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8.02 5812大家庭

(2024-10-15 21:54:23) 下一个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5812大家庭

黄婉治(5812)

5812是科大生物物理系第一届学生的班级代号,1958年 入学,第12系。全班同学有6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共同学习和生活了五年。大家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一样,欢天喜地,亲密无间。开学不久,我们就到京郊的密云县参加秋收。大家都很积极,人多工具少,我和苏光宗(阿苏)同学抢一把镰刀,他拿着镰刀举得高高的,在抢镰刀的时候阿苏的头皮磕破了,还出了血。这一下可把我吓坏了,闯了大祸!同学们赶快给阿苏处理伤口,阿苏和同学们看到我很难过,没有指责我,反而安慰我。这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要是能见到阿苏应该再次向他道歉。

大约在1958年底至1959年班上文娱活动很活跃。在副班长贾志斌的组织领导下,我们排练并演出了大型话剧“青春之歌”,刘妙贞和董力同学主演了男女主角。后来台海形势紧张时,又组织编演了活报剧“反对美帝国主义”揭露蒋介石投靠美国等。郭绳武和翁延年同学分别饰演当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蒋介石,后来二人的绰号就叫老杜和老蒋。   

班上60多名同学中有六位不是正规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有的来自工农速成中学,有的是从部队转业来的,总之他们没有受过正规的高中教育。他们都很努力,为人也很好,都有一定的经历,同学们都称他们为老大哥、老大姐。像贾克朴同学当了五年班长,为大家做了很多好事。但是在科大重基础课教学、质量要求很高的情况下,他们当中的多数人都感到学习吃力。班上几位学习好的同学如王家槐、华庆新、纪极英、陈云俊、张锦珠等同学都会主动帮助他们,大家都要一起前进,不让有人掉队。最后班上除了两位身体不好和两位有别的原因中途离开了班级外,其余的都毕业并分配了工作。主要是在科研单位和高校。

科大的功课是重、紧、深出名的,学生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大家明确自己的目标是攀登科学高峰,所以大家学习特别努力。即使在三年(1959-1962)中国大饥荒的日子里,在北京冬天教室没有暖气、三餐吃不饱的情况下,学习也没有放松。

在那年代里,大家都很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考试作弊绝对是犯法的,是个人品德的堕落,大家都憎恨这种行为。在我们五年的学习期间,没有人发生过这种不诚实、不光彩的行为。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绝对正确和必要的,古今中外都不例外。通过考试之前的复习,能把书本里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当然通过实验或者实践也是一种方式)。考试是检验和测试你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之一。然而,自从文革肯定“张白卷”以后,学生考试作弊有了根据,加上文革以后中国青年人中出现信仰危机,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念被破坏,功利主义挂帅。有这么一些人,不要法律、不要尊严、不要诚信,在国内考试作弊(由于某种关系)来得到好处,有人到国外考试也作弊,而且不是一人一事,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光了!我们是科大人,是有理想、有志气、有诚信和有尊严的人。一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2),正是我们大学二年级到四年级期间。在北京,又是高校,可以得到一些照顾。即使如此,吃饭靠定量,每月每人只限24斤,肉2两食油半斤。其他的,像糖、糕点、豆制品都是定量供应。市场上物质十分贫乏,大多数人都吃不饱,不少人因营养不良而得了浮肿等疾病。这时,班上的同学便互相关心帮助,团结一致共同渡难关。男生不够吃,女生便主动把粮票给他们。我记得沈莉莉把家里寄来的奶粉,分给体弱有病的同学。张志秋从大连老家带来一些鱼和虾分给全宿舍的人共享,这在当时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在那饥饿的年代里,她也营养不良,得了浮肿!至今我还经常回想起五年大学生活中她给我的许多关照,在寒冷的冬天帮我缝制了特别的棉手套,帮我缝制衣裳,等等。

大概到了1962年夏天,市场上开始有西红柿上市,班里的女同学轮流买10斤生西红柿大家一起吃,多年没有吃的,有的同学吃多了还引起了呕吐。有一次刘妙贞同学买一些菠菜,用开水烫一下沾上酱油,大家都觉着很好吃。于金英(老干)同学不知道到哪里买了一斤鸡蛋,请厨房的大师傅帮炒了,我们大家又聚在一起共享了一顿香喷喷的炒鸡蛋。当时虽然物质条件十分贫乏,但是我们生活还是愉快的,学习还是很努力的。我是经受过贫穷的童年生活和三年大饥荒的人,到现在还深感粮食粒粒皆辛苦,粒粒皆宝贵。不轻易浪费一粒米和一片菜。陈敏容同学当了五年的生活委员,负责买饭菜票发饭菜票,这是一件细致又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工作。当时饭票是根据粮食定量,而菜票是用钱买的。全班60多人的票她管理得井井有条,很少有差错。沈莉莉现在还常提起,大概是二年级上体育课时,她摔坏了脚后跟,陈敏容背她去上课,还给她送饭,直到沈莉莉能自己走路。同学的关系是终身的,对我们来说已是半个多世纪之交的情谊了。十年前回家探亲,路过北京。在北京的二十多位同学欢聚一堂十分亲切,至今仍记忆犹新。

(2016-3-28)

 

本文网上来源:http://yzruan.blogchina.com/515790377.html#article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9015 | 林菁 861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