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院士:国际弹性力学的领先权威
吴有生,浙江省嵊县人,水弹性力学与船舶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1984年于英国伦敦布鲁纳尔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特邀教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飞舟”梦
1959年,17岁的吴有生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大。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任系主任的科大近代力学系,是吴有生攀登科学高峰的起点,也是他“飞舟”梦启航的港湾。在校时,他得到钱学森、华罗庚、胡海昌、应崇福、李敏华老师的指导,各科成绩优秀。大学毕业时,他报考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1968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坐落于太湖之滨的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结构力学实验室工作。这里建有世界闻名的实验水池群,是我国船舶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吴有生有了梦圆“飞舟”的用武之地。
我国舰艇研制,迫切需要基础理论学科保驾护航,吴有生在舰艇抗水下爆炸冲击实验研究中负责技术测试和数据处理。他和同事们在4平方米的暗房中,借助自制的装置对成堆胶卷进行手工放大和数据采集,并编制出多种计算机程序。究竟在暗房中花费多少时日,采读多少胶卷,从计算机房背回多少打印纸,连他本人也记不清了。但就是从这类艰苦细微的工作中,孕育并发展了我国舰船抗爆研究的一系列可以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媲美的技术成果。
舰船设计需要经受住战争环境中空中核爆炸的考验。吴有生于70年代承担该项目研究主攻手任务。实验地点在大西北戈壁滩,用实尺度舰艏楼模型代替实舰。这与在海上动用大批退役实舰做实验的美国等一些海军强国相比,无疑是一个创举,但国外同行对能否成功表示怀疑。吴有生克服重重困难,展现出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实验攻关能力,试验一举成功,宣告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已经成熟。海军因此取消两批耗资巨大的后续实验计划。吴有生为国防现代化的“飞舟”宏图描绘出壮丽一页。
“献给我的祖国”
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二维水弹性力学理论创始人、伦敦大学学院的比绍帕和普赖斯教授于80年代应邀到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讲学。讲学中,这两位教授惊奇地发现吴有生的研究水平大大超出他们对中国研究现状的估计。当他们得知吴有生即将赴美进修时,立即建议他改往实力雄厚的伦敦大学学院,并愿意帮助解决一切手续和多付的费用。
1981年6月,吴有生到达伦敦大学学院,决心要在这优越的条件下实现学术上的超越。他每天工作14至16个小时,没有星期天、节假日,马不停蹄地与时间赛跑。当吴有生终于把自己的第一批研究成果交给导师比绍帕时,导师感到由衷地高兴。几个月后,一个规模庞大的三维水弹性力学分析的数值方法及程序编制调试成功,意味着吴有生超越了自己的导师,同时也宣告三维水弹性力学理论的诞生。
面对打印好的、凝结着三年心血的厚厚博士论文稿,面对那张外国人习惯给亲人或父母的献词的扉页时,吴有生感慨万千,郑重地用英文打上了久藏心底的一句话:“献给我的祖国!”
博士论文通过后,吴有生婉言拒绝了校方的一再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回国前,他用省吃俭用攒下的120英镑买了6个当时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加速度传感器,准备回国做实验用。
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比绍帕被这位学生感动了,他提笔给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领导写信说:“我们即将失去吴有生,而你们却将重新得到他……当你读完他的论文时,你会发现那确实是一部杰作。你们完全有理由为吴有生感到骄傲!”吴有生的博士论文,后来被英国水弹性力学的研究人员奉为“圣经”,研究程序及方法被英、美等国广泛采用。1989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关于极大型浮动结构的研究理论遇到难题,便一再电邀他前去讲学、指导。他先后带领两名博士生三度前往,开设该校第一门水弹性力学研究生课程,并取得重大研究进展。
不断创新
吴有生的成就,使其成为中国船舶抗爆研究理论奠基人和国际三维水弹性力学领域的开拓者。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终于有了一支颇有国际声望的水弹性力学研究队伍。
他主持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弹性实验装置,开创了国际上船舶水弹性力学实验研究的先河,开辟了非线性水弹性力学的新领域,国际上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尊称他为“国际弹性力学的领先权威”、“杰出学者”。
吴有生在主持建成水弹性力实验装置后,从1985年起又主持海洋平台结构安全检测技术课题,展开为期 5 年的攻关,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并被专 家公认为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为了研究和教学,吴有生几乎放弃了工作以外的一切。他可以同时接手几项研究课题,可以坐在哪里就有“书桌”和散落的文稿,却忘了自己有心脏病、胃病曾数次累倒住院。同事和学生都有点“怕”这个不知疲倦的人,却又打心眼里愿意与他合作、交流,因为在他面前仿佛没有攻不下的堡垒。
在成功和盛誉面前,吴有生并没有沾沾自喜。他知道,“水可覆舟”的隐患仍然存在,“飞舟”梦尚未完全实现。吴有生的夜车常常开到零点以后,他的书斋里那不眠的灯光,构成美丽的太湖岸边又一处别样风景。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王9015 | 林菁 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