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食物中的记忆

(2020-12-08 14:34:02) 下一个

据科学研究,人在睡觉的时候,大脑其实是没有休息的,他把人白天的经历分门别类的收藏整理,有些会变成长远的记忆,有些则会被丢弃。乍听起来,特别像“inside out”里面的场景。我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决定了哪些被储存哪些被丢弃呢? 在长远的记忆中,自己的情感应该是有被触动过,所以才会印象深刻吧。

我每次在超市看到青瓜(zucchini)的时候,立刻就会浮现的记忆是一碗面条,青瓜鸡蛋豆腐炒菜,加了一些花椒粉,加水加新鲜面条做成的,再有一个则是小时候奶奶用嫩南瓜切片之后炒制,加水下的新鲜面条。当然青瓜也有别的吃法,比如切成丝摊煎饼,和番茄一起炒,还能切成段烤,甚至见过人生吃。每种吃法都有不同的口感,但这两个会浮现出来是因为其中的情绪体验,有温暖和爱。

想起遥远的大学时期,曾有一位同乡师弟言说,有家小饭馆的饺子做得特别好吃,一定要去试试,我半信半疑,最后应他的邀请,一起去体验一番。吃过之后,我甚觉平常,师弟却特别激动,一再问我是不是特别好吃,我只好含糊其辞,然后才知理由,原来这个饺子味道与他妈妈做的尤其想像,味道本身承载的仍然是爱和温暖。

英语里面有comfort food,简单说就是食用之后让自己感觉到安慰的食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那么重复的食物当中,重复体验的则是曾体验过的情绪,有时候倒未必是爱和温暖,也可能是别的酸爽。比如有人失恋之后,本来不能吃辣,却要去点上超辣的一份饭吃,不过是借辣流出自己不争气的泪水。这种感受也许会一直存在,也是一种提醒,不管是犯过的错,懊过的悔,温心的暖,还是惊艳的喜,都曾经在我们的记忆中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波动,才会有机会在大脑的筛选中留下,成为食物中的记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