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陶荣甲:电流变液领域的佼佼者

(2025-04-15 19:35:59) 下一个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陶荣甲:电流变液领域的佼佼者

    林辉、王昌燧

1967年,《美国数学杂志》悬赏求解一数学难题:敌对邻居问题。20年后,一位华人物理学家以令人信服的解答摘取了全额奖金。这位引起轰动的华人物理学家就是我校69届毕业生,现在美国南伊利诺依大学担任物理系主任的陶荣甲教授。

陶荣甲教授1947年出生于上海川沙县,1964–1969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大学期间,陶荣甲反应敏捷、成绩优异,在学校中颇有名气。大学毕业后,分到中国科学院合肥光机所工作。不久,研究生恢复招生,陶荣甲以中国科学院最高分考取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硕士生,师从郝柏林教授。1979年,李政道教授为加强中美科技合作,首次在中国招了5位研究生,陶荣甲是其中之一。这种招生方式后来演变为CUSPEA。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陶荣甲,在李政道教授的指导下,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后,陶荣甲先后在华盛顿大学、南加州大学、英国剑桥大学、IBM公司的科技中心和东北大学等大学和研究所工作。每到一处,他都能取得   出色的研究成果。1989年,他应邀到南伊利诺伊斯大学工作。

这时的陶荣甲博士,从教学、科研到应对美国社会,都已十分成熟,随着才能的充分发挥,短短2年内,他就从副教授晋升为终身教授,不久,便担任该校物理系的系主任。

这在中国大陆赴美的留学生中是绝无仅有的。1989年,陶荣甲博士意识到电流变液的重要性,便全身心地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之中。“天才加勤奋”使他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电流变液领域的佼佼者。首先,他建立了电场激起相变的电流变液基本理论,继而,他又预言并以实验证实了电流变液的晶体微结构。这种晶体微结构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在光学和工业上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此外,他还发现了低温电流变液现象等。鉴于他的杰出成绩,他连续两次被推选为1991和1993年国际电流变液会议的主席,并当选为国际第8届陶瓷和现代材料技术学术讨论会的主席。此外,他还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专题报告,如在美国物理协会发展会议(1997年)上作题为“极化液的静态和动态结构”的报告等。陶荣甲教授勤耕不辍,硕果累累,除出版两本影响甚大的电流变液专著外,迄今已在《Physics Review Letter》、《Physics Review》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他的成就引起了科学界和舆论界的关注,其中值得一提的有:1992年与1993年,国际上颇有权威的英国《自然》杂志(以专论形式)和美国《科 学美国人》杂志先后介绍了陶荣甲教授的研究成果;1995年,《流变学》杂志以德-英两种语言报导了他的事迹,翌年,影响甚大的《纽约时报》也对他的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报道。事业上的成功使陶荣甲教授更为繁忙,但他始终未忘抚育培养他的祖国和母校。当他以联合国开发署顾问的身份访问中国时,总是尽可能多地向有关方面介绍国际电流变液研究的进展,对国内的研究进行指导和扶植,并促成中美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研究。

1993年,被聘为我校的名誉教授后,他更加积极地推动美国南伊利诺依大学和我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让我们预祝两校合作取得成功,预祝陶荣甲教授取得更重要的成果。

补注:陶荣甲教授于2000年调入美国Temple大学,长期任该校物理系主任。其间,他将电流变液技术应用于石油系统和发动机领域,取得了极其重要的成果和十分可观的经济价值。如今,年近7旬的陶荣甲教授仍然壮心不已,不断做出令人惊叹的业绩。

(原载1997年11月21日中国科大报)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9015 | 林菁 8616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