云霞,上茶。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加州起后宜人,没想到有这种病,是要小心。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真是要小心哦,我喜欢园艺,也要注意自我保护了。
云霞姐姐 回复 悄悄话 海风这是福利贴,谢谢及时相告.我二年前去非洲,回来咳一个月,吃了两种抗生素,才好,好像就是那边的真菌,谢谢你的信息
云霞姐姐 回复 悄悄话 坐海风的大沙发,今天我真幸运,嘻嘻嘻
[1]
[2]
[3]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